天天看點

2021新能源行業大事回顧 專屬車險推出/老頭樂“轉正”

2021新能源行業大事回顧 專屬車險推出/老頭樂“轉正”

易車原創時光飛快,轉眼間已經邁進了2022年,在過去的2021年,汽車行業發生了很多大事,而對于新能源汽車而言,整體環境也發生了巨大的改變,各個方面都呈現出向好的态勢,那麼在過去的一年中,新能源行業究竟有哪些變化呢?

一、國内新能源汽車2021年銷量或達330萬輛

從2021年前11個月新能源汽車産銷量資料來看,我國新能源汽車産銷量累計超過300萬輛,銷量接近300萬輛,全年有望達到330萬輛。雖然12月的資料暫未公布,但是對比2020年的産銷資料,卻已經實作了翻番,可以看出新能源汽車市場的增勢喜人。

2021新能源行業大事回顧 專屬車險推出/老頭樂“轉正”
2021新能源行業大事回顧 專屬車險推出/老頭樂“轉正”

當然,可以看見的是,随着新能源汽車産品力逐漸更新,确實已經被更多的使用者所接受,開始由政策驅動轉為市場驅動,除了市場外,在更高層面,新能源汽車是我國汽車産業高品質發展的戰略選擇,也是全球汽車産業綠色發展、低碳轉型的主要方向,政策、行業、企業等也在集中發力,未來長時間新能源汽車都将是大勢所趨。

二、碳達峰為新能源車注入強心針

2021年10月,《2030年前碳達峰行動方案》公布,方案提出大力推廣新能源汽車,逐漸降低傳統燃油汽車在新車産銷和汽車保有量中的占比,推動城市公共服務車輛電動化替代,推廣電力、氫燃料、液化天然氣動力重型貨運車輛。到2030年當年新增新能源、清潔能源動力的交通工具比例達到40%左右。

2021新能源行業大事回顧 專屬車險推出/老頭樂“轉正”

《2030年前碳達峰行動方案》指出,“十五五”期間,産業結構調整取得重大進展,清潔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體系初步建立,重點領域低碳發展模式基本形成,重點耗能行業能源利用效率達到國際先進水準,非化石能源消費比重進一步提高,煤炭消費逐漸減少,綠色低碳技術取得關鍵突破,綠色生活方式成為公衆自覺選擇,綠色低碳循環發展政策體系基本健全。到2030年,非化石能源消費比重達到25%左右,機關國内生産總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65%以上,順利實作2030年前碳達峰目标。

2021新能源行業大事回顧 專屬車險推出/老頭樂“轉正”

針對交通運輸綠色低碳行動,可以通過推動運輸工具裝備低碳轉型、建構綠色高效交通運輸體系、加快綠色交通基礎設施建設這三方面加快形成綠色低碳運輸方式,確定交通運輸領域碳排放增長保持在合理區間。

其中,運輸工具裝備低碳轉型應積極擴大電力、氫能、天然氣、先進生物液體燃料等新能源、清潔能源在交通運輸領域應用。大力推廣新能源汽車,逐漸降低傳統燃油汽車在新車産銷和汽車保有量中的占比,推動城市公共服務車輛電動化替代,推廣電力、氫燃料、液化天然氣動力重型貨運車輛。提升鐵路系統電氣化水準。

到2030年,當年新增新能源、清潔能源動力的交通工具比例達到40%左右,營運交通工具機關換算周轉量碳排放強度比2020年下降9.5%左右,國家鐵路機關換算周轉量綜合能耗比2020年下降10%。陸路交通運輸石油消費力争2030年前達到峰值。

三、基礎設施建設再提速 換電迎來發展快車道

截止到2021年11月,我國充電基礎設施累計數量為238.5萬台,同比增加55%。2021年1-11月,我國充電基礎設施增量為70.4萬台,随車配建充電設施增量持續上升,同比上升198.1%。樁車增量比為 1 : 4.2,充電基礎設施建設能夠基本滿足新能源汽車的快速發展。

