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Redis簡單案例(四) Session的管理

Redis簡單案例(四) Session的管理

用Redis做Session伺服器,模拟在用Nginx做負載均衡時Session丢失的處理,結合DotNet Core和StackExchange.Redis做的一個小案例。

  負載均衡,這應該是一個永恒的話題,也是一個十分重要的話題。畢竟當網站成長到一定程度,通路量自然也是會跟着增長,這個時候,

一般都會對其進行負載均衡等相應的調整。現如今最常見的應該就是使用Nginx來進行處理了吧。當然Jexus也可以達到一樣的效果。既然是

負載均衡,那就勢必有多台伺服器,如果不對session進行處理,那麼就會造成Session丢失的情況。有個高大上的名字叫做分布式Session。

  舉個通俗易懂的例子,假設現在有3台伺服器做了負載,使用者在登陸的時候是在a伺服器上進行的,此時的session是寫在a伺服器上的,那

麼b和c兩台伺服器是不存在這個session的,當這個使用者進行了一個操作是在b或c進行處理的,而且這個操作是要登入後才可以的,那麼就會

提示使用者重新登陸。這樣顯然就是很不友好,造成的使用者體驗可想而知。

  背景交待完畢,簡單的實踐一下。

相關技術 說明
ASP.NET Core 示範的兩個站點所用的技術
Redis 用做Session伺服器
Nginx/Jexus 用做反向代理伺服器,示範主要用了Nginx,最後也介紹了Jexus的用法
IIS/Jexus 用做應用伺服器,示範用了本地的IIS,想用Jexus來部署可參考前面的相關文章

  先來看看不進行Session處理的做法,看看Session丢失的情況,然後再在其基礎上進行改善。

  在ASP.NET Core中,要使用session需要在Startup中的ConfigureServices添加 services.AddSession();  以及在Configure中添加

 app.UseSession(); 才能使用。在控制器中的用法就是 HttpContext.Session.XXX ,下面是示範控制器的具體代碼:

1      [HttpGet("/")]
 2         [ResponseCache(NoStore =true)]
 3         public IActionResult Index()
 4         {
 5             ViewBag.Site = "site 1";
 6             return View();
 7         }
 8         [HttpPost("/")]
 9         public IActionResult Index(string sessionName,string sessionValue)
10         {
11             //set the session            
12          HttpContext.Session.Set(sessionName,System.Text.Encoding.UTF8.GetBytes(sessionValue));
13             return Redirect("/about?sessionName="+sessionName);
14         }
15 
16         [HttpGet("/about")]
17         [ResponseCache(NoStore = true)]
18         public IActionResult About(string sessionName)
19         {
20             byte[] bytes;            
21             ViewBag.Site = "site 1";
22             //get the session
23             if (HttpContext.Session.TryGetValue(sessionName, out bytes))
24             {
25                 ViewBag.Session = System.Text.Encoding.UTF8.GetString(bytes);
26             }
27             else
28             {
29                 ViewBag.Session = "empty";
30             }
31             return View();
32         }      

  其中的ViewBag.Site是用來辨別目前通路的是那個負載的站點。這用就不用去查日記通路了那個站點了,直接在頁面上就能看到了。從

Session的用法也看出了與之前的有所不同,Session的值是用byte存儲的。我們可以寫個擴充方法把它封裝一下,這樣就友善我們直接向之

前一樣的寫法,不用每次都轉成byte再進行讀寫了。

  視圖比較簡單,一個寫Session,一個讀Session。Index.cshtml用于填寫Session的資訊,送出後跳轉到About.cshtml。

Redis簡單案例(四) Session的管理
Redis簡單案例(四) Session的管理
1 @{
 2     ViewData["Title"] = "Home Page";
 3 }
 4 <div class="row">
 5     <div class="col-md-6">
 6         <form method="post" action="/">
 7             <div class="form-group">
 8                 <label>session name</label>
 9                 <input type="text" name="sessionName" />
10             </div>
11             <div class="form-group">
12                 <label>session value</label>
13                 <input type="text" name="sessionValue" />
14             </div>
15             <button type="submit">set session</button>
16         </form>
17     </div>
18 </div>
19 <div class="row">
20     <div class="col-md-6">
21         <p>
22             site: @ViewBag.Site
23         </p>
24     </div>
25 </div>      

Index.cshtml 

Redis簡單案例(四) Session的管理
Redis簡單案例(四) Session的管理
1 @{
2     ViewData["Title"] = "About";
3 }
4 <p>@ViewBag.Session </p>
5 <p>site:@ViewBag.Site</p>      

