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秦丞相李斯是公子扶蘇嶽父,為何不幫扶蘇,而拼死幫助胡亥上位?

李斯是秦始皇時期的丞相,是秦始皇非常信任的人之一。在秦始皇死後,李斯本應該成為輔佐新皇的主力大臣,但他卻聯手趙高,害死了扶蘇,扶持胡亥上位。秦朝的滅亡,可以說與秦二世胡亥密不可分,那麼作為秦朝一系列新政的設計者之一,李斯為何要選擇将胡亥扶上皇位,更何況李斯還是扶蘇嶽父,為何不幫扶蘇,進而導緻自己的奮鬥成果就此毀于一旦呢?

秦丞相李斯是公子扶蘇嶽父,為何不幫扶蘇,而拼死幫助胡亥上位?

衆所周知,秦始皇死在了出巡的途中,而且死得非常突然,這導緻之前并沒有公開傳位給誰,在最後時刻,秦始皇告訴趙高傳位給扶蘇,但是趙高這個陰謀家不願讓扶蘇繼承皇位,因為扶蘇是一個很有能力的人,如果扶蘇上位,像他這種隻會阿谀奉承,沒有什麼真本事的人必定會慢慢被疏遠。而扶持年齡小、比較平庸的胡亥上位,将由他趙高來把持大權。于是,趙高就來拉攏李斯。司馬遷在《史記·李斯列傳》中有着詳細記載,雖然這段對話極可能為司馬遷杜撰,卻也真實反應了李斯妥協的根本原因。趙高對李斯的勸說,其核心其實隻有兩點,一是李斯在能力方面不如蒙恬,且不如蒙恬與長子扶蘇關心親近,一旦扶蘇即位,必然會重用蒙恬為丞相,那麼李斯如今的榮華富貴不僅會付諸東流,就連這麼多年的努力也将不複存在。二是趙高負責教導胡亥律法多年,胡亥不僅同樣尊崇法家治國思想,對于李斯同樣會予以重用。

李斯心動了,還真的就上了他的船。兩人一起修改了遺诏,随後賜死扶蘇,滅了蒙恬家族。

秦丞相李斯是公子扶蘇嶽父,為何不幫扶蘇,而拼死幫助胡亥上位?

李斯之是以舍棄了自己的女婿扶蘇而拼死扶持胡亥,大概有三個方面的原因:一是因為自己的女兒并不受寵,而且古代人都有三妻四妾,指望聯姻來拉近關系并不是一個好辦法。扶蘇本身不會因為是李斯的女婿而對他的态度改變太多。二是因為他與公子扶蘇的治國理念不同。這也是最重要的原因。在治國理念方面,扶蘇與李斯可以說有着根本性的沖突。公子扶蘇信奉的乃是儒家治國理念,其曾在勸谏秦始皇時說道,“天下初定,遠方黔首未集,諸生皆誦法孔子。今上皆重法繩之,臣恐天下不安”(《史記·秦始皇本紀》)。翻譯成白話文大意是說,“天下剛剛平定,遠方的群眾還沒有歸附,那些儒生都誦讀詩書效法孔子,如今皇上一律運用重刑制裁他們,臣子擔心天下不會太平安甯,希望皇上明察這件事。”秦始皇一聽勃然大怒,罰扶蘇到上郡蒙恬軍中去作監軍修長城,北上抗擊匈奴。而李斯卻是法家學說的忠實踐行者。是以,且不論能力高低,扶蘇即位之後,不再重用李斯這樣的法家人士顯然極有可能。正如央視紀錄片《從秦始皇到漢武帝》中所說的那樣,“在李斯眼中,昔日變法的商鞅是他效仿的楷模,商鞅改變了一個秦國,而李斯想要改變一個時代”。李斯是個野心家,他同樣不願自己與秦始皇奮鬥多年的成果,被扶蘇全盤否定。扶蘇上位,李斯很可能會被棄之不用。李斯由于信奉“老鼠哲學”,本就是一名狂熱的名利追逐者,對于如今已經做到丞相高位的他來說,被棄之不用是如何也不能接受的。正如趙高所說,兩人扶持胡亥上位,天下就是他們兩人說了算。

秦丞相李斯是公子扶蘇嶽父,為何不幫扶蘇,而拼死幫助胡亥上位?

三是李斯當時有可能身不由己。如果說秦始皇是在鹹陽駕崩,那麼在皇位繼承人這件事上,身為丞相的李斯由于是百官之首,其話語權将會極重。然而,秦始皇卻是在東巡歸途中病重,而當時在東巡隊伍中,李斯的丞相身份其實起到的作用非常小。在東巡隊伍中,除了秦始皇之外,能夠起到決定性作用的其實隻有三人:一是護軍統率蒙毅,其手中掌握着扈從車隊的軍隊;二是中車府令趙高,其主要負責管理皇帝的車駕和近侍,兼管着皇帝符玺和釋出指令諸事;三是皇帝幼子胡亥。這三人之中,蒙毅和趙高手中握有實權,而胡亥由于是跟随在秦始皇身邊的唯一兒子,地位極為特殊。而李斯這個丞相雖然是百官之首,但由于車隊随侍官員不多,加上趙高掌握了玉玺和釋出指令的權力,李斯的作用根本難以發揮。

秦丞相李斯是公子扶蘇嶽父,為何不幫扶蘇,而拼死幫助胡亥上位?

更為要命的是,當秦始皇在平原渡口病倒後,蒙毅便奉命折回會稽禱告山川,而秦始皇病逝之時,蒙毅尚未趕回,而此時有資格、且能夠調動東巡兵馬的,其實隻有身為秦始皇幼子的胡亥。沙丘政變中,當秦始皇已經病逝,由于诏書和印玺均掌握在趙高手中,而兵馬又在胡亥掌握之中,是以當胡亥和趙高兩人聯手之後,其實已經完全能夠冊立胡亥為繼承人。之是以拉攏李斯,隻是為了後續穩住朝中局勢罷了。隻要李斯不傻,便能清楚的看出此時局勢已經完全脫離了自己的掌控,他即使不願扶立胡亥,恐怕也隻能拿自己的一條命去換一個忠臣的名聲罷了。或許正是由于李斯乃被迫妥協,導緻胡亥即位之後,李斯開始逐漸被排擠出了朝廷核心決策層。

秦丞相李斯是公子扶蘇嶽父,為何不幫扶蘇,而拼死幫助胡亥上位?

由此可以看出,李斯之是以不幫助自己的女婿扶蘇反而會擁戴胡亥,主要源于治國理念的不同以及個人對權力的追求,另一方面則也是當時形勢所限,李斯不想做殉道者,隻能選擇妥協。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