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業界 | 裝着IBM大腦的懸浮機器人将飛向太空!

下一個通往國際空間站的飛船裝載着近3噸的研究和補給材料,裡面包括了通常你能想到的東西,比如沉澱物研究材料,一個植物用溫度計,一個給巨型機器人Canadarm的替換手。但你絕對想不到裡面還有一個能飄在空中的機器人!它将在科學研究、後勤保障甚至情感交流上幫助宇航員。

機器人的全名叫做Crew Interactive Mobile Companion(船員的互動式移動伴侶): Cimon。它看上去就像是某種遊泳池用的球形揚聲器,如果你把這個揚聲器的出音部分換成可以對話的線條素描臉的話。它就像一個功能不完整的HAL(HAL是著名科幻電影《2001太空漫遊》裡太空飛船上的人工智能)。

業界 | 裝着IBM大腦的懸浮機器人将飛向太空!

在目前的示範性任務中,Cimon将幫助太空站的指揮官完成三個非常簡單的任務來測試它的效用。但從長遠來看,Cimon還可以觀察和解釋船員們之間的交流,追蹤可能被地面上的管理人員忽略的社交動态。

Cimon是由德國航天局DLR資助的一個歐洲航空公司Airbus和IBM之間的一個聯合項目。它的開發人員希望宇航員能或多或少地喜歡和機器人一起工作,就像有一個任務夥伴一樣,可以減輕他們的壓力。但這并不簡單——因為工作夥伴不會這樣記錄你的一舉一動(通常不會,也希望不要)。

Cimon沒有身體,但它有攝像頭當眼睛,麥克風當耳朵,還有揚聲器當嘴巴。它使用風扇作為鳍,超音波傳感器用于感覺,它可以在微重力艙内自由移動,可以用人類的語言來回答人類的問題和陳述,并從互動中學習。此外,工程師給予了他們ISTJ型性格。用以上的工具,Cimon的父母希望它能好好進行社交,盡管它是窺探性的。

業界 | 裝着IBM大腦的懸浮機器人将飛向太空!

為了給Cimon配備聰明才智和社交技巧,Airbus向IBM及其旗下的Watson AI尋求技術支援。Watson系統已被應用于自動銀行業務,個性化車載廣告和醫療保健——盡管它因為未能實作對癌症治療的承諾而受到廣泛批評。

你可以把Watson想象成一個兩歲的孩子:它可以了解語言和一些關于世界的普遍知識。如果你向它輸入來自特定領域的資料,它可以學習,并學會如何得出那個領域的結論。

是以在準備好飛行之前,Cimon需要學習一些太空事物——比如術語。例如,宇航員不會說“是的(yes)”。“如果他們想要表示肯定,他們會說'肯定(Affirmative)',”IBM的Matthias Biniok說,“或者說它的縮寫'a-firm'”,而這個詞通常會被Watson了解成“一個公司”。

對于類似這樣的一些簡潔說法,這些公司選擇向既是宇航員又是空間站指揮官的Alexander Gerst尋求幫助,他也将成為Cimon的主要夥伴。

在空間站裡,Cimon和Gerst要一起完成三個任務。第一個是關于晶體如何在微重力中形成的實驗。Gerst可以向Cimon詢問實驗步驟,而不必自己飄着去察看同樣飄着的PDF手冊。“他還可以詢問更複雜的問題,比如‘我現在需要使用什麼樣的工具?’”Biniok說,“或者是,‘為什麼我需要使用鐵氟龍?’”

作為第二個一起完成的任務,Gerst和Cimon将嘗試一起解開一個魔方:“打開吊艙門,Cimon,那樣我就可以将這個立方體扔出氣閘。”

最後的任務則是一個醫學實驗,Cimon将充當移動錄影機,這意味着Gerst将不必在每個需要的角度都安裝特殊錄像機。

業界 | 裝着IBM大腦的懸浮機器人将飛向太空!

其實Cimon還可以提供一些人工幫助,但被Gerst拒絕了,因為他不想一直被觀察和分析。Cimon的人工腦通常會連接配接到IBM雲,将資料流傳輸到法蘭克福。雖然IBM不會将ISS資料發送回更通用的Watson版本,但Gerst希望獲得更強的資料隐私安全保護。

是以,該團隊設計了一個按鈕式隐私模式,可暫時阻止資料傳輸出空間站。 “你當然不想一直受到監視,” Airbus的Philipp Schulien說,“他們可以做任何他們想做的事情,自由地交談。”

出于類似的原因,Gerst還否決了所謂的“口氣分析器”。它可以通過分析句法來讀取情緒,這對于Gerst的飛船來說太過了。你想要一個機器人告訴地面站你今天似乎非常恐懼,即便那可能是錯誤估計嗎?

盡管如此,捕捉宇航員的感受是Cimon長期目标的一部分。根據Airbus的說法,“它的目标包括檢查小群體在長期共處的過程中可能産生的群體效應,以及可能在長期任務中出現的狀況。”換句話說,就是在太空中搞諜報。

研究宇航員與機器人合作的航空航天工程師Ella Atkins并不覺得Cimon會導緻隐私問題。“每天的經曆分享是被預設存在的,”她說。宇航員并不指望真的有隐私,畢竟本來到處就都有錄影機。

“話雖如此,當宇航員沒有心情聊天的時候,Cimon能夠并且應該認識到什麼時候該讓宇航員獨自待一段時間,”Atkins繼續說道,“就像人類朋友會做的那樣。”

測試必須在實際的太空中與真實的宇航員一起進行。事實上,想必開發人員不僅會關注人類如何互相交流和如何獨處,還會關注他們與Cimon如何互動。

Biniok表示,該團隊給機器人設計了情商和同情心。 “你可以告訴Cimon‘我想念我的家人’,而Cimon不會回答,‘哦不,那真讓人難過,’”Biniok說,“他會了解你:‘這是我可以感同身受的事。’”他可能會問你是否想嘗試視訊聯系家人,或建議你去太空裡走走,并拿起它的那個新的機器手,搭在你的肩膀上。

原文釋出時間為:2018-07-13

本文來自雲栖社群合作夥伴“

大資料文摘

”,了解相關資訊可以關注“

”。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