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系統修複模式(Recovery mode) 的體驗

什麼是修複模式

直覺的體驗就是在你的normal mode失敗的時候,你發現在你的啟動頁面,和grub有關,有另一種選項就是recovery mode.具體的定義可以搜尋百度或其他

為什麼在其他啟動失敗的時候,修複模式能進入系統

我的經曆是,我的linux系統報的錯誤(這應該是最嚴重的一種了,因為是硬體導緻的系統崩潰,風扇老化不轉了)你可以看到,etc/rcx.d的檔案的啟動失敗,這類檔案是和系統啟動的時候,需要同時啟動的服務有關系,rc1.d,rc2.d。。分别表示啟動的級别L1,L2, rc.local這個就是你自建立的服務,使用者服務等級,可以加入進rc.local裡頭。是以修複模式繞開了所有這些服務級别的啟動。在進入到修複模式的時候,你會發現網絡服務是沒有啟動的。是以它可以繞開一些很有可能出問題的環節,而隻是啟動一些硬碟的驅動程式。和一些usb接口,作業系統加載。。

Recovery Mode 的讀寫權限

一般進入到recovery mode,最重要的任務是檢視資料是否丢失,還有就是進行快速的資料備份。而在recovery mode的時候你發現你丢失的很多檔案的寫權限,你的指令經常會bounce back with a read-only error

而恢複寫權限你需要用重新mount的方法

mount -o remount,rw /           

這種方法也經常用在reset passwd上面。

這是一篇不錯的關于recovery mode的介紹

https://askubuntu.com/questions/24006/how-do-i-reset-a-lost-administrative-password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