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豐田“補課電動化” 欲靠“題海戰術”碾壓大衆、特斯拉

豐田“補課電動化” 欲靠“題海戰術”碾壓大衆、特斯拉

“我們生活在一個多樣化的世界,一個沒有标準答案的時代。是以,很難通過單一的選擇讓所有人都獲得幸福。是以,豐田希望盡可能為全球消費者提供更多樣化的選擇。”去年年底,一直不看好純電汽車的豐田汽車掌門人豐田章男突然轉變立場,在說出上述話後,更是一口氣釋出了16款純電汽車。近日,豐田宣布計劃在2025年前開發自己的汽車軟體平台Arene,對标與特斯拉與大衆。

從炮轟電動車到全力趕超,在電動化浪潮下,豐田終究不能做一個旁觀者。

豐田帶領日系急速轉型

據了解,16款電動車包括硬派越野車、SUV、敞篷跑車、皮卡、MPV等。具體可分為三大系列:bZ系列的5款車型、雷克薩斯品牌旗下4款車型、豐田lifestyle系列的7款車型。豐田還同時宣布,到2030年将推出30款純電動車型的計劃、每年生産350萬輛電動汽車的規劃,到2030年豐田将投資8萬億日元(約合700億美元)用于電氣化技術開發和裝置投資,其中純電動車領域投資額4萬億日元(約合350億美元),占比高達50%。

其實,豐田章男多次在公開場合表示反對電動化。去年9月,豐田明确反對日本制定的“2030年禁售燃油車”計劃,認為電動汽車存在過度炒作,并指出燃油車仍應為主流或核心,汽車行業不應該将純電動作為技術變革。

“在電動化轉型大潮中,日系發展遲滞的原因是其想一直保持燃油車的成就。衆所周知,燃油車一直讓日系車企引以為傲之處。在燃油車領域,日系車企以發動機耐用、省油而被消費者青睐。”乘聯會秘書長崔東樹認為,“日系車在純電動車市場出現短闆,主要是日系車企不願意變革。”但日系車不得不面對的現實是,在中國這個全球最大的汽車市場,日系所占份額在逐年下滑。

乘聯會資料顯示,2020年國内合資汽車市占率排名中,德系以25.5%的市占率排名第一,日系緊追其後以24.1%排名第二。2021年1月,日系車還曾經以22.3%的份額擊敗德系車,成為合資冠軍,但到了5月,日系累計銷量份額跌到了21.8%。

與此同時,2021年中國新能源汽車市場呈現了爆發之勢。中汽協資料顯示,2021年1至11月,中國新能源汽車累計産銷分别達302.3萬輛和299萬輛,同比增長均為1.7倍;預計全年産銷突破340萬輛,同比增長1.5倍。面對新能源汽車不斷滲透的現實,以豐田為代表的的日系車企也無法置身事外。即便是無奈之舉,日系也不得不加速電動化布局。

在去年上海車展上,本田釋出了中國首款Honda品牌純電動原型車。此外,本田還表示5年内将在中國推出10款Honda品牌純電動車。日産方面則宣布,2025年前将向中國市場導入9款電驅化車型,到2025年中國市場将有6款搭載日産e-POWER技術的車型,在2030年初期,日産計劃實作核心市場新車型100%的電驅化。據不完全統計,到2025年,日系品牌将有近30款電氣化新車導入中國市場。目前,豐田在國内的在售純電車型隻有一汽豐田奕澤E進擎和廣汽豐田C-HR EV,兩款車都是油改電車型。今年,基于豐田e-TNGA架構打造的bZ4X,将在一汽豐田國産上市,這也是豐田在國内市場推出的首款純電動中型SUV。

自動駕駛欲追趕特斯拉

布局電動車,自然就繞不開智能駕駛這個話題。豐田計劃在2025年前開發自己的汽車軟體平台Arene,以對标與特斯拉、大衆與戴姆勒。在外界看來,豐田在自動駕駛領域似乎又落下一城。據矢野研究所預測,到2030年,日本汽車市場62%的自動駕駛汽車将配備L2級自動駕駛技術。而在豐田旗下車型中,目前隻有雷克薩斯的高端轎車和燃料電池汽車Mirai配備了L2級自動駕駛功能。

早在2015年,豐田就宣布推出自動駕駛汽車,并計劃在2020年上路。2018年,豐田與軟銀建立合資公司Monet,宣布在自動駕駛技術領域開展合作。此後,豐田先後與滴滴出行、亞馬遜子公司等展開合作。2019年,豐田宣布加入百度自動駕駛阿波羅計劃,表示希望在中國市場建構自動駕駛技術研發體制。但直到去年4月,豐田才對外宣布實作L2級自動駕駛技術“Advanced Drive”。也就在當月,豐田斥資5.5億美元宣布收購美國網約車公司Lyft的自動駕駛部門Level 5。按照豐田規劃,2022年底推出的全新皇冠轎車将配備L2級自動駕駛功能,同時考慮在卡羅拉等低端車型上也配備這一功能。

按照豐田的想法,希望Arene能成為全球下一代汽車軟體的标準。可以看到,為汽車增值的競争已經從傳統的發動機和齒輪等硬體轉移到控制硬體的軟體。行業研究公司Lux Research預測,2030年電子和軟體将占到汽車成本的50%,而2000年僅為20%。豐田正是看到了這個領域的商機,開始加速布局。

但豐田能否複制燃油車的輝煌,尚是個未知數。從中國市場看,造車新勢力和自主車企中的頭部力量,已将自動駕駛做到了L4級别。再看全球市場,大衆汽車正在開發其作業系統“VW.OS”;戴姆勒計劃于2024年在自己的汽車上推出“MB.OS”;通用汽車正在開發一種可以通過網際網路即時更新的作業系統,公司預計到2025年前将投入350億美元。而特斯拉長期以來更是将大筆資金投入到了軟體和系統開發上,并将完全實作自動駕駛作為公司發展目标之一。不僅是車企,蘋果、谷歌、百度等科技巨頭也紛紛入局。

“日系車企的組織架構、開發流程、在全球的布局都跟國内不一樣,國内的車企長期的開發流程都是面向中國市場的,是以國内的車企開發新能源汽車就顯得很友善,開發成本很低,而日系車企一般都是在日本本部開發,然後在中國做一些簡單的國産化,那它的開發成本就很高,響應速度也很慢,需要調查中國市場,還要到中國來調查。”汽車分析師張翔向《華夏時報》記者表示。

一直堅持“年輪經營”的豐田,擅長謀定而後動。但在不少日本汽車業人士看來,汽車行業将是日本工業的“最後戰場”,現在日本仍具備某些優勢,如果10年後失去了進軍電動汽車領域的機會,日系車可能就會輸。

責任編輯:李延安 主編:于建平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