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阿球:離開高薪職業,選擇即興戲劇人,聽從内心的生活是什麼樣?

作者:童書媽媽三川玲

大部分人知道阿球,很可能是因為《一年一度喜劇大賽》,這檔節目被大家評為“五年來最好的喜劇節目”,阿球是其中的創作指導。他帶領觀衆跳出劇情,從戲劇的原理來了解喜劇,去洞察喜劇效果的發生動力和規律,可謂是專業功底深厚。

出人意料的是,阿球大學畢業于同濟大學土木工程專業,是一個地道地道的理工男哦!

阿球:離開高薪職業,選擇即興戲劇人,聽從内心的生活是什麼樣?
阿球:離開高薪職業,選擇即興戲劇人,聽從内心的生活是什麼樣?

采訪完阿球,他的故事在編輯部,引起了不小的争議。

有編輯說,阿球的故事簡直是我們家長做夢都希望孩子過上的人生,順利得讓人眼紅,他後來的選擇,令人費解。

也有編輯說,阿球一看就天資聰穎,還拿了人生的“好劇本”,可我怎麼看都覺得他沒想演好它,有種“欠打”的感覺,這文章讓我迷惑又生氣,我們為什麼要報道他?

還有人說,阿球的故事很有啟發性,現在的孩子都更像阿球,他們來到這個世界,不是為了完成父母和社會的期待。一個人如果沒有找到自己真正熱愛的東西,并為之全身心投入,我都覺得“這輩子白活了”,我很能了解阿球。

那我們先懸置判斷,一起來看阿球的成長故事吧,以下是他的自述。

01

我小時候,沒有人會

讓孩子自己做選擇

我是1989年出生的,6歲那年開始學二胡,不會有孩子主動要求學二胡的,爸媽建議我學,也創造了各種條件,那我就學呗,一直學到初二,把所有能考的級都考完了。二胡是底蘊厚重的樂器,也很難。學了這麼多年,我拉的曲子大多是苦大仇深的。隻有一首三拍的圓舞曲,還挺有意思的。

我覺得我小時候沒有太多的思考,随波逐流的成分比較多。

國中時,我的成績全校第一,全區排前十幾,但我不是那種學習認真刻苦型的,也沒上過補習班。可以說,我是學習好的孩子裡最會考試的一個。

什麼叫會考試?其實就是突然有一天,我看着考卷,就感覺我在跟老師做面試,我一看題就知道老師想問什麼,然後我就能答出來。每一次做題,我練習的不是知識點,而是如何更好地和出題老師共情,我在這方面花的心思比較多。

這麼學确實不累,但我也感受不到學習的樂趣,反而是“好學生包袱”推着我往前走。我隻是單純地追求分數,追求領跑的感覺。這很可怕,“好學生”的形象一旦毀滅了,學習的意義就不存在了。“尖子生”因為幾次失利就一蹶不振的案例,就真實發生在我身邊。

我如履薄冰,可誰又能保證自己總考第一呢?

02

去上海,是我第一次

為自己的人生做出選擇

高中我是在上海讀的。有那麼幾年,上海的十幾個市重點高中,是對外地生開放報名的。隻要成績足夠好,就有資格去考上海的高中。我做了兩次決定,最終來到了上海。

第一個決定是,我媽問,“你想參加上海高中的自主招生嗎?”

我說,我想。

第二個決定是我考上了以後,我媽問我:“你想不想留在山東?去上海就要住校了,需要自己去面對很多問題了。留在山東,有很多人可以照顧你。你自己選。”

我說,我想去大城市看看。

我媽就很正式地和我談了一次,“如果以後遇到了困難,爸媽幫不上的情況,你要明白這是你自己選的路。”

那是我媽第一次那麼鄭重地和我談話,說實話,我有點被吓到了。

我很感謝爸媽相信我,他們本可以不跟我商量,直接給我報名,然後通知我去考一下的,也可以安排我去上海,或者把我留在山東,以我當時的個性,我也不會反抗的。

但他們沒有,反而是把自主權交到我手裡,就這一件事,我都會感謝他們一輩子。因為能自己做決定,這種感覺太好了!

