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一杯“音樂午茶”十年香飄申城,午間一小時滋養市民文化生活

一杯“音樂午茶”十年香飄申城,午間一小時滋養市民文化生活

舞台上,一曲《生日快樂歌》演奏完畢,現場響起熱烈掌聲。1月7日,凱迪拉克·上海音樂廳公益品牌“音樂午茶”迎來十周年特别企劃專場。

小提琴張洋,中提琴劉念、施宇成、吳靖羽、袁詩珂,大提琴羅偉熹,鋼琴王晨,吉他劉憲績、手風琴周權,組成“音樂午茶”十周年節日樂團,帶來一場精彩的音樂會。朱裡安·阿爾卡斯《哈瓦那幻想曲》、皮亞佐拉《探戈的曆史》、史卡洛斯·加德爾《一步之遙》、皮亞佐拉《自由探戈》輪番上演,與在場的“午茶”觀衆共同慶祝“音樂午茶”十歲生日。

午間一小時,茶香飄申城。作為全國唯一在工作日白天定期向公衆開放的公益音樂會品牌,從2012年至今,這杯“音樂午茶”已經飄香整整十年。十年來,上海的音樂氛圍日漸濃厚,音樂午茶的惠民之心始終沒變,這杯“茶”也悄然滋潤了魔都人民的美好生活。

扶持新人,助力本土音樂家

一杯“音樂午茶”十年香飄申城,午間一小時滋養市民文化生活

2012年1月7日,一檔全新的公益品牌“音樂午茶”在上海音樂廳首次亮相。每逢工作日的午間,用30元的公益低票價就可以走進音樂廳南廳,欣賞一場沙龍式的小型音樂會。青年演奏家、音樂新人先後登台,國樂、室内樂、古典樂輪番上陣,無論是忙碌的上班族、還是來到上海旅遊的遊客,都可以在這裡感受一場心靈與音樂的詩意對話。

“音樂午茶”自誕生之日起就确立了“低門檻、高品質”的親民定位。如何讓觀衆相信“低門檻也能聽到好音樂”,成了上海音樂廳面臨的課題之一。名家名團固然吸睛,但把優秀新人推向社會,同樣是一座音樂廳的責任。于是,在演藝市場趨向多元的2012年,助力本土音樂家,成了“音樂午茶”飄出的第一縷香。

“柴賽”獲獎者,目前正在瑞士巴塞爾音樂學院學習的青年大提琴家陳亦柏,成長之路繞不開的一個地方就是上海音樂廳。“最開始是聽衆。小時候,好的演出幾乎都集中在上海音樂廳。七八歲時第一次以演奏員身份登台是和上海民族樂團一起,華麗的舞台給我留下了深刻印象。”

後來與“音樂午茶”結緣,陳亦柏與音樂廳的交集就更多了。在他看來,與大而雅的音樂會不同,“音樂午茶”的特色是小而美,“演奏者和觀衆之間幾乎是零距離,演出的美感恰恰在于那種沉浸式賞樂的感受。普通觀衆也可以在這方天地裡接觸到古典音樂,對古典音樂的普及推廣有着重要作用。對年輕樂手來說,這裡也是成長之路上不可或缺的橋梁。”

這一點,旅意青年男高音歌唱家郭子照同樣深有體會,因為他音樂生涯的重要轉折點就發生在“音樂午茶”。2012年,當時還在上海音樂學院讀大三的郭子照參與了“音樂午茶”第一個聲樂專場的演出,盡管隻是短暫的亮相,但對于一個大學生來說,已經是夢想照進現實的時刻。

一杯“音樂午茶”十年香飄申城,午間一小時滋養市民文化生活

同年5月,一場“未來音樂家”音樂會在上海音樂廳上演,郭子照再次登台,并且獻上了兩首獨唱。那次演出中的優異表現,讓上海音樂廳再次看到了這個未來之星的無窮潛力,于是又有了5個月後郭子照的第三次登台,以一場個人獨唱音樂會完成了一個音樂新人的蛻變。

郭子照至今還清晰記得那天的場景,“一共演唱了15首作品,都是藝術水準要求極高的曲子,對我來說是一個巨大的挑戰,當天到場的觀衆有980位。”這個數字一直牢牢印在郭子照的心裡,“完全沒想到,一個大四學生的獨唱音樂會能吸引這麼多人買票來看。”

郭子照感歎,這份莫大的肯定很大程度上得益于上海音樂廳在申城樂迷中的好口碑,以及“音樂午茶”對青年音樂人的扶持與助力。“那是我第一次以主角身份登上世界級的舞台,不僅是專業上的突破,更影響了我對職業生涯的思考。”如今,郭子照已經成為世界冉冉升起的歌劇明星,曾數次斬獲國内外聲樂大獎。

青年小提琴家張洋是這次“音樂午茶”十周年節日樂團的成員,他和“音樂午茶”也已經結緣10年。2012年,尚未畢業的他第一次登上“音樂午茶”,這個舞台成為他積累表演經驗、參加國際大賽的最好平台。10年後,再次來到這個舞台,張洋說:“我是在這個舞台上成長起來的,非常感恩這個舞台。”

