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仗義是林沖,為人最樸忠。
江湖馳譽望,京國顯英雄。
身世悲浮梗,功名類轉篷。
他年若得志,威鎮泰山東!”
這是《水浒傳》中施耐庵對豹子頭林沖的評價。由這首詩也可以看出,林沖是一個忠義的人。
一、忠
從施耐庵所說的話中可以看出,林沖是為最忠誠的。
在第六回高衙内調戲林娘子的時候,林沖向魯智深解釋時,他說道:“原來是本管高太尉的衙内,不認得荊婦,适才無禮。林沖本待要痛打那厮一頓,太尉面上須不好看,自古道:‘不怕官,隻怕管。’林沖合吃着他。請受,權讓他這一次。”高衙内在光天化日之下調戲自己的妻子,林沖卻要為他開脫。鮑鵬山批注道:“多少英雄齊下淚,一生屈膝飯碗中。”而他的好兄弟魯智深卻道:“你卻怕他本管太尉,灑家怕他甚鳥。”“你道他是個太尉,我道他是個鳥。”魯智深就和他形成鮮明的對比。魯智深豪直剛強,而林沖卻因為忠而謹慎懦弱。林沖舍不得他的家業,舍不得他的身份,舍不得,就隻能忠于上司,怕于上司,以至于,手無縛雞之力的無賴高衙内,就能憑借“我爸是高俅”和林沖的“忠”處處咄咄逼人。林沖也因為他的“忠”,在妻子被人欺負時,隻是聽着高衙内“林沖,幹你甚事,你來多管”的無理大吼。隻能委曲求全,想大事化小,小事化了。當後面高俅一直不停地陷害他時,他也隻是一直忍氣吞聲。但林沖的忠,不是忠于高俅,而是忠于宋朝,忠于昏君,但被社會環境所逼,他被逼上梁山。在梁山上,他心中的忠誠死灰複燃,由于他心中的“忠”,他随宋江等人征讨遼國,立下赫赫戰功,他這一切的目的就是為了報效祖國。但我認為,這其實是一種愚忠。
二、義
在《水浒傳》中,施耐庵刻畫出許多忠義之人,林沖便是其中一個。
林沖救濟李小二的事件中,就可以展現出他的“義”。文中寫道:“李小二先前在東京時,不合偷了店主财,被抓住了,要送官司問罪。卻得林沖主動陪話,救了他,免送官司。”李小二也隻是一個店小二,地位低下。從“主張”二字可以看出,林沖是主動救他,并不是李小二央求的。這不難展現出林沖為人仗義,俗話說“路見不平,拔刀相助”。林沖的善舉完全是出于好意,要不然為何一個禁軍教頭要幫助一個與他毫無關系的草根平民。
林沖與他的妻子在一起數年,逛廟也與她一起去,這種現象在那個朝代是很少見的,更别說他是一個當官的。之後,妻子路遇可惡的高衙内對其進行調戲,林沖也是焦急萬分。文中寫道:恰才飲得三杯,隻見女使錦兒慌慌急急,紅了臉,在牆缺邊叫道:“官人!休要坐的,娘子在廟中和人合口!”林沖連忙問道:“在那裡?”錦兒道:“正在五嶽樓下來,撞見個詐見不及的,把娘子攔住了,不肯放。”林沖慌忙道:“卻再來望師兄,休怪,休怪!”林沖别了智深,急跳過牆缺,和錦兒徑奔嶽廟裡來。搶到五嶽樓看時,見了數個人拿着彈弓、吹筒、粘竿,都立在欄杆邊。胡梯上一個年少的後生,獨自背立着,把林沖的娘子攔着道:“你且上樓去,和你說話。”林沖娘子紅了臉道:“清平世界,是何道理,把良人調戲!”林沖趕到跟前,把那後生肩胛隻一扳過來,喝道:“調戲良人妻子,當得何罪!”在這裡,他抛下兄弟魯智深,氣憤的制服了歹人,這也能看出他對妻子的感情深厚。
林沖的形象是個典型,他是所有生活在權力社會裡膽小怕事的類型代表,他的故事向我們展現出當時社會的黑暗與腐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