2021新能源行業大事回顧 專屬車險推出/老頭樂“轉正”

截止到2021年11月,換電站總量達到1192座(不含重卡換電站),其中有将近一半左右來自蔚來品牌。

2021新能源行業大事回顧 專屬車險推出/老頭樂“轉正”

相比于充電,換電也有着自己的優勢,比如其有着儲能方面的優勢,在晚上電價谷值期為電樁儲能,用于為電池蓄電,以晚上的電價儲能充電,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減少成本。

其次補能速度快,省去了部分使用者的充電時間,這點對于大容量電池更加明顯,比如75千瓦時容量的電池需要三分鐘,150千瓦時的電池同樣也隻需三分鐘,這是直接充電所不可能做到的。

四、加碼氫能源

2021年,在《“十四五”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标綱要》中,氫能産業被正式列入其中,成為六大未來産業之一。在交通運輸領域,氫燃料電池汽車作為氫能産業落地的重要載體,迎來了前所未有的發展新契機,一系列利好政策接踵而至。

2021新能源行業大事回顧 專屬車險推出/老頭樂“轉正”

8月,五部委聯合啟動燃料電池示範應用工作,批複同意北京、上海、廣東三大示範應用城市群啟動實施燃料電池汽車示範應用工作,并明确中央層面補貼的具體機制;

11月,《關于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的意見》提出推動氫燃料電池汽車示範應用。與此同時,各地政策頻頻“加碼”氫能源;

2021年,北京、上海、廣州、浙江等13個省份先後制定了氫燃料電池汽車産業相關政策和規劃,對加氫站的規劃建設、氫燃料電池汽車的推廣應用、核心産業鍊的布局等都進行了詳細部署。

2021新能源行業大事回顧 專屬車險推出/老頭樂“轉正”

氫能源确實有着巨大的潛力,但在目前其也有着不小的束縛和技術瓶頸,在當下制氫成本仍然居高不下,而除了制取,在運輸、加注過程中也有着很多問題需要解決。

此外氫能源布局的不均衡,加氫站數量少也注定其隻能實作點對點運輸,最重要的是氫氣在國家相關定位中仍被稱作危險品,如不有所改變,氫能領域發展仍将面臨巨大掣肘,這點需要關注。

五、新勢力步入正軌 傳遞量日趨穩定

前不久,随着各新勢力品牌12月傳遞量公布,年終成績也最終出爐。12月蔚來傳遞新車10489輛,同比增49.7%;小鵬汽車傳遞量為16000台,同比增長181%;理想汽車傳遞14087輛,同比增130%。

2021新能源行業大事回顧 專屬車險推出/老頭樂“轉正”

全年方面,蔚來2021年共傳遞91429輛,同比增長109.1%,小鵬汽車全年傳遞量為98155台,理想汽車傳遞90491輛,較上年增177.4%,可以看出新勢力頭部三強年傳遞量都已向10萬輛邁進。

除了“蔚小理”外,第二梯隊的成績也有了長足的發展,排第四的哪吒12月銷量同樣過萬,今年累計傳遞67674輛,威馬全年累計傳遞44157輛,零跑全年累計傳遞43121輛。

這樣的成績即使與傳統車企相比也不并遜色,南北大衆的ID.家族12月傳遞13787輛,截止年底傳遞70625輛,廣汽埃安全年累計123660輛。由此看出在與傳統車企無論是大衆還是國内的廣汽這種傳統豪強的新能源業務相比,新勢力們的成績都還算可圈可點。

在放長遠點說,将新勢力放入全部車企之中,雖然目前各車企全年銷量尚未出爐,但拿前11個月來看,蔚小理的全年傳遞量非常有望超過神龍汽車、東風啟辰、長安林肯、廣汽三菱等車企的全年銷量,這也算是一個比較直覺的展示,頭部新勢力車企在短短幾年之内已經跻身國内車企(含合資、自主)的中遊行列,進步非常明顯。

