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妹子說】今天這一集,我們來學學容器這一部分的最後一塊内容,元組吧~
元組很簡單,核心就是一句話:可以看作是不可變的清單
T = (1,2,3,4)
M = ('spam', 3.0, [11,22,33])
print(T[1])
print(M[2][0])
2
11
元組有一種特殊的方法,可以一次性擷取元組中的所有項
a,b = (1,2)
print('a={},b={}'.format(a,b))
a=1,b=2
他也可以和其他元組進行連接配接操作
T1 = (1,2,3,4)
T2 = (5,6,7,8)
print(T1 + T2)
(1, 2, 3, 4, 5, 6, 7, 8)
基于位置偏移的操作如索引和分片,元組和清單的用法完全一樣。他和清單的關鍵差別在于他的不可變性,這有利于保持資料的完整性。
至于說元組的排序,由于其不可變性,是以就地排序肯定是不行的.
元組排序的一種方法是先将其轉化為清單,本地排序後再轉化回元組
T = ('cc','bb','dd','aa')
tmp = list(T)
tmp.sort()
T = tuple(tmp)
print(T)
('aa', 'bb', 'cc', 'dd')
或者用内置sorted方法,傳入一個元組,傳回一個已經排好序的list序列
T = ('cc','bb','dd','aa')
print(sorted(T))
['aa', 'bb', 'cc', 'dd']
元組不難,主要内容就講這麼多了。
原文釋出時間為:2018-07-22
本文作者:醬油哥
本文來自雲栖社群合作夥伴“
Python愛好者社群”,了解相關資訊可以關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