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在看别人寫的網站代碼,發現類似<meta name="Keywords" content="" >、<meta name="Description" content="" >這樣的寫法,不知道具體代表什麼意思,于是上網搜了一下,下面是在網上找到的詳細解釋。
一、文法:
<meta name="name" content="string">
二、參數解析:
1)name項:常用的選項有Keywords(關鍵字) ,description(網站内容描述),author(作者),robots(機器人向導)等。
2)http-equiv項:可用于代替name項,常用的選項有Expires(期限),Pragma(cache模式),Refresh(重新整理),Set-Cookie(cookie設定),Window-target(顯示視窗的設定),content-Type(顯示字元集的設定)等。
3)content項:根據name項或http-equiv項的定義來決定此項填寫什麼樣的字元串。
三、應用
1、告訴浏覽器網頁所識别的檔案類型及語言類型,比如說,我們要讓浏覽器識别HTM/HTML類型的簡體中文網面,我們可以這樣寫:
< Meta http-equiv="Content-Type" content="text/html; charset=gb2312" >
2、讓一些搜尋引擎搜尋到你的網頁,代碼可以這樣寫:
< Meta Name=" Keywords" Content="網頁關鍵字" >
< Meta Name=" description" Content="網頁描述文字" >
要達到自動搜尋引擎真正能友善地搜尋到你的網頁還得注意以下幾點:
A、既要定義meta标記項,又要将首頁正文的前200個字元定義成反映首頁主題的文字。因為有些導航台在标引meta項中的關鍵詞的同時,還要标引正文中的前200個字元。如:altavista。是以,有些人在注冊完導航台後去檢查注冊結果時,發現導航台中的描述并不是你所希望的,而是諸如版權說明之類的文字。産生這一現象的原因就是沒有注意到這一點。
B、将定義關鍵詞的meta标記項放在定義描述的meta項之前。如:
<meta type="keywords" content=".......,...,...">
<meta type="description" content="...,....,...">
C、将最重要的關鍵詞放在最前面,讓相關的關鍵詞相鄰。全小寫與首字母大寫并存,因為有的導航台在标引時對字元的大小寫是敏感的。包括标點符号不要超過250個單詞
D、首頁最好不用frame結構,因為frame将螢幕劃分成多個視窗後,導航台不能智能地選擇正确的視窗中的首頁去标引。
3、讓一個頁面過上一定的時間,自動轉到另一個頁面或者站點去,如:
< Meta HTTP-EQUIV="refresh" content="6; url=http://hi.baidu.com/tesalo/" >
content中的6表示時間,機關為秒,url=後面是你要轉向的網址,若是與你目前網頁在同一目錄下,可以直接寫上檔案名,如:
< Meta HTTP-EQUIV="refresh" content="6; url=page1.htm" >
4、讓網頁每隔一段時間重新整理一次,若要10秒重新整理一次,代碼這樣寫:
<meta http-equiv="refresh" content="10">
5、通過Meta可以讓你進入頁面時産生一些特殊效果,具體應用如下:
< meta http-equiv="Page-Enter" content= "revealTrans(Duration=5.0,Transition=n)" > 其中,n的取值範圍為0-23,具體的意義如下:
0 矩形縮小 1 矩形擴大 2 圓形縮小
3 圓形擴大 4 下到上 5 上到下
6 左到右 7 右到左 8 豎百葉窗
9 橫百葉窗 10 錯位橫百葉窗 11 錯位豎百葉窗
12 點 13 左右到中間 14 中間到左右
15 中間到上下 16 上下到中間 17 右下到左上
18 右上到左下 19 左上到右下 20 左下到右上
21 橫條 22 豎條 23 以上 24種随機選擇一種
6、标注作者:
<meta name="author" content="二度空間">
7、控制頁面緩沖,如不要頁面緩沖的代碼這樣寫:
<meta http-equiv="Cache-Control" CONTENT="no-cach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