六、動力電池行業飛速擴張

随着新能源車占有率不斷增高,與之比對的零配件、基礎設施配套領域也在飛速擴張,對于動力電池産業而言,其市場格局已經基本定型,中國企業們把握機遇,強勢崛起,幾乎占據了半壁江山,并造就了巨無霸級企業的誕生。

毫無疑問,中國動力電池春天已經到來,不僅僅是動力電池,就是整個新能源汽車産業來說,屬于中國的時代或也在逐漸靠近。

2021新能源行業大事回顧 專屬車險推出/老頭樂“轉正”

中國動力電池行業發展勢頭迅猛,湧現了甯德時代、比亞迪、國軒高科、比克、孚能等不少具有代表性的企業,其中更是成就了甯德時代這樣全球範圍内當之無愧的巨無霸。

目前,裝機量排名前十的動力電池企業合計市場佔有率達到93.9%,從全球地域格局來看,中、日、韓三國在同歐美全球動力電池的市場競争中完勝,排名前十的企業全部來自這三個國家,中資勢力已經達到了半壁江山,無論從數量、品質還有占有率,中國動力電池企業都站在了世界的最前端。同歐美跨國車企在燃油車核心三大件等方面的優勢相比,中日韓在新能源汽車核心部件的動力電池方面絕對領先,而在歐美車企相繼宣布向電氣化轉型之後,未來其在核心技術領域對于中日韓的依賴度将有增無減。

七、瞄向發達市場 中國新能源車加速出海

據中國汽車工業協會整理的海關汽車商品出口資料顯示,2021年11月中國新能源汽車出口排名前十位國家依次是比利時、孟加拉國、英國、印度、泰國、德國、斯洛文尼亞、法國、澳洲和挪威。

2021新能源行業大事回顧 專屬車險推出/老頭樂“轉正”

與上年同期相比,上述十國新能源汽車出口量呈不同程度增長,其中斯洛文尼亞、澳洲和泰國增速更為顯著 。2021年1-11月,上述十國累計出口新能源汽車38.8萬輛,占新能源汽車出口總量的78%。

2021新能源行業大事回顧 專屬車險推出/老頭樂“轉正”

可以看出在上述國家中,比利時、英國、德國、法國、澳洲、挪威均屬于購買力較強的發達汽車市場,而雖然由于時間等因素,統計資料還未能列出12月資料,但從各家車企釋出的消息中,明年還将有更多的車型和市場涵蓋其中,比亞迪在新加坡将推出元PLUS,紅旗E-HS9明年将出口日本等,可以看出自主車企們正在持續發力,越來越多的國家将出現中國汽車的身影,放眼過去幾十年,現階段取得的成績已足夠讓人欣喜。

2021新能源行業大事回顧 專屬車險推出/老頭樂“轉正”

近些年來中國汽車工業在大踏步發展,在汽車新四化的時代風口之下,中國汽車工業充分把握到了機遇,起步較早,國家政策方面給予了足夠的支援,湧現出了很多競争力強的企業,快速追上甚至領先于世界先進水準、已經在一定程度上擺脫了過去靠低端走量,薄利多銷打開市場的局面。

此外中國汽車尤其是新能源汽車産品力還是不錯的,具有競争力的産品及價格、品質感高的外觀内飾,想進入發達汽車市場,比原來自然會容易一些。

八、新能源汽車商業險推出

12月13日,中國保險行業協會釋出了《中國保險行業協會新能源汽車商業保險專屬條款(試行)》通知。與傳統車險條款相比,《新能源汽車專屬商業保險》的保險責任大大擴容,更适應新能源車的特點,不僅對于“自燃”,對三電系統的故障賠付也做出了明确的要求。。

2021新能源行業大事回顧 專屬車險推出/老頭樂“轉正”

新能源車險包含3大主險和13個附加險,三大主險包括車損險、三責險以及車上人員責任險,這點與正常車險一緻,但在具體内容細節上增加了更多對于新能源車的保障,附加險設定了13個,除了與燃油車險一緻的劃痕險、絕對免賠率等條款,還增加了新能源汽車特有的“配套設施”保障,附加外部電網故障損失險、附加自用充電樁損失保險、附加自用充電樁責任保險、附加智能輔助駕駛軟體損失補償險、附加火災事故限額翻倍險、附加新能源汽車增值服務特約條款,這可以說是一大亮點。

