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皇帝為什麼不能直接殺了權臣?北魏皇帝慘痛的教訓告訴了我們原因

我們經常在電視劇或電影中看到權臣當道飛揚跋扈,可做皇帝的卻非常窩囊隻能隐忍不發,遇到個懦弱無能的皇帝,隻能任由權臣擺布廢立,甚至招緻殺身之禍,比如說大秦帝國的秦二世、東晉皇帝司馬德文、北周皇帝宇文毓等等皆乃此流,在權臣面前,這些皇帝隻有引頸就戮成為案闆上的魚肉。

而當權臣遇到聰明絕頂善于僞裝的皇帝,那麼權臣反過來就會淪落為權力的陪葬品了,譬如子嬰殺趙高、宇文邕誅宇文護、康熙擒鳌拜等等,這些皇帝當遭遇權臣有個共同的特點便是善于韬光養晦忍字頭上一把刀,隻要時機到來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擒殺胡作非為的權臣。

皇帝為什麼不能直接殺了權臣?北魏皇帝慘痛的教訓告訴了我們原因

然而,我們會發現,在曆史上大凡成功誅殺權臣的皇帝,在積蓄力量前總會有過很長時間的蟄伏期,而在羽翼尚未豐滿的階段,皇帝對待權臣大抵會以謙卑容忍彎彎繞繞的方式麻痹籠絡權臣,隻待時機一到迅速果決扳倒擋在前進道路上的“絆腳石”。

那麼問題來了,皇帝作為天之驕子受命于天,按道理來說他要殺個把人不是很輕輕松松的一件事情嘛!何必至于那般委曲求全呢?

其實要回答這個問題,我們可以從北魏皇帝元子攸身上找到血淋淋的慘痛教訓。這個皇帝就是以自己的親身實踐告訴了我們一個道理,那就是直接揪住權臣痛下殺手是行不通的。至于為什麼行不通?我們可以看看打了雞血的元子攸蠻幹的下場。

皇帝為什麼不能直接殺了權臣?北魏皇帝慘痛的教訓告訴了我們原因

北魏晚期,風雲飄搖,六鎮起義此起彼伏,而此時主掌北魏國政的太後胡充華擅權濫政,北魏王朝更是雪上加霜,皇帝元诩為了從母親胡充華手中奪過權力,企圖借助晉陽大将爾朱榮的勢力回京勤王。消息洩露之後,元诩被生母胡充華毒殺,爾朱榮聞訊打着替皇帝報仇的旗号殺入北魏都城洛陽誅殺了胡充華等人,并立元子攸為帝,史稱孝莊帝。

元子攸成為了北魏第十位皇帝後,爾朱榮傾力輔佐,并憑借着六鎮精兵平息了葛榮等人的叛亂聲望大增,此後的他逐漸将自己的門生爪牙安插入朝中各個重要的職能部門,元子攸實則已經淪為了名副其實的傀儡皇帝。

但不甘于傀儡的元子攸憤憤發出了“甯為高貴鄉公(曹髦)死,不為常道鄉公(曹奂)生”的感歎,于是他和一幫親信密謀鏟除爾朱榮,奪取本該屬于拓跋家族的天下。由于爾朱榮的女兒嫁給了元子攸成為了皇後,不久皇後誕下龍嗣,爾朱榮孤身進宮探望外甥,卻被元子攸提前埋伏的刀斧手剁成了肉泥。

皇帝為什麼不能直接殺了權臣?北魏皇帝慘痛的教訓告訴了我們原因

爾朱榮家族安插在宮廷裡的眼線很快将這個令人震驚的消息散播了出去,爾朱榮的侄子爾朱兆等爪牙率軍殺入皇宮,鏟除權臣的元子攸還未來得及慶祝就被爾朱兆所殺。

從元子攸以血的代價親身實踐的教訓來看,皇帝遇見權臣,大凡隻要是腦子正常的沒有不想處之而後快,但問題是權臣一般掌握了軍權和朝政,要動這樣的人作為被扶持的傀儡,唯一的選擇隻能默默暗中積蓄力量,隻待遇見合适時機一擊必殺,方能鏟除心頭刺,否則偷雞不成蝕把米,輕則性命堪憂,重則江山不保。是以,這就是為什麼曆史上凡是能夠最終鏟除權臣的皇帝在尚不具備足夠強大的力量前要盡量向權臣讨好示弱了。“将欲取之必先予之”,不采取溫水煮青蛙的方式焉能取得最終的勝利?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