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線性模式
學生時代有個觀察:高中數學好的,高等數學未必好。前者是代數和幾何,可以還原到生活場景;而高等數學考察抽象思維,需要專門的訓練。
以前寫過一篇關于理性的文章,說大多數人分析問題慣用benchmark的套路,損有餘/補不足。根據對比做分節優化,是典型的線性思維。這種技能最容易掌握,因為我們從小就是這麼被教育的。
畢業十年,看同侪所獲得的成就,段位差不是一倍兩倍,而是十倍百倍;同時間創立的公司,若幹年後的規模也是雲泥之别。籠統的說,兩者的成長斜率不同:前者是線性的,後者是非線性的。
大家将此歸結為“選擇比努力重要”。做出正确的選擇的人,其實都是在非線性模式中,尋找到了百倍的成長路徑。這是我最近思考最多的問題,暫時總結出三個要素。
關于擴充性
有一類工作,是出賣勞力和時間。從按件計價的搬磚工到時薪幾千的律師,都是如此。律師的收費再高,你也很少聽說哪個律師是靠billing hour發了大财的。因為他時間有限,收入天然有個頂。
這類工作的勞動成果都是一次性的,不具有擴充性。頂尖律師的收入肯定沒有頂尖作家高,律師一次隻能服務一個/群人,而作家的勞動成果(書)可以賣給無數人,有更強的擴充性。
從經濟學角度看,強擴充性業務都有一個特點:無論固定成本是多少,其可變成本都很低。這裡服務業比較吃虧,你開一個餐廳,業績的天花闆是座位數/翻台率。同一個地方/類型的餐廳,好壞不會差太多。
做産品的擴充性就好很多。開發階段耗資不菲,但生産(複制)的成本很低,優勢就能被放大。頭部産品的市占率可以到20%以上,這在服務業是不可能的。部分産品甚至可以趨于壟斷,比如微軟、英特爾。
網際網路行業的擴充性更大,其可變成本隻是算力(伺服器)。同樣是商場,天貓、JD的發展速度,遠快于前輩沃爾瑪、家樂福;微信、支付寶用一個二維碼收款,起量速度碾壓POS機。
除可變成本低以外,強擴充性的業務,都能夠進行積累和疊代,并享受“成長複利”。比如蘋果X繼承了各代産品的技術、性能和口碑;比如淘寶的交易系統,日積月累可以支援所有複雜情況,并在未來發揮價值;其推薦系統喂足使用者資料,隻會更加精準。
關于外部性
馬無夜草不肥,封閉系統無法成長。錢、人才、流量、算力,把這些外部能量引入系統,是成長的不二法門。上節說擴充性重要,是因為隻有具備擴充性的“體質”,才能在吸收外力後非線性成長。
比如金融領域的“杠杆”。大家最熟悉的杠杆操作就是房貸:首付三成,房價2x的話,意味着收益4x。創業融資也是上杠杆,在資本的撬動下,迅速吸納人才、席卷社會資源,三年就有機會發展成獨角獸了。
《數字化生存》提出“原子和比特”的世界觀,比特的擴充性比原子強。“網際網路+”為傳統生意賦予比特屬性,讓原本沒有擴充性的東西,具備了(至少部分)擴充性。你看餐廳都在搞外賣,也是在試圖提高擴充性。
以往開個實體店,盼着周末人流,生意可以好個20%;現在開淘寶店,可以大量購買流量,交易額漲幾倍。而想要做到三隻松鼠、張大奕這種級别,靠自己的錢還不行,得想辦法成為類目标杆,獲得額外扶持。
如今有無數的商業故事告訴我們,尋求和利用外部資源的效率,直接決定企業成敗。你流量轉化率高,就能承擔更高的獲客成本;然後融最多的錢,買走市場上所有的量。
值得注意的是,具備擴充性并不必然意味着有外部性。商業模式太複雜,需要的人才太偏門,需要的資源太稀缺,都不利于外部能量的吸收和利用。美團、滴滴這幾年長得快,因為其組織/業務設計學習了傳統零售行業。外部多年積累的人才、供應商資源,很容易在其體系内落地。
關于價值網紅利
《創新者窘境》裡反複提到企業價值網的概念:一個企業不是單獨存在的,背後是一個價值網。列出市值最高的公司,Google、蘋果、亞馬遜,能長這麼大并不是本身技術/産品多牛逼,而是受益于價值網紅利。
Google,是網際網路入口。網際網路上任何牛逼網站起來,使用者都在用Google觸達。網際網路在20年裡所有技術、産品、内容的進步,都能夠讓Google作為入口的價值更加明顯。如今另一個受益者是Amazon,要知道世界上接近一半的網絡都搭建在AWS上。
蘋果,是硬體軟體的完美結合。近10年所有硬體技術的進步,包括無線網絡、觸摸屏價格的下降,SSD存儲器、電池容量的提升,都直接幫助到蘋果。使用者從PC切到移動網際網路後,各種開發者掘金PK的同時,也都是在幫助App Store提升價值,而Nokia并不受益于此。
除了這樣的巨頭,看起來土了吧唧的分衆傳媒,也是價值網紅利的受益者。早些年“大衆創業、萬衆創新”,一邊看創業公司你方唱罷我登場,一邊看那些年VC的錢,搶着變成廣告費落入江南春的口袋。
價值網是擴充性和外部性的笛卡爾積。能夠吸納這種價值網紅利的,用今天的話講,就是高維打低維。衡量一個公司未來的價值和規模,不能從現有增速看;而要看這個公司在什麼樣的價值網上,最終能夠收獲多少價值網紅利。
從個人角度看,也是如此。知乎有個熱門問題,“怎樣通過努力進入進階階層?”。根據戴維·格倫斯基《社會分層》的觀點,這個問題有且僅有兩種方法:婚姻和求學。而這兩者,本質都是以此為台階進入更高的價值網。
小結
中國人喜歡說“一命二運三風水”,剛好可以對應擴充性、外部性和價值網紅利。
擴充性是非線性成長的基礎,是“命”,沒有擴充性,就沒法加杠杆;外部性是加倍成長的“運”;而如果處于收割價值網紅利的位置,就是坐擁最好的“風水”。
原文釋出時間為:2018-11-2
本文作者:赤腳慈航
本文來自雲栖社群合作夥伴“
網際網路er的早讀課”,了解相關資訊可以關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