About.cshtml

  到這裡,我們是已經把我們要的“網站”給開發好了,下面是把這個“網站”部署到IIS上面。我們要在IIS上部署兩個站點,這兩個站點用于

我們負載均衡的使用。兩個站點的區分就是ViewBag.Site,一個顯示site1,一個顯示site2。ASP.NET Core在IIS上部署可能不會太順暢,

這時可以參考dotNET Core的文檔,至于為什麼沒有放到Linux下呢,畢竟是台老電腦了,開多個虛拟機電腦吃不消,雲伺服器又還沒想好要

租那家的,是以隻好放到本地的IIS上來示範了,想在Linux下部署ASP.NET Core可以參考我前面的博文,也是很簡單的喔。

  這是部署到本地IIS上面的兩個站點,site1和site2。

  

Redis簡單案例(四) Session的管理

  站點我們是已經部署OK了,還是要先檢查一下這兩個站點是否能正常通路。如果這兩個不能正常通路,那麼我們下面的都是。。。

Redis簡單案例(四) Session的管理

  OK!能正常通路,接下來就是今天下一個主角Nginx登場的時候了。用法很簡單,下面給出主要的配置,主要的子產品是upstream,這個是

Nginx的負載均衡子產品,更多的細節可以去它的官網看一下。這裡就不做詳細的介紹,畢竟這些配置都十分的簡單。  

Redis簡單案例(四) Session的管理

   Nginx的配置也配好了,接下來就是啟動我們的Nginx伺服器,執行 /usr/local/nginx/sbin/nginx 即可,最後就是通路我們Nginx這個

空殼站點http://192.168.198.128:8033(實際是通路我們在IIS上的那2個站點),然後就可以看看效果了,建議把浏覽器的緩存禁用掉,不然

輪詢的效果可能會出不來。

Redis簡單案例(四) Session的管理

  可以看到輪詢的效果已經出來了,通路Linux下面的Nginx伺服器,實際上是通路IIS上的site1和site2。我們是在站點2 設定了session,

但是在站點2卻得不到這個session值,而是在站點1才能得到這個值。這是因為我們用的算法是Nginx預設的輪詢算法,也就是說它是一直這樣

循環通路我們的站點1和站點2,站點1->站點2 ->站點1->站點2....,示範是在站點2設定Session并送出,但它是送出到了站點1去執行,執行

完成後Redirect到了站點2,是以會看到站點2上沒有session的資訊而站點1上面有。

  好了,警報提醒,Session丢失了,接下來我們就要想辦法處理了這個常見并且棘手的問題了, 本文的處理方法是用Redis做一台單獨的

Session伺服器,用這台伺服器來統一管理我們的Session,當然這台Redis伺服器會做相應的持久化配置以及主從或Cluster叢集,畢竟沒人能

保證這台伺服器不出故障。思路圖如下:

Redis簡單案例(四) Session的管理

  思路有了,下面就是把思路用代碼實作。

  在上面例子的基礎上,添加一個RedisSession類,用于處理Session,讓其繼承ISession接口  

1 using Microsoft.AspNetCore.Http;
 2 using System;
 3 using System.Collections.Generic;
 4 using System.Threading.Tasks;
 5 
 6 namespace AutoCompleteDemo.Common
 7 {
 8     public class RedisSession : ISession
 9     {
10         private IRedis _redis;
11         public RedisSession(IRedis redis)
12         {
13             _redis = redis;
14         }
15 
16         public string Id
17         {
18             get
19             {
20                 return Guid.NewGuid().ToString();                 
21             }
22         }
23 
24         public bool IsAvailable
25         {
26             get
27             {
28                 throw new NotImplementedException();
29             }
30         }
31 
32         public IEnumerable<string> Keys
33         {
34             get
35             {
36                 throw new NotImplementedException();
37             }
38         }      
39 
40         public void Clear()
41         {
42             throw new NotImplementedException();
43         }
44 
45         public Task CommitAsync()
46         {
47             throw new NotImplementedException();
48         }
49 
50         public Task LoadAsync()
51         {
52             throw new NotImplementedException();
53         }
54 
55         public void Remove(string key)
56         {
57             _redis.Del(key);
58         }
59 
60         public void Set(string key, byte[] value)
61         {
62             _redis.Set(key, System.Text.Encoding.UTF8.GetString(value),TimeSpan.FromSeconds(60));
63         }
64 
65         public bool TryGetValue(string key, out byte[] value)
66         {
67 
68             string res = _redis.Get(key);
69             if (string.IsNullOrWhiteSpace(res))
70             {
71                 value = null;
72                 return false;
73             }
74             else
75             { 
76                 value = System.Text.Encoding.UTF8.GetBytes(res);
77                 return true;
78             }
79         }        
80     }    
81 }       

