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52+16搭建大國家隊計劃!國足将采取AB隊,中國足球借鑒女排模式

原定的周三宣拖到了周四,周四宣又拖到了周五,周五也從上午一直拖,拖到了下班點,李霄鵬時期的第一期集訓名單才正式公布。

52+16搭建大國家隊計劃!國足将采取AB隊,中國足球借鑒女排模式

52名球員,16名教練的編制,在中國國家隊的曆史上還是頭一回。而在各方調侃人多力量大的同時,也宣告着全新的開始!

52+16搭建大國家隊計劃!國足将采取AB隊,中國足球借鑒女排模式

最近5年國家隊組模組化式已數度變更

52+16搭建大國家隊計劃!國足将采取AB隊,中國足球借鑒女排模式

招來如此多的球員和教練,且這裡面還包括戴偉浚這種尚未完成會籍轉換,尚未取得為國足出場資格的球員;這說明這份名單,顯然不隻是為了打日本和打越南的兩場12強賽所做的準備,而是要短期(12強賽)和長期(亞洲杯到下屆世界杯)相結合。

而這份超長大名單的出現,有不得已而為之的原因。由于現階段受制于疫情等多重原因的影響,國家隊過去兩年基本上沒有約到國際熱身賽;未來一段時間,恐怕也很難找到合适的熱身對手,是以這一次集訓名單裡,那就隻能想辦法加強内部競争了。

當然在不得已而為之的背後,這或許也跟決策層的思路轉變有關。

過去5年,國家隊的主導權伴随着主教練的變動,先後經曆了外包給恒大(裡皮)到足協收回(李鐵)再到總局收緊(李霄鵬)。每一任掌權者,他們對于中國足球的發展,對于中國國家隊的建設會有不同的想法。蔡局當年想把恒大搞職業足球的成功經驗借鑒到國家隊,把國家隊俱樂部化運作;之後也是按照俱樂部運作的方式,借助冬奧會歸化華裔運動員的東風,蔡局推動了歸化球員。

52+16搭建大國家隊計劃!國足将采取AB隊,中國足球借鑒女排模式

在陳戌源上台前,仲文局長一度搞了個U25集訓隊,當時坊間也傳出了國家隊打中超的可能;即便之後在聯賽中并沒有出現U25集訓隊,但是當卡納瓦羅一肩雙挑,帶着恒大的教練組去打了中國杯,再加上國内95年齡段最好的幾個球員當年都被恒大收入賬下,是以當年外界給恒大貼上了國家集訓一隊,給天海貼上國家集訓二隊,而總局系下屬企業控股的北體大和呼和浩特,也先後被貼上過“集訓隊”标簽。

之後随着裡皮二進宮,原本還處于讨論階段的非血緣歸化被迅速推進;伴随着裡皮第一次執教國足的管理團隊重新回歸,當時的國足組隊方式又回到了裡皮第一次執教國足時的“國家隊俱樂部化”。

在裡皮離開後,當足協把國家隊管理權從恒大手上收了回來;當國家隊開始有了赢球獎金,赢球獎比足協限薪令下規定的俱樂部赢球獎數字還要高,之前的國家隊有着很強的“金元足球”印迹!

以恒大為主導的國家隊俱樂部化模式,随着裡皮輸完叙利亞甩手不幹了,早就畫上了句号。而陳戌源推動的“金元模式”或“重獎模式”到了12強賽也不好使了。而這一次随着國家隊主導權再度被總局收緊,再一看一下子招來那麼多教練、球員,也意味着國家隊的組模組化式會再一次發生變更。

大國家隊戰略上線,未來國足或許會采取郎平模式

52+16搭建大國家隊計劃!國足将采取AB隊,中國足球借鑒女排模式

刨除傷病因素,這一次參加集訓的52人,算是把中國足球目前最好的,最有潛力的球員全部招了進來。而從教練組的配置來看,除了武漢教練組被李霄鵬一鍋端帶到了國家隊,這一次一共有4個中超一線隊主教練來輔佐李霄鵬(李金羽,鄭智,陳洋,于根偉),這樣的配置不可謂不靠華。

