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Linux指令行與shell腳本程式設計大全》 第四章

4.1 監測程式

1. ps  預設隻顯示運作在目前控制台下的屬于目前使用者的程序。  可以接很多選項,比如 -A表示所有程序  -e等。

2. ps -l  檢視程序更多資訊

UID:啟動這些程序的使用者

PID:程序的程序ID

PPID:父程序的程序ID

C:程序生命周期中的CPU使用率

TTY:程序啟動時的終端裝置

TIME:運作程序需要的累計CPU時間

CMD:啟動的程式名稱

PRI:程序的優先級(數字越大代表越低的優先級)

ADDR:程序的記憶體位址

F:核心配置設定給程序的系統标記

S:程序的狀态(O正在運作,S代表正在休眠,R代表可運作,T代表停止,Z代表僵屍程序,程序已結束資源還沒有回收,但是父程序也不在了,沒人給他們收屍)

SZ:假如程序被換出,所需交換空間的大緻大小

還有一種這樣的

《Linux指令行與shell腳本程式設計大全》 第四章

4.1.2 實時監測程序

top:這個是實時顯示的

4.1.3 結束程序

kill 4223   直接輸入程序ID号結束

killall http*  通過程序名來結束程序,殺掉所有以http開頭的程序

補充:關于目錄的知識:

1. linux将檔案存儲在單個目錄結構中,這個目錄被稱為虛拟目錄(virtual directory)

虛拟目錄将安裝在PC上的所有儲存設備的檔案路徑納入單個目錄結構中。

2./home/xcy/test/1.c  路徑本身沒有提供任何有關檔案究竟存放在哪個實體磁盤上的資訊

3.linux pc機上安裝的第一塊硬碟稱為根驅動器。根驅動器包含了虛拟目錄的核心,其他目錄都是那裡開始建構的。

4. Linux會在根驅動器上建立一些特别的目錄,我們稱之為挂載點。挂載點是虛拟目錄中用于配置設定額外儲存設備的目錄。虛拟目錄會讓檔案和目錄出現在這些挂載點目錄中,然而實際上他們卻存儲在另外一個驅動器中。

4.2 監測磁盤空間

定義:Linux檔案系統将所有的磁盤都并入一個虛拟目錄下,再使用新的存儲媒體之前,需要把它放到虛拟目錄下,這個工作叫做挂載(mounting)。

1.mount:預設情況下輸出目前系統上挂載的裝置清單

可以看到四部分資訊:媒體的裝置檔案名,媒體挂載到虛拟目錄的挂載點,檔案系統類型,已挂載媒體的通路狀态

2. 媒體裝置挂載到了虛拟目錄以後,root使用者就有了該裝置的所有通路權利,而其他使用者則會被限制。

3. umount。從Linux上移除一個可移動裝置時,不能從系統上移除,而應該先解除安裝。哎,還是不太明白。

《Linux指令行與shell腳本程式設計大全》 第四章

4.df:檢視所有已挂載磁盤的使用情況, 也可以df -h。比較容易看懂

5.du:快速檢視目錄中的磁盤使用情況(預設是目前目錄)。也可以加 -h 參數。

-c 顯示所有已列出檔案總的大小

-s 顯示每個輸出參數的總計

4.3 處理資料檔案

排序: sort  file

還可以接很多參數。

比如 sort -t ':' -k 3 test

可以看成裡面的内容是這樣  xxx1:xxx2:xxx3:xxx4:xxx5

表示對xxx3進行排序

-t: 指定一個用來區分鍵位置的字元

-k: --key=pos1[pos1]。排序從pos1開始,如果指定了pos2的話到pos2結束。

《Linux指令行與shell腳本程式設計大全》 第四章

| 将du指令的輸出重定向到sort指令。

-r:表示降序排列。

下面是一個例子:

《Linux指令行與shell腳本程式設計大全》 第四章

 4.3.2

1. grep [options] pattern [file]

例如:

grep t test // 在test中搜尋能比對模式t的文本

grep -v t test // 比對沒有t的

-n 可以加上行号

-e 比對多個模式, grep -e t -e f test // 找有t或f的所有行

4.3.3 壓縮資料

4.3.4 歸檔資料 tar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