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這類人被刀架着給皇帝幹活兒,打噴嚏就砍頭,乾隆殺倆雍正殺六個!

俗話說,伴君如伴虎,皇帝身邊的人哪個不是提心吊膽,如果是朝中大臣或後宮嫔妃犯了點小錯,一般還不會招來殺身之禍,最多是被皇帝冷落或者責罰。可那些沒有任何地位的宮女太監或是進宮為皇帝提供服務的人一旦犯錯恐怕就有性命之憂了。

這類人被刀架着給皇帝幹活兒,打噴嚏就砍頭,乾隆殺倆雍正殺六個!

李蓮英這個大宦官一直伴随慈禧左右,能得寵的原因之一就是有着精湛的梳頭手藝,李蓮英給慈禧太後梳頭,不讓太後掉一根頭發更不會露出白頭發,可見大清掌權人連跟頭發絲都是那麼的金貴。今天皮匠就來給大家聊聊宮廷剃頭匠的事兒。

這類人被刀架着給皇帝幹活兒,打噴嚏就砍頭,乾隆殺倆雍正殺六個!

慈禧是個女人,頭發還算值得捯饬一番,就大清皇帝的那個發型,前半個腦袋秃瓢,後面梳個辮子,有什麼可弄的?

其實關于清朝的發型受影視劇的影響,大家一直持有誤解,覺得後面是條特别長特别粗的大辮子,可實際上并非如此,影視劇中的發型是在清朝末年才流行的。真正的标準應該是将四周頭發全部剃光,隻留下中間的一點點,再梳成一條可以穿過銅錢的小辮子,叫“金錢鼠尾”。

這類人被刀架着給皇帝幹活兒,打噴嚏就砍頭,乾隆殺倆雍正殺六個!

因為這種發型太過難看,是以在文藝作品中幾乎不會有這樣的發型,但裡面的道道兒卻不少,這個發型寓意“削平四夷,定鼎中原”。

這類人被刀架着給皇帝幹活兒,打噴嚏就砍頭,乾隆殺倆雍正殺六個!

被剃光的地方半個月後又會再長出頭發來,是以半個月就需要理一次發,剃頭匠也成了清朝一大熱門職業,一把椅子、一把剃刀、一條毛巾走街串巷。古代剃頭理發講究頗多,流程繁雜,真不是什麼人都能成為剃頭匠的,給平民百姓理發尚且如此,更不要說去“剃龍頭”了。

這類人被刀架着給皇帝幹活兒,打噴嚏就砍頭,乾隆殺倆雍正殺六個!

剃刀一旦傷到皇帝,直接人頭落地,這份倒黴差事兒宮裡自然沒有人樂意幹,是以每次皇帝需要剃頭都是從宮廷外找剃頭匠。

什麼時間剃頭,用什麼工具剃頭,這都是有講究的。在皇帝腦袋上動刀,已經讓宮外剃頭匠夠緊張了,這麼多繁文缛節,更是讓剃頭師傅緊張得手抖。剃頭匠在為皇帝剃頭時,在他左右兩邊都有帶刀侍衛,兩個侍衛緊盯剃頭匠的剃刀,一旦發現這個刀子要是向下垂直用力,二話不說直接把剃頭匠砍死。

這類人被刀架着給皇帝幹活兒,打噴嚏就砍頭,乾隆殺倆雍正殺六個!

剃頭匠給皇帝剃頭時不許喘大氣,那樣他這等凡夫俗子的“污濁之氣”就會玷污了皇上,打噴嚏更是死罪,一方面是因為他直接弄髒了“龍頭”,而且手也會抖,直接到皇帝。

這類人被刀架着給皇帝幹活兒,打噴嚏就砍頭,乾隆殺倆雍正殺六個!

據說有一次乾隆下江南,一時興起,要剃頭,于是太監領來兩位手藝精湛的師傅,結果這兩位師傅因為太過緊張,在皇帝腦袋上劃破個口子,都直接被咔嚓了。乾隆他爹雍正的頭更是難剃,先後殺了六個剃頭匠。

其實不僅僅是清朝皇帝,哪個皇帝的頭發都不好弄啊。以至于民間還流傳這這樣一個故事,明太祖朱元璋是個瘌痢頭,凡是給他剃頭的就沒人能或者出宮。被仙人呂洞賓知道了,他化身剃頭匠,隻好了朱元璋的瘌痢頭,以後剃頭匠就不會再擔心被殺了,呂洞賓也就成了剃頭匠的祖師爺。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