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宋皇帝趙構曾欲在西溪建皇城,後至鳳凰山,說了句“西溪且留下”,此地也就有了“留下”的名稱。千百年過去,西溪濕地在“一曲溪流一曲煙”的如畫景色中煥發新的生機。
剛剛結束的五一假期,342.4萬外地遊客到杭州,其中,數十萬人次到訪了西溪國家濕地公園、西溪天堂旅遊綜合體。

“滴”,景區入園閘機的螢幕上顯示着遊客的笑臉,自動識别後,閘機打開放行,全程不過兩秒。
打開手機上的智慧導覽,濕地的“三堤十景”、西溪天堂旅遊綜合體在手繪地圖上清晰呈現。導航、導遊、導覽、導購,旅途不再是無頭蒼蠅似的亂轉,一切都變得更加便捷自如。
“三堤”:福堤、綠堤、壽堤 “十景”:秋蘆飛雪、火柿映波、龍舟勝會、蓮灘鹭影、 洪園餘韻、蒹葭泛月、漁村煙雨、曲水尋梅、高莊晨迹、河渚聽曲*
西溪天堂旅遊綜合體:涵蓋酒店叢集、西溪天堂栖悅城、中國濕地博物館、西溪天堂藝術中心
“人在遊、網在看、雲在算”,在西溪濕地入口的遊客服務中心,遊客可以通過景區大屏了解基本資訊後,刷臉入園,浏覽遊玩;而在指揮排程中心,從業人員則會根據景區的營運屏、監控屏掌握景區動态,實作監測指揮。
從掃碼入園到刷臉支付、從無感停車到智能導覽,基礎設施的持續優化、景區大腦的不斷運作,正合力重新整理着遊客和景區營運人員在西溪濕地未來景區浏覽和管理體驗。
2018年9月,“未來景區樣闆”西溪國家濕地公園首批落地三個“智慧”,未來景區戰略中的智慧票務、智慧導覽、景區智慧大腦在這裡率先得到落地。
其中,袋鼠雲作為此次西溪濕地項目阿裡雲指定的唯一合作夥伴負責西溪國家濕地公園智慧景區大腦的建設工作。
袋鼠雲通過将來自業務系統、IOT傳感器、視訊裝置等的資料與第三方資料融合,借助數棧-資料可視化開發套件對景區以及商區的詳情、酒店經營、輿情監測等資料分析結果進行可視化,建設了基于可視化理念的智慧景區大腦,以GIS地圖為主,資料名額為輔,監控排程景區各項智慧系統,集監測、控制、維護、管理功能于一體,實作各系統關聯指揮排程、大資料分析決策,幫助景區實作智能管理和數字化營運。
利用數棧-資料可視化開發套件,袋鼠雲為西溪濕地建構了跨平台、跨網絡、跨終端的西溪濕地智慧旅遊景區管理大腦,通過數棧打通景區各個資訊孤島的資料,實作資料的實時展現。
總覽大屏為遊客提供資訊服務
通過提供景區空氣、門票資訊、便利設施位置、客流監控、實時路況、推薦路線等資料資訊,為遊客提供貼心享受的智慧服務,以及可體驗、可享受的現代資訊技術感覺,讓遊客在西溪濕地玩得開心,在西溪天堂吃住購物得舒心。
經營大屏為管理者提供經營分析
通過接入地理圍欄資料、裝置運作資料、客流分布資料、店鋪營收資訊,經營大屏為景區管理者提供景點分析、酒店分析、商業分析功能。例如分析各個商戶是否達到了最佳租金,目前業态下是否還有減少多餘成本的可能,如何優化可以實作更多盈利,營銷活動是否達到了預期,對到訪遊客量進行預測,實作市場格局的洞察,展開智慧營銷。
西溪濕地智慧旅遊景區管理大腦以資料的方式助力景區和商圈的智慧營運,實作高效及時的智慧管理。通過資料的管理追蹤和實時展現,景區管理者能通過該平台展開實時監控和行業監測,用可視化節省管理的時間和相關成本。
輿情大屏為管理者提供輿情風向
此外,還有專門的輿情大屏,接入了來自網站、兩微一端、論壇和搜尋引擎的實時輿情資料、情感分析、輿情熱詞和重點事件監控資料,通過對遊客的點評、遊記、景區相關新聞報道、熱門事件的監控實作實時的輿情監控和應急預警功能。
西溪國家濕地公園智慧景區大腦在數棧-資料可視化開發套件的輔助下,實作多個系統的關聯、資料的彙集互動、資料的可視化展現、應急指揮的實時排程。一方面為遊客提供了基礎的導覽資料指南,另一方面,也為景區管理部門決策提供基礎資料支撐,最終實作了資源一張圖管理,裝置一張圖控制。
西溪天堂國際旅遊綜合體總經理助理斯家駒談對智慧景區大腦以及未來景區戰略的看法:
我們認為未來景區不應該是一個純粹的技術堆疊,它應該是一個景區自上而下的一種管理能力,“我們應用很多的智能技術是為了加強管理,是為了最終讓遊客感覺不到這個技術。
“詩和遠方”的向往,寄托着人們對美好生活的追求。數字和旅遊的深度融合是為了服務好遊客、做好景區營銷、提升管理水準、打造西溪品牌,去對接好人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為中國濕地旅遊和文化旅遊提供思路、闖出出路。
作者:無形
袋鼠雲資料可視化專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