考慮到李霄鵬的這個團隊,大多數人恐怕都沒有正式合同,這就說明這裡面的不少人現階段純是放假期間來國家隊幫忙的,也充分的說明了李霄鵬的江湖地位。再考慮到國家隊打日本,越南這兩場12強賽最多也就帶25、6個人,主教練+一個守門員教練+一個體能教練+兩三個助理教練也就夠了,是以打日本之前,不光球員會進行大面積篩選,屆時教練組也會進行大面積的人員精簡。

然而無論最終是哪些球員,哪些教練跟随李霄鵬去打1月的兩場12強賽;但是當這些球員和這些助理教練都已經被列入了國家隊的未來計劃中,或許很多朋友已經想到了那個非常熟悉的詞——大國家隊計劃!

52+16搭建大國家隊計劃!國足将采取AB隊,中國足球借鑒女排模式

當然此大國家隊計劃跟裡皮的大國家隊計劃,顯然不是一回事;裡皮第一次執教國足時,當時的大國家隊計劃是讓各級國字号形成統一的技戰術打法,各級國家隊往上輸送新鮮血液,達到最終崛起的目标。而現如今很可能将要推行的大國家隊計劃,很可能會借鑒郎平在女排的思路——廣納人才、平等競争,給每個有潛質的球員集訓與高手過招的機會,讓更多的球員代表中國隊出戰國際比賽,旨在縮小主力與替補間的差距,而不是唯成績論。。。

而在郎平出山前,中國女排正處于青黃不接,後備人才不足的曆史最低谷;但郎平在不拘一格降人才之後,朱婷,袁心玥,張常甯,王夢潔等人都是在20歲上下就成了中國女排的核心力量。即便郎平在女排的收官戰東京奧運會表現一般,但過去幾年女排在郎平的帶領下,先後拿到了世界杯冠軍,奧運會冠軍,世錦賽季軍,19年更是以11戰全勝衛冕了世界杯冠軍,還給中國女排留了一批人下來。。。而最近幾年的中國足球同樣處于青黃不接,後備人才不足的最低谷,或許郎平在女排推行的大國家隊戰略,有值得中國足球借鑒的地方。

國足将采取AB隊内部競争,中國足球能否學到大國家隊精髓需要看執行力

52+16搭建大國家隊計劃!國足将采取AB隊,中國足球借鑒女排模式

從倫敦奧運會後的低谷重新崛起為世界頂級強隊,中國女排不光常年是我國三大球的門面,很多運動隊都提出過要向女排學習。而各個運動隊不光是在學“挑戰自我,永不言棄”的女排精神,很多團隊項目也在學習女排的發展模式。

打奧運會等大賽,女排一次隻能報12個人;但前幾年在執行大國家隊戰略的過程中,郎平經常一次集訓招進來20多個人,最多的時候一期招了32個球員,相當于是搞了兩個國家隊互相競争。而這種兩個國家隊的配置在過去幾年,被中國男籃以及很多冰雪項目的團隊項目所效仿。。。即便李楠19年帶隊在家門口搞砸了,但杜峰同樣是雙國家隊模式下成長起來的本土教練,很多當時在俱樂部都沒有站穩腳跟的球員也是在男籃紅藍隊時期快速成長起來的。而在備戰東京奧運會的過程中,有些項目雖然沒有明确提出雙國家隊,但也增加了集訓人數,通過内部對抗加大競争,選拔出精英運動員的方式,也通過奧運會獎牌榜得到了檢驗。。。

在難以外出打國際比賽背景下,通過加強競争,這是防範國字号選拔可能存在模糊空間的最合适方法。當各個運動隊學習女排組隊模式,多多少少都收到了一定的效果後,這一次李霄鵬招了52個球員,15個助理教練,完全是按照兩個國家隊的編制準備的,未來國家隊很可能會采取AB隊,加強内部競争。

大國家隊戰略,兩個國家隊内部競争會不會成為适合中國足球的發展之路需要時間來檢驗;但中國足球能否學到精髓的前提,還得看執行力!如果還要像前幾年那種,一年換一種模式來搞中國足球,那大家就可以洗洗睡了!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