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反貪風暴》那麼爛,為什麼還能拍到第五部?

作者:閑人電影

香港電影近些年最賣座的系列,當屬《反貪風暴》。

這個系列電影一共拍了五部,評分最高的是6.1分的《反貪風暴1》,其餘都不及格。

那麼品質這麼差的系列電影,為什麼還能拍到第五部呢?其實答案并不複雜,懂市場就行。

《反貪風暴》那麼爛,為什麼還能拍到第五部?

《反貪風暴》完全就是一部為檔期、市場量身定做的流水線産品,而不是一部電影。

這也從側面反映了香港電影确實走到末路了,隻能像王晶的《澳門風雲》一樣,堆砌情懷,定制檔期類電影,這種方式本質上還是港味的展現。

不過,從《反貪風暴》系列電影也能看出,香港電影在商業化運作上确實有兩把刷子,能夠精準地拿捏市場趨勢的規矩。

《反貪風暴》那麼爛,為什麼還能拍到第五部?

“節假日了,總要幹點啥,看個電影吧。”

人的這種心理造就了檔期式電影的票房井噴,是以有時候不是觀衆垃圾,而是觀衆想找點事做,電影是又省錢、又快捷的方式。

既然選擇了看電影,自然要看一部自己滿意的,在不了解劇情的情況下,演員、導演和情懷就是最大的加分項。

若是對某部電影隻知一星半點,哪部電影的宣傳力度大,就會吸引這類觀衆,這就是品牌效應促使沖動消費發生。

《反貪風暴》那麼爛,為什麼還能拍到第五部?

《反貪風暴》系列就是這種檔期式、港味式,引發觀衆沖動消費的電影。

《反貪風暴》系列由古天樂主演,每一個續集加入一名港星,以此來緩解觀衆的審美疲勞。

如第一部的林家棟、第二部的張智霖、第三部的鄭嘉穎、第四部的林峯、第五部的宣萱、黃宗澤、謝天華。

這樣做的目的很簡單,古天樂是這一批港星中最扛票房的演員,與其他老牌港星搭檔可以賣一波情懷,吸引觀衆走進電影院。

《反貪風暴》那麼爛,為什麼還能拍到第五部?

這是《反貪風暴》系列構成的商品因素。

因為很多觀衆對古天樂、張智霖等港星比較熟悉,再加上《反貪風暴》的票價又不貴,在個人偏好和情懷驅動下便選擇了《反貪風暴》。

《反貪風暴》那麼爛,為什麼還能拍到第五部?

商品成型後,接下來就是熟知顧客特征。

《反貪風暴》系列背後的出品方太了解觀衆的特征了。

他們知道看《反貪風暴》系列電影的觀衆都喜歡噱頭,易受廣告宣傳的影響,明星效應和廣告宣傳便變得極為重要。

《反貪風暴》那麼爛,為什麼還能拍到第五部?

他們每一部都加許多明星,搞一些大噱頭,

如第一部真實案件改編,揭秘百億貪腐案背後的錢、色、權;第二部是風暴再起,人心難測。

第三部是大陸到港百億黑錢不明,以人民的名義戳開洗錢迷霧;第四部更直接,打出了“監獄風雲”的招數。

《反貪風暴》那麼爛,為什麼還能拍到第五部?

第五部出了場面全面更新外,又回到了情懷的老套路,古天樂和宣萱的“尋秦記”CP,謝天華和黃宗澤的“潛行狙擊”CP。

這種宣傳方式正中注意力易轉移,興趣易變,審美意識強,易受商品外觀和包裝的影響的觀衆的下懷。

《反貪風暴》那麼爛,為什麼還能拍到第五部?

商品和觀衆都拿下了,然後是用“港味”對商品進行包裝。

港味是什麼?港味就是功利主義,即觀衆想看什麼就加倍呈現什麼。

想看帥哥就往電影裡邊塞古天樂、張智霖,想看美女就往裡邊塞陳靜、蔡少芬,想看大牌明星就一直綁定古天樂,想看爆炸場面就炸掉幾棟樓。

《反貪風暴》那麼爛,為什麼還能拍到第五部?

有帥哥、有美女、有大場面、有驚險動作,凡是賣座的商業元素都可以往裡加,電影的劇情和邏輯就變得不那麼重要了。

從《反貪風暴1》到《反貪風暴5》都是這種元素的堆砌,一個普普通通的廉政公署都成了無所不能的飛虎隊了。

《反貪風暴》那麼爛,為什麼還能拍到第五部?

商品、觀衆、包裝都搞定了,下一步自然是考慮環境因素,找一個合适的檔期。

《反貪風暴1》上映于2014年8月16日,這個時間點屬于暑假末尾,一沒有多少好萊塢大片進入,二沒有許多國産大片圍攻。

對其構成威脅的電影有《四大名捕3》,路陽導演的《繡春刀》,以及好萊塢的《馴龍高手2》、《敢死隊3》。

這些電影的閱聽人都不同,而《反貪風暴1》則是這個檔期裡僅有的可供選擇的港片,在自己的一畝三分地随意潇灑。

《反貪風暴》那麼爛,為什麼還能拍到第五部?

《反貪風暴2》上映于2016年9月14日,暑期剛剛結束不久的空檔期。

這個節點是冷淡期,本身就沒有多少電影上映,與其撞檔的還是懸疑片《追兇者也》,不具票房号召力的《七月與安生》,狗尾續貂的《大話西遊3》。

在這些電影中,《反貪風暴2》成了去電影院放松的最好的選擇,2億票房便是最好的證明。

《反貪風暴3》、《反貪風暴4》和《反貪風暴5》,在檔期選擇上都遵循了這種規律,票房也是水漲船高,4.4億、7.9億,八天破4億。

《反貪風暴》那麼爛,為什麼還能拍到第五部?

等以上步驟都準備就緒了,東風便要刮起來,促銷也應整出花。

《反貪風暴》系列電影的宣傳方一直在用香港電影的情懷,與古天樂捆綁宣傳的CP來吸引觀衆。

這種類型的電影就是一錘子買賣,上下幾部除了片名和角色名字一樣外,之間沒有任何關聯,在産品方式上下功夫就能大賣。

《反貪風暴》那麼爛,為什麼還能拍到第五部?

遺憾的是,近些年的香港電影都是這種産品式的電影。

不看重品質,隻在乎是否能夠誘發觀衆的沖動消費,雅和俗之間,他們選擇了俗不可耐,也讓了香港電影東山再起的路塌了又塌。

《反貪風暴》那麼爛,為什麼還能拍到第五部?

古天樂和王晶是此類産品電影的代表人物。

如古天樂的《掃毒2》、《掃毒3》、《尋秦記》,王晶的《追虎擒龍》、《王牌逗王牌》、《新倚天屠龍記》。

《反貪風暴》那麼爛,為什麼還能拍到第五部?

也許在他們這些老一輩導演和演員的眼中,香港電影的概念早已經模糊了。

他們現在做的就是壓榨掉香港電影最後一絲可利用的價值,畢竟他們之後香港電影後繼無人。

《反貪風暴》那麼爛,為什麼還能拍到第五部?

香港電影的轉型不能依靠他們,而是學灣灣電影往文藝片方面靠。

關于這一點,香港年輕一代的導演做得不錯,出了不少好作品,如《濁水漂流》、《手卷煙》等。

盡管錢會賺得少一些,但是香港電影可以源遠流長,以目前老一輩香港演員的狀态來看,香港商業片賺錢的時間已經不多了,是以這一條路可取。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