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智能手表的下半場,該怎麼“玩”?

智能手表,已經不再隻是手機廠商們的「副業」。根據市場調研機構 CCS Insights 此前釋出的調查報告顯示,早在 2020 年蘋果公司的成人智能手表出貨量就達到了 4200 萬隻,排名第一,華為以 1800 萬隻的出貨量位列次席,排名第三的三星公司也有 1100 萬隻的出貨量表現。

頭部手機廠商中,vivo 是入局相對較晚的一個,新品疊代速度也不算快,到目前為止不過兩代産品。通常來說,這樣略顯「佛系」的更新政策,并不利于很快把量做起來。但 vivo WATCH 2 卻在正式發售之後的 24 小時内,迅速成為了天貓、京東兩大電商平台全價位段銷售冠軍。

這其實是一件「非典型」事件。事實上,龐大的市場出貨量已經足以驗證,以智能體驗、運動功能以及健康監測為核心,此前智能手表産品定義的正确性。那麼,在現有看似成熟的行業體系下,vivo WATCH 2 能夠做到被大衆消費者所認可,背後更深層的原因是什麼?

智能手表的下半場,該怎麼“玩”?

要「融合」,更應該獨立

從手表到智能手表,中間經過了一段極為漫長的演進期。早在 1940 年的時候,就已經出現了能夠用于計算的手表産品 Mimo Loga,它是在表盤外圈增加了對數表,基于實體機械結構來實作計算需求。雖然實作路徑并不那麼先進,但卻跳出了手表隻是用于「看時間」的傳統思路。

進入到上世紀 70 年代之後,手表發展迎來了新的轉折點。1972 年,漢密爾頓釋出了全球首款電動數字手表 Pulsar,成功擺脫了傳統機械裝置,并且通過 LED 顯示屏來直覺顯示數字資訊。自此,越來越多廠商開始嘗試不一樣的産品思路,也奠定了手表向智能化轉型的基礎。

對于誰是真正意義上的第一款現代智能手表,一直以來人們其實并沒有達成共識。有人認為具備獨立存儲空間,可以提供諸如計算、FM、看電視等等功能體驗的新型電子手表,已經可以算作早期的現代智能手表。也有人認為,搭載獨立系統且可以運作獨立應用,才是真正的智能手表。

站在如今這個時間節點往回看,事實上更接近現代智能手表的産品,是 2010 年推出的索尼愛立信推出 LiveView,當時官方給它的定義是腕式顯示器,通過藍牙和 Android 智能手機進行連接配接,來顯示手機端的一些内容。這種産品邏輯,已經和現在的智能手表極為接近。

在 LiveView 的基礎上,才有了 2012 年的索尼 SmartWatch。SmartWatch 的定位比較清晰,就是作為索尼手機的附屬品。和手機成功連接配接之後,手表能夠同步手機中的短信、郵件等資訊,也可以接收手機端的來電提醒,進行挂斷操作。

次年釋出的三星 Galaxy Gear 和索尼 SmartWatch 的路線極為相似,同樣需要配合手機使用才能實作更多的功能體驗。而智能手表開始邁入全智能發展階段,其實是 2014 年之後的事情。那一年的 I/O 大會上,谷歌正式宣布了 Android Wear 系統,蘋果也公布了 Apple Watch。

自 2014 年開始算起,智能手表行業又走過了将近 8 年的時間。經過不斷摸索和試錯,如今廠商們在智能手表功能層面上基本達成了一緻,包括蘋果、三星、華為、小米、OPPO、vivo 等頭部品牌在内,大家都是圍繞智能化體驗、運動功能以及健康監測能力三個核心點來做産品。

以結果作為參考标準往回推,其實之前行業一直在做的事情,就是明确智能手表正确的功能發展方向。事實也證明,出色的智能化體驗、豐富的運動功能以及全面的健康監測能力,的确讓智能手表獲得了大衆消費者的認可,這也是這類産品年出貨量能過億的根本。

不過,漂亮的出貨量資料,并不意味着智能手表行業可以完全「躺平」了。不斷優化疊代的功能體驗,雖然讓智能手表距離全場景應用這個目标又近了一步,但本質上,如今絕大多數智能手表依舊沒有脫離對手機的依賴,想要獲得完整的功能體驗,還是需要手表和手機協同才可以。

這顯然并不符合「好産品」這一定義,使用者體驗會有很強的割裂感,同時可穿戴裝置的自由使用特性也沒有得到最大化發揮。是以到了「下半場」,智能手表除了需要在健康監測等功能層面上去做更多有意義的嘗試,更重要的一點是擺脫對手機的依賴,具備獨立通信能力。

以接打電話這個場景為例。在如今的智能手表上,接打電話并非新鮮功能,近兩年上市的主流産品都已經做到了這一點。不過之前智能手表所謂的通話功能,和廣義我們了解的通話功能有很大差別,本質上還是通過手機來實作,一旦超出藍牙有效連接配接範圍,就沒辦法正常使用了。

智能手表的下半場,該怎麼“玩”?

