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RISC-V架構受重視,上海公開扶持政策

這是國内第一個和RISC-V相關的扶持政策。

為了扶持國内晶片的研發工作,各地政府均在政策和資金上不斷補助。繼去年8月首次釋出RISC-V相關支援政策後,上海市經濟資訊化委員會最近釋出了《上海市經濟資訊化委關于開展2018年度第二批上海市軟體和內建電路産業發展專項資金(內建電路和電子資訊制造領域)項目申報工作的通知》(以下簡稱為“《通知》”),開始将從事RISC-V相關設計和開發的公司作為扶持對象。

據悉,想要申報扶持的企業首先需具備兩個條件:一、需在上海注冊;二、要以項目制的形式根據項目指南向上海市經信委政府提出申請。此外,據《通知》中的附件《2018年第二批上海市軟體和內建電路産業發展專項資金(內建電路和電子資訊制造領域部分)項目指南》顯示,在技術上的要求為:基于RISC-V指令集架構的處理器晶片方向。支援基于RISC-V指令集架構、32位及以上的處理器晶片的研發及産業化,核心需擁有自主知識産權。

RISC-V架構受重視,上海公開扶持政策

在選擇方向上,還需滿足以下條件:一、面向物聯網和工控應用領域,具有優異的性能、功耗、面積等名額,優先支援有明确使用者合作協定的項目。項目執行期内累計銷售收入不低于2000 萬元;二、面向智能終端應用領域,主頻不低于1GHz,性能不低于1.5 DMIPS/MHz,支援雙精度浮點運算,支援主流作業系統、多核技術及緩存一緻性。項目執行期内累計銷售收入不低于 1000 萬元。

值得一提的是,這是國内第一個和RISC-V相關的扶持政策,說明上海市政府認可 RISC-V 的先進性、開放性以及逐漸完善的生态。

RISC-V指令集想法最初于2010年由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UCB)教授、2017年圖靈獎得主David Patterson所提出。RISC-V屬于精簡、開源指令集,主張硬體應該專心加速常用的指令,較為複雜的指令則可利用常用的指令去組合。與目前普遍的Arm等業者的指令集架構相比,RISC-V不須支付昂貴的授權費用,且能較為自由地被應用與設計成适合各項産品的架構,意味着未來發展快速、晶片需求廣大的IoT市場也極有可能傾向采用RISC-V指令集。

2015年,RISC-V基金會成立,吸引了Google、華為、IBM、美光(Micron)、NVIDIA、高通(Qualcomm)、三星、威騰電子(Western Digital)等企業以及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麻省理工學院(MIT)、普林斯頓大學(Princeton University)、蘇黎世聯邦理工學院(ETH Zurich)、印度理工學院(IIT)、美國能源部的Lawrence Berkeley國家實驗室、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NTU)以及中國科學院計算技術研究所等學術機構加入。

RISC-V架構受重視,上海公開扶持政策

目前,國際上,在積極推動處理器戰略計劃發展的印度,RISC-V指令也成為相關政策的資助的新寵兒,此外,美國國防高等研究計劃署(DARPA)以及以色列國家創新局(Israel Innovation Authority)等機構也選擇采用RISC-V架構研發國家企業服務的處理平台。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