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阿裡雲Redis監控項目介紹

阿裡雲控制台執行個體管理界面,在左側有一個性能監控頁面可以檢視Redis的曆史性能資料

阿裡雲Redis監控項目介紹
點選性能資料之後可以檢視到不同的監控項,以下對不同的監控項進行解析

  • Keys: 後端Redis所有db的key個數的總和,對于叢集執行個體會彙聚後端所有的節點的資料
  • Expires: 目前設定了過期資料的key的個數的總和
  • ExpiredKeys: 曆史過期掉的Key的個數,這個值是曆史過期掉的key的個數的總和,是以是不包含目前設定了過期key同時沒有過期掉的值,同時他是一個曆史累加值,也不是一個目前已經過期的key的個數,另外這個值如果做了一次主備切換會以新的主庫為準
  • EvictedKeys: 曆史淘汰掉的Key的個數,這個值是曆史上因為記憶體滿被淘汰掉了Key的個數的總和,是以他不是一個目前淘汰的每秒的key的個事,同時由于他是一個曆史值,對于主備切換這個值會以新的主庫為準
  • UsedMemory: 目前記憶體的使用值,這個值由于剛建立出來的時候有一定的元資訊,是以對于主從執行個體這個值最小是30MB,另外對于叢集執行個體這個資料的初始值會是30MB乘以節點數,目前最小會是200MB
  • InFlow: 後端Redis入口目前每秒的流量值,機關為KBytes/s
  • OutFlow: 後端Redis出口流量目前每秒的流量值,機關為KBytes/s
  • ConnCount: 目前Redis的用戶端連接配接個數
  • FailedCount: 對于主從版本,目前這個值沒有意義,因為用戶端直接連接配接到後端DB,對于叢集版本的執行個體該統計項辨別Proxy到Redis的操作失敗數目,包括逾時、連接配接斷開等異常引起的操作異常的數目,該值有部分版本的Redis為一個曆史值,對于這種情況如果FaileCount沒有增加則沒有問題,目前新版本都為每秒的一個統計均值,後續會都更新成每秒的統計均值
  • TotalQps: 目前Redis的每秒操作次數
  • CpuUsage: 目前Redis後端的Cpu使用率
  • 其他監控項:使用者可以點選其他監控項檢視到可以添加對不同操作指令的一個通路次數的監控,比如可以檢視set每秒的次數,可以選擇String監控項就可以看到set的每秒的監控項
阿裡雲Redis監控項目介紹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