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明清“小冰期”期間,我國氣溫究竟有多低?實情可能超乎我們的想象

曆史是什麼:是過去傳到将來的回聲,是将來對過去的反映。——雨果

明朝末年的時候,我國曾出現明顯降溫情況。而溫度事關農作物的生長,溫度大幅度下降便很容易導緻農作物減産。百姓們吃不飽肚子,自然就不會表現得那麼安生。加之外敵的大舉入侵和其他社會沖突的激化,最終導緻大明朝土崩瓦解,不得不退出曆史舞台。

而那次明顯降溫的情況一直持續到清朝時期,是以那段時間便被後世之人稱為明清小冰期。那麼,明清小冰期期間,我國的氣溫到底有多低呢?有些人認為,當時的氣溫肯定低不到哪裡去。但是實際上,當時的卻可能超乎我們的想象。

明清“小冰期”期間,我國氣溫究竟有多低?實情可能超乎我們的想象

一、明清時期的杭州驚現多場暴雪。

衆所周知,由于杭州位于我國的南方地區,四季溫度都不算低,是以即便到了冬季,也不會出現像北方大部分地區那樣每年都會下好幾場雪的情況。正因為如此,它能連續幾年下一場雪,就已經算是奇觀了。可在明清小冰期期間,杭州卻驚現了多場暴雪。

乾隆皇帝統治期間,當時的文學家袁枚曾在杭州做過一首跟其即時所見雪景相關的詩。詩的名字叫《十二月十五夜》,内容為:

沉沉更鼓急,漸漸人聲絕。吹燈窗更明,月照一天雪。

由此可見,當時杭州所下雪之大。

明清“小冰期”期間,我國氣溫究竟有多低?實情可能超乎我們的想象

可能有人覺得這不足以證明當時的雪下得非常大,那其實是因為他們沒有将那時的下雪情況跟平時杭州的下雪情況做對比。要知道,與平時杭州的下雪情況相比,那時的雪甚至都不足以用“罕見”這樣的詞語來形容了。

比如民國時期的大文豪魯迅先生就曾寫過杭州平時的下雪情況,他說他所見過的杭州的雪下得非常小,落在地上很快便化成了水,根本沒辦法留下任何痕迹。而将此與乾隆時期袁枚在詩作中給我們描繪的雪景相比,無疑就能立即分析出到底明清小冰期時的雪下得有多大了。

明清“小冰期”期間,我國氣溫究竟有多低?實情可能超乎我們的想象

二、明清時期的海南驚現多場暴雪。

杭州在明清小冰期的時候下大雪,若算不上是很讓人震驚的事情的話,那大家就不妨跟着我們一起來了解下當時海南驚現的幾場暴雪吧!衆所周知,海南位于北回歸線以南,屬于熱帶地區。它在人們的印象中,應該屬于最不可能會出現下雪情況的地方了吧?可實際上,明清小冰期的時候,它卻迎來了幾場暴雪。

比如說在明崇祯皇帝繼位後的第九個年頭的冬季時,海南省的某個縣就出現了連續三天三夜都在下雪的超罕見情況。後來到了康熙皇帝繼位後的第二十二個年頭的冬季時,該地再次驚現這種超罕見下雪的情況。

明清“小冰期”期間,我國氣溫究竟有多低?實情可能超乎我們的想象

雪下得越大,那就證明當時的氣溫降得越厲害。也正因為如此,才會說明清小冰期時期的氣溫低到了非常可怕的地步。即便是換成我們這些見多識廣的現代人遇到那樣的時期,也會感到非常害怕。

更何況上述内容還隻是介紹了位于南方的杭州和海南的下雪情況,若是再往北方介紹,那下雪的情況就更加嚴重了。既然如此,那更往北一些的地方的氣溫自然就會下降得更加厲害了。而且有資料顯示,當時北方出現的雪景,遠比現在我國東北地區人民常見到的雪景還要壯觀得多。

明清“小冰期”期間,我國氣溫究竟有多低?實情可能超乎我們的想象

三、明清小冰期危害之大。

降雪情況的異常,除了會導緻我國各地氣溫出現驟降的情況外,還會給當時我國人民的生活帶來巨大的不良影響。比如說,溫度驟降緻使糧食減産。而糧食一旦減産,本就吃不太飽的老百姓就得面臨饑荒的折磨。

在這種情況下,若是統治者能拿出行之有效的解決方法,那還好些。若拿不出,甚至一味橫征暴斂,那就隻會導緻天下大亂。偏偏明末統治還真腐朽到了極點,是以在小冰期的影響下,明朝更加迅速地走上了自取滅亡的道路。

明清“小冰期”期間,我國氣溫究竟有多低?實情可能超乎我們的想象

需要引起大家注意的是,很多人在看完上述内容後,可能會覺得明朝的滅亡簡直就是老天爺對它的懲罰。但是實際上,這隻不過是一種較為迷信的說法罷了。要知道,導緻明朝滅亡的因素并不僅僅隻有氣溫下降這一個而已,而是受多種因素影響而導緻的一種必然結果。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