雙向互培,午間一小時滋養市民文化生活

一杯“音樂午茶”十年香飄申城,午間一小時滋養市民文化生活

作為公益品牌,“音樂午茶”的惠民初心從未改變。十年來,“音樂午茶”的演出形式多元、風格多樣,除了定期推出特别企劃外,每逢百場、每到周年還有專場慶祝,以及暑期主題周、寒假講演系列等多種形式。是以,這裡形成了觀衆與藝術家雙向互培的發展模式。

在陳亦柏熟悉的古典樂領域,有着“樂章之間請勿鼓掌”的觀演傳統。陳亦柏記得,自己小時候在上海音樂廳看演出時,雖然氛圍很濃,但許多人對于觀演禮儀并不太懂。而近年來,自己明顯感覺到,上海觀衆在這方面做得越來越好。

“以前大家是愛聽音樂會,現在他們不僅愛聽,而且會聽,樂手和觀衆之間也慢慢達成了‘樂章之間請勿鼓掌’的默契。”在陳亦柏看來,這種默契背後是上海觀衆音樂素養的整體提升,其中的蛻變離不開“音樂午茶”的默默深耕。“音樂會不僅是台上的表演,台下的觀衆也是重要的一部分,二者形成良性互動才能促成一場成功的音樂會。不可否認,音樂午茶的小空間為音樂廳的大舞台默默培養了越來越多懂音樂的專業觀衆和資深樂迷。”

一杯“音樂午茶”十年香飄申城,午間一小時滋養市民文化生活

郭子照也感歎,這些年,從上海到米蘭,自己登上了大大小小的音樂廳,但上海音樂廳在他心中始終有着專屬的位置,音樂午茶也像老朋友一樣。

“在這裡你不需要正襟危坐,很放松,很舒适,觀衆也會像老朋友一樣和你交流,你能夠感受到普通市民對藝術的熱愛,可以看到劇場人對一座城市的擔當。從音樂上來說,不僅有耳熟能詳的經典作品,對于一些新作品,觀衆同樣包容。”在郭子照看來,十年來,音樂午茶對上海觀衆藝術素養的影響是潛移默化的。

參加十周年音樂會的陸先生,第一次接觸音樂午茶是在2014年,“認識音樂午茶的時候,正值我更換工作崗位,新工作壓力大,非常偶然的機會來到音樂午茶。台上演出的專業、身邊觀衆的熱情,深深打動了我。”這幾年隻要有空,他時常來音樂廳,“音樂午茶治愈了一個普通的上班族,陪伴我走出了工作上最艱難的時段,帶給我這座城市的溫度。”

開拓創新,向世界傳播上海城市文化

一杯“音樂午茶”十年香飄申城,午間一小時滋養市民文化生活

十周年現場以“音樂午茶”宣傳片開場,回顧了10年來“音樂午茶”帶給觀衆的精彩時刻,并聆聽了藝術家從世界各地帶來的祝福視訊。同時,音樂午茶十周年特别企劃音樂會也在“線上版音樂午茶”喜馬拉雅平台進行了音頻直播。

十年來,這杯誠意滿滿的“音樂午茶”散發出的清香早已經飄滿申城,并且成為全國唯一在工作日白天定期向公衆開放的公益音樂會品牌,上海音樂廳也被親切地稱為“音樂客廳”。

資料顯示,十年來,音樂午茶共上演1927場,登上這個舞台的青年藝術家已達6300餘人,上演曲目約12000餘首,觀衆人次達200080人次。

2021年秋天,恰逢音樂午茶第1900期時,上海音樂廳特别推出了全新的“線上版音樂午茶”(音頻版),精選每周精彩現場演出片段,放到平台上同樂迷分享,同時不定期進行音頻直播,讓更多無法到現場的觀衆足不出戶也能有“音樂午茶”陪伴。

一杯“音樂午茶”十年香飄申城,午間一小時滋養市民文化生活

在四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上,“音樂午茶”也從未缺席。一方小小的“進博藍”空間,以音樂為載體,讓更多人看到了上海音樂人的風采,感受到了上海文藝的熱情,也成為傳播上海城市文化的“最美服務視窗”。

如今在上海音樂廳南廳,每逢工作日午間,仍然會有美妙的音符傳出。30元公益票價,歐式典雅空間裡,有人三五成群圍坐小圓桌,有人将身體埋在後排沙發裡側耳聆聽,也有人坐在邊座翹首觀賞。一曲唱罷,掌聲響起。掌聲裡,有不斷升溫的熱愛,有對音樂的了解和尊重,更多的是十年來申城市民被“音樂午茶”不斷滋潤的美好生活的幸福感。

“站在新的十年起點上,我們希望從2022年開始,‘音樂午茶’有進一步更新。不僅請市民走進上海音樂廳來聽,還要主動走出去,讓這杯‘茶’不僅僅局限在上海音樂廳,來到上海各處,讓更多愛音樂的市民受惠。”凱迪拉克·上海音樂廳總經理方靓說。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