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你的雙手有幾個螺,幾個簸箕?中科院院士揭開3個重大發現!

一個孩子出生以後,取名字算是頭等大事,寄托了父母或家裡長輩對孩子未來的美好期許。等到孩子大一些,手指紋路清晰的時候,不少老一輩的家庭成員就開始關注孩子指紋的形狀,這樣的場景可以很多人都經曆過,包括我這樣的90後也不例外。

還記得,媽媽和奶奶看完我雙手指紋後的滿足模樣,那時候的我已經有一定的記憶能力,在她們的反複确認之後确定:我雙手10個手指中,有9個圖案都是螺螺!

你的雙手有幾個螺,幾個簸箕?中科院院士揭開3個重大發現!

俗話說“九鬥十鬥越過越有”、“九羅九,做太守,十羅全,中狀元”、“九羅一畚箕,頓頓吃幹的”,俗語裡的“鬥”和“羅”,其實都是“螺螺”的意思。雖然沒受過太多教育的她們,也知道這樣的民間傳言沒有多大可信度,但依然覺得這是個“好兆頭”。

當然,随着越來越多的人接受到高等教育,孩子的指紋是螺螺、還是簸箕,也就隻當是看着玩兒了,因為一個人一生的财富除了一出生家庭賦予的,其後就要靠自己去争取了,不會因為指紋長了9個、或10個螺螺就能躺平。

你的雙手有幾個螺,幾個簸箕?中科院院士揭開3個重大發現!

不過,近日複旦和中科院團隊在研究指紋的時候,倒是揭開了一些可以通過指紋發現的一些基因奧秘,主要涉及3個大的方面,可以說與我們每個人都有關系。相關研究成果已經在《細胞》上釋出,可能一般人大多沒有聽說過,但這是一個國際權威的學術期刊,在整個研究過程中,不僅有複旦大學和中科院院士這樣強大的研究團隊,同時還和國外的十多個科研機構關聯,下面就看看具體有哪幾個重大發現吧!

“鬥”和“簸箕”與皮膚發育無關,指紋花紋早在胚胎發育早期就形成了,它的類型不會在出生以後發生改變!

你的雙手有幾個螺,幾個簸箕?中科院院士揭開3個重大發現!

研究人員表示,亞洲人整體是“箕型少,鬥型多”的情況,有的人還可能是“弓型”。這一次研究人員對指紋花紋的研究可以說迄今為止規模最大的一次,通過基因組的關聯分析發現:人類的遺傳基因座有43個都和我們雙手指紋的花紋存在關聯,隻是其中沒有任何一個表現出和皮膚發育有關,即便我們的指紋是長在皮膚上的,實際卻和肢體發育功能密切相關。

說得更具體一點,一個人手指的長度比例,就和指紋花紋有關,如果一個人的小指越長,那他的掌長就會相對更短,且兩隻手的十個手指中大多都為鬥型花紋。如果你食指遠端的指節看上去相對更長一些,那通常就是簸箕型花紋更多。

你的雙手有幾個螺,幾個簸箕?中科院院士揭開3個重大發現!

皮紋表型與先天遺傳疾病存在關聯,“看手相是疾病”或成真?

研究人員表示,在此之前科學界就已經發現一個基本事實,那就是不少的先天遺傳疾病,都表現出和皮紋表型存在關聯,具體說個例子:像唐氏綜合症患者,便有可能出現足拇趾弓狀球紋和斷掌這樣的身體皮紋表型。

你的雙手有幾個螺,幾個簸箕?中科院院士揭開3個重大發現!

可能很多人不知道,早在20世紀60年代的時候,就曾有研究發現白血病患者中,不少都是鬥型指紋花紋較多的人,但沒人知道為什麼會這樣。

而這一次的研究成果,則為疾病和指紋花紋存在關聯奠定了理論基礎,研究人員表示,未來實作“看手相識疾病”也是有可能的。并且,研究團隊已經取得了一項發明專利,那就是“唐氏綜合征膚紋輔助篩查”,這是第一個從膚紋表型來輔助篩查唐氏綜合征的新體系。

你的雙手有幾個螺,幾個簸箕?中科院院士揭開3個重大發現!

世界上第一張“人類表型組導航圖”,中國科學家團隊就發現了強關聯超過150萬個,且大多數都是首次發現,有39%的占比還跨越了領域!

基因有多強大,這一點相信沒人會不知道,正如同一病毒在感染不同對象的時候,有人會是以喪命,但也有人沒有什麼明顯的症狀。科學家們研究指紋花紋和個體的肢體表型之間存在怎樣的關聯,其實也就是在研究基因這樣的内在密碼,到底會在具體環境中和基因發生怎樣的交流,然後外在表達出怎樣的表型特征。

你的雙手有幾個螺,幾個簸箕?中科院院士揭開3個重大發現!

地球上的人口數以億計,但世界上的每一個人,包括已經逝去的生命和如今正存活着的人,大家擁有的指紋始終是獨一無二的,但至今為止,我們卻沒有弄清這種現象發生的所有背後原因。研究人員将會進一步擴大參與研究的群體,更深入地揭開那些可能還沒被科學家們發現、但卻關系到人體狀況的一些表型特征!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