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CentOS6之前基于傳統的命名方式如:eth1,eth0....
Centos7提供了不同的命名規則,預設是基于固件、拓撲、位置資訊來配置設定。這樣做的優點是命名是全自動的、可預知的,缺點是比eth0、wlan0更難讀。比如enp5s0
一、網卡命名的政策
systemd對網絡裝置的命名方式
- 規則1:如果Firmware或者BIOS提供的裝置索引資訊可用就用此命名。比如eno1。否則使用規則2
- 規則2:如果Firmware或Bios的PCI-E擴充插槽可用就用此命名。比如ens1,否則使用規則3
- 規則3:如果硬體接口的位置資訊可用就用此命名。比如enp2s0
- 規則4:根據MAC位址命名,比如enx7d3e9f。預設不開啟。
- 規則5:上述均不可用時回歸傳統命名方式
- 上面的所有命名規則需要依賴于一個安裝包:biosdevname
二、前兩個字元的含義
en | 以太網 | Ethernet |
---|---|---|
wl | 無線區域網路 | WLAN |
ww | 無線廣域網 | WWLAN |
三、第三個字元根據裝置類型來選擇
format | description |
---|---|
o | 內建裝置索引号 |
s | 擴充槽的索引号 |
x s | 基于MAC進行命名 |
p s | PCI擴充總線 |
四、配置回歸傳統命名方式
1.編輯核心參數
在GRUB_CMDLINE_LINUX中加入
net.ifnames=0
即可
[root@centos7 ~]$vim /etc/default/grub
GRUB_CMDLINE_LINUX="crashkernel=auto net.ifnames=0 rhgb quiet"
2.為grub2生成配置檔案
編輯完grub配置檔案以後不會立即生效,需要生成配置檔案。
[root@centos7 ~]$grub2-mkconfig -o /etc/grub2.cfg
3.作業系統重新開機
[root@centos7 ~]$reboot
4.驗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