這種尴尬在 vivo WATCH 2 上完全不存在。由于它支援 eSIM 獨立通信,自身擁有網絡連接配接能力,即便手機不在身邊,你依舊可以在手表上接聽或者撥打電話。如果出門忘記攜帶手機,或者遇到手機沒電這種特殊情況,手表便能很好保證你不會處于失聯狀态。

獨立通信能力也将賦能于智能化體驗。作為智能手表重要的發展方向,幾乎所有廠商都在努力打造手表的生态應用體系,某些智能手表甚至已經擁有獨立的應用商店,友善使用者擷取想要的第三方應用。但由于需要通過手機或者連接配接 Wi-Fi 才能接入網絡,實際用起來體驗會打很多折扣。

而以 vivo WATCH 2 為代表,擁有了 eSIM 獨立通信能力之後,很好補齊了目前手表應用生态建設過程中所留下來的這一「缺口」,同時也讓智能化體驗變得更加友善。外出跑步的時候,不需要将手機放到口袋裡,也能随時随地打開手表中的網易雲音樂 App 線上聽音樂。

智能手表的下半場,該怎麼“玩”?

回歸「手表」本質做産品

智能手表,本質上是「智能+手表」,談智能化體驗,不應該脫離手表應該具備的基礎特性。回顧機械手表時代,體驗端最省心的一點,是沒有所謂的續航焦慮。外出的時候,無需時時刻刻惦記着是否帶了手表充電器,也不必擔心手表會因為沒電變成一個純裝飾品。

智能手表和其它電子裝置一樣,如果沒有電,一切功能體驗都會成為空談。是以從 2014 智能手表開始進入大衆視野到現在,續航便一直是這類産品被大家所诟病的地方。尤其是進入到全智能時代之後,伴随各種新功能的不斷增加,續航問題也變得愈加凸顯。

通常,想要讓電子産品具備更好的續航水準,最為有效的解決辦法就是配備更大容量的電池。但智能手表的内部空間的确太小了,這種路徑很難走得通。是以「節流」,就成為了現階段唯一可行的辦法,廠商們通常會在節電方案和晶片架構上去下功夫。

雖然大方向上,各家品牌的處理理念沒有太大差別,但具體實施方案不同,反應到實際使用層面上,也會存在比較明顯的差距。像 vivo WATCH 2 這樣能夠在 eSIM 功能下還可以做到 7 天續航水準的智能手表,其實并不多見,或者說它是目前唯一具備這種能力的智能手表産品。

智能手表的下半場,該怎麼“玩”?

将續航能力提上去之後,相當于回歸到了「手表」原本應該有的樣子,能為手表的各項體驗提供出色的底層支撐,同時将使用者的聚焦點彙集到省心使用這件事情上。以健康監測功能為例,智能手表之是以能夠以此作為核心發展方向,一部分原因是随身佩戴的使用特性,但這并非全部。

想要實作真正意義上的 24 小時實時心率監測或者血氧飽和度測試,很重要的前提條件就是像 vivo WATCH 2 這樣,擁有足夠長的續航時間。對于使用者來說,連續性的健康資料采集,可以讓我們清楚了解到不同時間段自己的體征變化,一旦出現異常情況便可以及時采取相應措施。

不斷打磨功能體驗之外,未來智能手表還需要思考的一點,是成為一款何種屬性的手表。這就延伸到了另外一個話題:形态選擇。目前市面上的智能手表大緻可以分成兩類,一類是以 Apple Watch 為代表的方形設計,另外一類就是 vivo WATCH 2 這樣的圓形方案。

智能手表的下半場,該怎麼“玩”?

事實上,不同形态所傳遞出來的産品理念會有很大差別。方形手表的螢幕形态更接近手機或者 PC 這類大屏裝置,優點主要展現在兩個方面。其一是方方正正的螢幕,能一定程度上提升小尺寸螢幕的内容顯示效果;另外一個則是友善在手表上進行觸控互動。

圓形設計方案,則比較接近傳統腕表的樣子。從機械手表時代到電子手表時代,過去幾十年裡,圓形手表一直占據主流地位,其實更符合大多數人對于手表這類裝置的認知和審美,無論哪個年齡段的使用者,戴着 vivo WATCH 2 都不會有違和感,這是方形手表所無法提供的體驗。

從功能屬性的次元出發,方形智能手表有先天優勢。但換個角度單論美學設計,圓形手表更容易做出進階感,也比較容易被廣泛使用者群體所接受。短時間内,兩種産品形态必然會呈現分庭抗禮的局面,但如果想要讓智能手表真正實作破圈,去挑戰傳統高端腕表,圓形手表可能更有機會。

需要有意義的創新

無論手機、PC 還是智能手表,從落地到最終走向成熟,都是在不斷摸索中前行,而每一個發展階段也有着不同的訴求。就像前邊我們提到的那樣,智能手表誕生之初,人們更多是在功能層面上去做各種嘗試,希望找到真正能服務于使用者的落點。

當明确了功能方向的正确性,并且在體驗端已經有所展現之後,想要繼續往前走,就需要從更高的次元來思考,這類産品下一步該如何和去做創新,或者大家心目中所希望的智能手表,應該以怎樣的姿态出現在手腕上。

未來,功能創新依舊是智能手表保持持續吸引力的關鍵。不過這類産品想要走得更遠,創新方向的選擇,可能還是要向更多元度去做拓展。vivo WATCH 2 上所強調的 eSIM 獨立通信和 7 天長續航是其中一個方向,但行業需要更多新的思考出現。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