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在暑假的時候是配置過Redis的,但是由于當時是跟着教學視訊操作的,是以有些步驟都忘記了,是以這次直接把整個安裝和配置的過程都記錄下來,友善以後再用到的時候檢視~
Redis其實是可以安裝在Linux和windows的,都是實際應用中肯定是在Linux環境下,是以就隻記錄在Linux下的操作步驟吧~
1、下載下傳
打開Redis官網:
http://download.redis.io/releases/我這裡下載下傳的是2.8.0版本

image.png
然後用FTP連接配接伺服器,将下載下傳下來的檔案上傳到伺服器,當然你也可以直接在伺服器上使用wget指令下載下傳啦~看自己喜歡用哪個吧。
上傳完之後我們用Xshell連接配接伺服器,進入到我們所上傳的目錄:
然後使用指令 解壓我們上傳的壓縮包
tar -zxvf redis-2.8.0.tar.gz
解壓完之後我們進入到redis的根目錄。
2、安裝Redis:
進入到redis根目錄執行
make
等待代碼跑完,就會發現如圖所示
3、啟動Redis
安裝完redis之後,我們進入到
src
目錄 執行
./redis-server
此時我們的Redis就啟動成功啦~
當然如果我們想不占用這個視窗啟動redis可隻用
./redis-server &
指令
接下來我們連接配接用戶端試試:
執行:
./redis-cli
連接配接之後我們執行
keys *
看看裡面有沒有值,
顯示沒有,我們直接set一個是
set a b
其中a和b是以鍵值對的形式存在,b是a的value值,
然後使用
get a
擷取a的值,操作如下如所示
redis啟動關閉相關指令:
1.啟動:
./redis-server(./redis-server ../redis.conf)
2.登陸:
./redis-cli(./redis-cli -p 6379)
3.關閉:
./redis-cli shutdown
關閉的話還可以直接講我們redis的程序kill掉:(不建議)
使用:
kill 9 10166
具體kill的值要看redis所占的PID值~
4、Redis的相關操作:
1、Redis以自定義的端口啟動:
redis-server --port 6380
但是我們連接配接的時候就要不能直接用
./redis-cli
了,我們也要用剛才自己定義的端口去連接配接:
使用:
./redis-cli -p 6380
當然在退出的時候也要使用自定義的端口啦~
./redis-cli -p 6380 shutdown
2、設定redis密碼:
1、進入redis根目錄:
使用
vim redis.conf
編輯
redis.conf
搜尋requirepass 然後去掉注釋,後面跟随的就是自己要設定的密碼:
例如,我的設定為123456
然後儲存退出即可~
2、我們自己設定了密碼的配置檔案啟動
進入到redis的src目錄:
然後執行
./redis-server ../redis.conf
然後我們在Xshell中複制一個該連接配接伺服器窗戶:
同樣進入到我們redis的src目錄,然後執行
./redis-cli -a 123456
後面的
-a
跟着的就是我們設定的密碼,如果使用錯誤的話我們是擷取不到redis裡面的值得
當然,如果此時要關閉我們的redis的話也是用密碼的,使用:
./redis-cli -a 123456 shutdow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