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沒有手和腳,隻有一隻眼,長津湖幸存者在山村再次突破極限人生

2021年的夏天,我路過山東沂源,在去拍攝沂蒙山岱崮地貌的途中,省道S234上,邂逅一座美麗的小山村——張家泉。

沒有手和腳,隻有一隻眼,長津湖幸存者在山村再次突破極限人生

對于這個沂蒙山深處的山村我本來是無感的,如果不是路上有一塊“朱彥夫故居”的訓示牌,甚至如果不是因為路上就看到了這處被綠樹掩映、青磚紅瓦的建築,或許我根本不會停留。因為順路,因為友善,轉向燈一打,也打開了我的淚腺。

沒有手和腳,隻有一隻眼,長津湖幸存者在山村再次突破極限人生

停車以後,看到旁邊有一個“朱彥夫黨性教育基地導覽圖”,再四望周圍群山環繞,層層梯田,除了印象中朱彥夫是受到黨和國家上司人接見的“時代楷模”這個話題還有點誘惑,而對于朱彥夫的事迹也沒有太多的期待。

沒有手和腳,隻有一隻眼,長津湖幸存者在山村再次突破極限人生

當我履行完登記、健康碼查驗等必要手續之後,走進充滿紅色氣息的展館,才突然發現,朱彥夫竟然是長津湖戰役最慘的幸存者,雙手、雙腳和一隻眼睛均在戰争中失去,但他卻依靠頑強的意志,回到故鄉,帶領村民實作了一個又一個不可能的目标,山村發生了巨變,他也發生了巨變。

這個巨變就是1933年出生的朱彥夫,一個沒有上過學,沒有四肢,50多歲之後又曆時7年,寫出了33萬字的《極限人生》自傳體小說。

沒有手和腳,隻有一隻眼,長津湖幸存者在山村再次突破極限人生

展館是一棟造型别緻的紅瓦房,大約相當于七八間房子的面積,上面是猩紅的“朱彥夫事迹展覽館”八個大字。展館前有朱彥夫工作的黃銅塑像,展館一進門也有朱彥夫的塑像和事迹浮雕。

展館内朱彥夫事迹以生動的圖檔和史料分四部分來講述了他身殘志堅、不忘初心的極限人生。

沒有手和腳,隻有一隻眼,長津湖幸存者在山村再次突破極限人生

第一部分為保家衛國,身殘志堅。再現了朱彥夫參加革命的曆程,以及在長津湖戰役中成為了最慘的幸存者,也是250高地唯一的幸存者,但他卻失去了四肢和左眼。但動過47次手術的特等傷殘軍人朱彥夫沒有躺在功勞簿上,而是回到了養育他的故鄉張家泉,挑起了改造家鄉的重擔。

沒有手和腳,隻有一隻眼,長津湖幸存者在山村再次突破極限人生

第二部分為不忘初心,勇于擔當。張家泉又名張家莊,這裡流傳着“三慌慌,春天鬧糧荒,夏天忙得慌,秋冬無衣愁得慌”,一看就是貧窮的代名詞。而朱彥夫擔任了村支書,拖着殘軀,還利用自己的撫恤金,帶領家鄉人又開始了新的“三大戰役”,實作了張家泉“山頂松柏戴帽、山間果樹綠腰、山下糧豐林茂”的巨變。

沒有手和腳,隻有一隻眼,長津湖幸存者在山村再次突破極限人生

第三部分為中國保爾,極限人生。朱彥夫自1982年從支部書記崗位退了下來,又用嘴咬着筆,殘肢抱着筆,曆時7年,寫出了33萬字的巨著《極限人生》和《男兒無悔》。他用自己的心血和汗水書寫了常人不能做到的華美篇章。

第四部分是人民楷模,光耀千秋。朱彥夫,一個光榮的特等傷殘軍人,利用自己堅強不屈的鬥志,實作了一個共産黨員的入黨宣言,成為了時代的楷模。朱彥夫精神還被國家上司人贊譽為“民族精神、時代精神”。

沒有手和腳,隻有一隻眼,長津湖幸存者在山村再次突破極限人生

說句實話,或許是年齡原因,已經很少被感動了。但這一次,沂蒙大山深處邂逅的紅色展館,卻讓我熱淚盈眶。

如果不是在這片熱土上,如果不是對于這個名字還有點熟悉,實在不能想象,一個在長津湖戰役中幸存者,沒有手和腳的英模,能夠創造出這麼多的奇迹。即使是再勵志的小說,恐怕也寫不出這樣感人的故事,正如展館中介紹的那樣,用“熱血寫春秋”的人,怎能不感動身邊的人!感動中國人!

壹點号老靳行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