2021新能源行業大事回顧 專屬車險推出/老頭樂“轉正”

就在《新能源汽車專屬商業保險》釋出兩周之後,上海保險交易所就上線了新能源車險交易平台,并首批挂牌人保财險、平安财險、太保産險等12家财險公司的新能源汽車專屬保險産品,為新能源汽車專屬保險産品落地服務提供支援。

2021新能源行業大事回顧 專屬車險推出/老頭樂“轉正”

據悉,新能源車險交易平台定位于為新能源車險專屬産品服務的綜合交易服務平台,這是繼《新能源汽車商業保險專屬條款(試行)》和《新能源汽車商業保險基準純風險保費表(試行)》之後,保險行業在新能源車險服務模式上的又一重大創新,是車險交易市場模式改革的有益實踐和探索。

但在新能源車險推出之後,不少投保新能源車險的車主都反映保險價格相較此前有增長,具體增長幅度各有差異,已經成為社會關注的問題。

具體來看,保費增加的情況确實存在,但原因比較複雜,比如由于新增的險種更多,更多就代表着賠付範圍更多,是以保費會出現上浮;此外各家保險公司的計算體系還在進行整合,新能源車險屬于新生險種,優惠幅度較少;此外計算保費會更多考慮到車企、車輛的口碑以及品質,比如有些品牌負面消息較多,也會直接影響投保費用等等。

如何解決存在的問題,不讓好處隻停留在口頭,讓新能源車險真正被消費者稱好,當然新能源車險還處于初始階段,當然未來會逐漸完善,也會越變越好。

九、“老頭樂”的春天來了

相信大家都經曆多低速電動車野蠻生長的時代,其被人們戲稱為“老頭樂”,對于日常出行和停車等都帶來很大的困擾和隐患,國家此前曾下大力氣治理低速電動車,去年6月,工信部公開征求對推薦性國家标準《純電動乘用車技術條件》的意見,除了對原純電動乘用車技術條件進行修訂更新,亮點在于增加了針對微型低速純電動乘用車的技術要求。

2021新能源行業大事回顧 專屬車險推出/老頭樂“轉正”

具體來看,對于微型低速純電動乘用車主要定義與技術名額為座位數不多于4座;尺寸要求:長度不大于3500mm、寬度不大于1500mm,高度不大于1700mm;整備品質不超過750kg;車速:30分鐘最高車速大于等于40km/h且小于70km/h;續駛裡程:不小于100km;電池能量密度:不低于70Wh/kg;加速性能:0 km/h~30 km/h 加速時間不大于10s;通過4%坡度爬坡車速不小于20km/h,通過12%坡度的爬坡車速不小于10km/h等。

2021新能源行業大事回顧 專屬車險推出/老頭樂“轉正”

從國家層面出台對于微型低速純電動乘用車的技術要求和名額,表明政府會将其一并納入純電動乘用車領域,是對于微型低速純電動車地位的認可,對其健康發展将起到積極作用,必将有效規範低速純電動車的品質和品質,降低良莠不齊現象出現,未來低速電動車不再夾縫生存,對其也是一大利好。

十、新能源下鄉活動效果顯著

2021新能源行業大事回顧 專屬車險推出/老頭樂“轉正”

今年3月,工信部、農業農村部、商務部和國家能源局聯合下發《關于開展2021年新能源汽車下鄉活動的通知》,以新能源車綠色、低碳、智能、安全的主題與鄉村振興的大趨勢相結合,今年新能源汽車下鄉比往年更加深化,多地組織開展了一系列新能源汽車下鄉活動,效果顯著。

根據相關統計稱,2021年前11個月,下鄉車型累計銷售92.7萬輛,較同期增長1.9倍,一方面提升了新能源車銷量,擴大汽車消費、同時也為改善農村出行條件、振興鄉村的大主題不謀而合,做出了積極貢獻。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