  ISession接口定義了不少東西,這裡隻實作了ISession中的部分内容,主要的Set和Get實作了,因為示範用不到那麼多~~,就偷偷懶。Session

會有一個過期的時間,這裡預設給了60秒,真正實踐的時候可能要結合SessionOptions來進行修改這裡的代碼。前面也提到寫個擴充方法,可以減少

調用的代碼量和友善我們的使用,是以還寫了一個對Session的擴充,友善在控制器中使用,這樣就不用每次都把要存的東西再處理成byte。

1     public static class SessionExtension
 2     {
 3         public static string GetExtension(this ISession session, string key)
 4         {
 5             string res = string.Empty;
 6             byte[] bytes;
 7             if (session.TryGetValue(key, out bytes))
 8             {
 9                 res = System.Text.Encoding.UTF8.GetString(bytes);
10             }
11             return res;           
12         }
13         public static void SetExtension(this ISession session, string key,string value)
14         {
15             session.Set(key, System.Text.Encoding.UTF8.GetBytes(value));            
16         }
17     }         

  要使用剛才定義的RedisSession,還需要在Startup的ConfigureServices中添加下面這行代碼。

 services.AddSingleton<ISession, RedisSession>();  

  下面是修改之後控制器的代碼:

1 using AutoCompleteDemo.Common;
 2 using Microsoft.AspNetCore.Http;
 3 using Microsoft.AspNetCore.Mvc;
 4 
 5 namespace AutoCompleteDemo.Controllers
 6 {
 7     public class SessionController : Controller
 8     {
 9         private ISession _session;
10         public SessionController(ISession session)
11         {
12             _session = session;
13         }
14 
15         [HttpGet("/")]
16         [ResponseCache(NoStore =true)]
17         public IActionResult Index()
18         {
19             ViewBag.Site = "site 1";
20             return View();
21         }
22         [HttpPost("/")]
23         public IActionResult Index(string sessionName,string sessionValue)
24         {
25             //set the session
26             _session.SetExtension(sessionName, sessionValue);                       
27             return Redirect("/about?sessionName="+sessionName);
28         }
29 
30         [HttpGet("/about")]
31         [ResponseCache(NoStore = true)]
32         public IActionResult About(string sessionName)
33         {
34             //get the session
35             ViewBag.Session = _session.GetExtension(sessionName);                    
36             ViewBag.Site = "site 1";
37            return View();
38         }
39     }
40 }        

  通過構造函數注入我們的ISession。然後就能使用我們自己定義的方法了,這種做法在ASP.NET Core中是随處可見的。而且控制器中的代碼

也整潔了不少。是直接用了自己寫的擴充方法。

  視圖沒有變化。Nginx的配置也沒有變化。下面是對session進行一番簡單處理後的效果。

   

Redis簡單案例(四) Session的管理

  可以看到無論在那個站點,都能正常的讀取到session伺服器裡面的值。也就是說,經過簡單的初步處理,我們的Session在負載均衡下面已經

不會丢失了。當然這個隻能說是一個雛形,還有更多的細節要去完善。

  文中講到用Jexus也可以完成同樣的功能,下面就簡單說一下它的配置:

Redis簡單案例(四) Session的管理

  這樣就可以完成和上面示範中同樣的功能。

  當然,對于分布式Session的管理,這隻是其中一種解決方法--基于Redis的解決方案,還有許多前人總結出來的方案,好比孤獨俠客前輩的

這篇部落格總結了6種方案:http://www.cnblogs.com/lonely7345/p/3796488.html,都是值得我們這些小輩去學習和研究的。

  源碼已上傳到github:

  https://github.com/hwqdt/Demos/tree/master/src/RedisDemo

Redis簡單案例(四) Session的管理

如果您認為這篇文章還不錯或者有所收獲,可以點選右下角的【推薦】按鈕,因為你的支援是我繼續寫作,分享的最大動力!

作者:Catcher Wong ( 黃文清 )

來源:http://catcher1994.cnblogs.com/

聲明:

本文版權歸作者和部落格園共有,歡迎轉載,但未經作者同意必須保留此段聲明,且在文章頁面明顯位置給出原文連接配接,否則保留追究法律責任的權利。如果您發現部落格中出現了錯誤,或者有更好的建議、想法,請及時與我聯系!!如果想找我私下交流,可以私信或者加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