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有了正義感,人才能成為人,而不成為狼”。
在培根看來,人具有多面性,隻有心中有着正義感才不至于淪落為兇獸,不過就人性善惡而言,這些哲學家始終沒有一個确切的結論。

在兒童的記憶中,世界總要分出個善惡兩别,比如“灰太狼”、“蛇精”、“一隻耳”始終是壞人形象,與“喜羊羊”、“葫蘆娃”、“黑貓警長”對立起來。
但是随着年齡的增長,成年人的世界也愈加複雜,人性竟然可以分化出不同的角度。
看過《複仇者聯盟》的觀衆或許知道,阿斯加德的洛基,他身為詭計之神、邪惡的化身,屢次傷害自己的兄弟雷神托爾,卻也能夠屢次救助托爾,幫助自己的家人。
可見在成人世界之中,我們很難分辨一個人的“好、壞”、“善、惡”。
正如這位“文物教父”——盧芹齋,他本身也是個備受曆史争議的人物,曾經的他憑借倒賣文物發家,但是在賺錢之後,還資助孫中山先生。
是以在對于家國方面,人們都難以評判盧芹齋是個怎樣的人,而盧芹齋的一生也過于傳奇。
他發财後,與當時年僅15歲的嬌妻結婚,婚後卻與36歲的嶽母暧昧不斷,最終落得個客死異鄉的下場。
那這位又是怎麼一步步走上歧途的呢?
古董教父的 “發家史”
19世紀八十年代,中國百姓飽受清政府和列強的壓力,人民生活苦不堪言,而盧芹齋就在這個年代出生。
那時候盧芹齋還是個普通人,他出生于浙江湖州盧家渡的一戶普通家庭,家境貧寒,幼年就接連失去了親人的照顧,無奈之下隻能寄人籬下,與遠方堂叔一家生活。
後來為了生計,少年的盧芹齋不得不外出尋找活計,做了南浔張家的仆人,服侍張家的大少爺,這位便是日後鼎鼎大名的張靜江。
1902年的張靜江,開辟商業版圖,在巴黎開設了“運通”公司,販賣中國瓷器、古董、字畫,資助孫中山等人。
在當仆人的過程中,盧芹齋憑借着機靈和靠譜深得張靜江的信任,張靜江也樂于教授他古董店的經營之道。
于是空餘時間下的盧芹齋,刻苦學習古董店的業務,不僅掌握了一套賞析古董的眼技,更是學會了多門外國語言。
後來國内辛亥革命的浪潮掀起,張靜江為了自己的信仰回國,“運通公司”正式落下帷幕。
但是學有所成的盧芹齋,竟在此時發現了古董行業的商機,他決定與東家分裂,重新置辦了一家屬于自己的公司。
原來清政府的土崩瓦解,帶動了古董市場的躁動,無數王宮貴寶都被拿出來典當,頃刻間國内外市場上,湧現了大量中國古董。
于是深謀遠慮的盧芹齋,便與自己好友吳啟周在上海合夥開了一家私人古董出口公司——盧芹齋公司,主營中國古董文物的販賣,這也是盧芹齋往自己商業版圖添的第一塊磚。
随後盧芹齋憑借着自己專業的古董文物鑒賞知識,成功地俘獲了歐美收藏家們的芳心,令他們對中國古董起了興趣。
大獲成功的盧芹齋,還相繼在法國開設了第二家個人古董公司——來遠公司,這時候的盧芹齋也在國外收獲了不少人脈、資源,成為了名副其實的“古董教父”。
不過值得一提的是,盧芹齋締造的“文物帝國”,卻是依托于中國失竊的古董文物而建起來的。
當初八國聯軍侵華時期,無數中國瑰寶級的文物古董流向海外,其中大多數都是被盧芹齋倒賣的,由此可見中國文物的損失,盧芹齋是要承擔一定責任的。
1957年,盧芹齋死于瑞士,享年78歲,葬在妻子的家族墓地——古何貝瓦。
這便是盧芹齋傳奇的一生,但是誰能想到一手築造了“文物帝國”的盧芹齋,過往情史也會如此複雜呢?
複雜的情史
1910年,年已30歲的盧芹齋,與當時年僅15歲的法國少女瑪麗羅斯結婚,婚後兩人共同撫育了四個孩子。
不過兩人的相遇,卻是充滿了戲劇性和陰謀。
原來在盧芹齋與妻子相識之前,他竟是自己妻子母親的情人。
盧芹齋的丈母娘名為奧爾佳,她本是法國人,隻因為家境貧寒,就自小離家,在巴黎富人家庭做保姆工作。
可惜造化弄人,年少無知的奧爾佳被無良的男主人誘奸,走投無路的奧爾佳隻能被迫做了男主人的情人,并生下了女兒瑪麗羅斯。
後來男主人出錢為奧爾佳置辦了一家帽子店,兩人便長期保持着情人關系。
巧合的是,盧芹齋的古董店正好在奧爾佳帽子店的旁邊,于是年輕的男女很快便陷入了愛河,不過特殊原因之下,二人并未公開。
但是難擋寂寞,兩人為了長長久久,便讓盧芹齋娶了奧爾佳的女兒為妻,這樣他們就能長久地在一個屋檐生活了。
隻是可憐的瑪麗羅斯,做了母親與情人之間的墊腳石,淪為了生育兒女的工具。
結語
對于我們來說,盧芹齋的一生過于沖突複雜,我們仍舊無法對其作出正确公正的評價。
曆史上有關盧芹齋的說法,也是參差不齊。
有人說盧芹齋将原本屬于中國的文物,帶出了國境進行販賣,擷取了相應的财富,但卻讓無數中國古董文物流落海外,有些甚至至今下落不明,屬于中國文化瑰寶的文明碎片就此遺失海外,罪大惡極。
也有人說盧芹齋的推廣,使全世界的人們意識到中國文物古董的珍貴和魅力,讓人們對中國産生了全新認知,使弘揚中國文化邁出了一大步。
而盧芹齋也并不是一個單純的文物販子,他利用自己的人脈和對文物古董的了解,邀請知名學者一起對中國文物古董進行研究,出版編寫有關中國文物的圖書。
除此之外,盧芹齋還資助過孫中山先生,以及林語堂先生,在日本侵華戰争之際,更是慷慨解囊,以身作則投入愛國行動當中。
是以我們無法定義盧芹齋先生的善惡,每個人的想法和見解或許并不相同。
對于盧芹齋,你又是怎麼看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