03

不會人情世故到社交牛X症

2004年,我進入上海一所非常不錯的市重點高中。

在上海參加聯考,壓力可比山東小太多了。我也放低了對自己的要求,隻要能考進年級前100,我就挺高興的。學習也就那麼回事,我在山東都經曆過了。

比較頭疼的是,我聽不懂上海話。一下課,我就有一種被排除在外的感覺,一句話都插不上。那種孤獨和壓抑,是我從來沒有體會過的。因為在山東,奶奶家就我一個親孫子,全家人對我極其照顧,我很少在意别人内心有什麼需求。

交朋友、人情世故是我的大短闆。但我也明白,來到上海,所有的不适應,都得靠自己想辦法了。

我慢慢發現,興趣愛好是可以交朋友的。我會拉二胡,就參加了學校的國樂團,認識了很多班級以外的朋友。

我喜歡音樂,就去找音樂老師聊天,問他借CD,聊的話題多了,我倆就更像是朋友了。後來老師直接把音樂教室的鑰匙交給我保管了。放學以後,我就去音樂教室裡看音樂劇的DVD。有同學路過時,也會走進來和我一起看。我還是以交到了不少低年級的朋友。

周末,學校裡幾乎所有的人都回家了,我就拿着上海地圖,騎自行車到處逛,每逛完一條街,我就在地圖上标記上。對我來說,每一條街都是不一樣的。這個愛好我一直保持到大四,上海的大部分街道,我都騎着車逛過一遍。

04

學着土木工程,卻想着當樂手

但自己都覺得

太瘋狂了,還是算了吧

聯考後,我被上海同濟大學的土木工程專業錄取,在同濟屬于很王牌的專業了,現在想來,是有點遺憾的,我沒好好學專業。

從高中起,我就把大部分精力都放在自己感興趣的事情上。上高中時,我隻是參與社團,到了大學,我就變成了社團的組織者。我和上一屆吉他協會的會長,音樂品位很像。等他卸任,我就當上了會長,雖然我加入時并不會彈吉他。

一開始,我聯系學校門口的琴行,組團帶大家買便宜又好的吉他。後來就開始托朋友的朋友,請來上海很有名的吉他老師,學費非常便宜。大家在吉他社也玩得很開心。

上大學時,我最理想的工作是當一名樂手。但自己想想就放棄了,我覺得那太瘋狂了。不知不覺,我還是會去選最符合社會規範的道路,雖然對專業興趣一般,我也參加考研,結果沒考上。

找工作的過程中,我回顧了自己二十多年的人生,發現自己真的不适合做土木工程這一行,我更喜歡和人打交道。

05

進入地産行業,我更像一名“演員”

2011年,我大學畢業,就在陸家嘴的高檔寫字樓裡,做地産公司的投資經理,負責拿地。每天和營業員、銷售員、街道辦事處主任……和各種各樣的人接觸,去不同的城市做調研,每天穿西裝、打領帶、穿皮鞋,穿梭在各種酒局。

這份工作薪水很高,大學畢業月薪兩萬,在上海租房生活還蠻滋潤的,可是時間長了,我就開始厭倦這種生活。

我酒量不好,也不大喜歡那種觥籌交錯的場面。我隻能在酒局上演“我喝醉了”。

比如有一次,我發現包廂的獨立洗手間有一條玻璃牆,我跑到洗手間裡,把臉怼在玻璃牆上打電話。包廂裡所有人都能看到我“出洋相”,我就是演給他們看的。其實,我在特别正常地給朋友打電話。

在酒局上,如果你說“我喝大了,我不能再喝啦”,肯定要被繼續灌。那我幹脆就不說了,我就演給你們看,表情和動作比語言更可信。

我隻能依靠“演”,在酒局裡“混日子”,挺無奈的。

06

快樂不隻是能自己做選擇

還需要激活一座叫做“本能”的火山

上海的學籍、同濟大學土木工程的大學學曆、一份收入豐厚的工作……也許很多人會覺得“這些是我想要的”。我原來也是這樣想的,奇怪的是,得到這些之後,我也不開心。

就在我最迷茫的時候,我遇到了即興戲劇。我才發現,人要獲得快樂,有兩個重要條件,一個是能自己做選擇,更重要的是——人得有“本能”。“本能”說簡單點,就是人得知道自己的天性,知道自己是誰,能接納自己本來的樣子。

肯定有人會說,我當然知道自己是誰了!

我曾經也是這樣認為的。從高中開始,每一步都是我自己選的,但走着走着,我就不自覺地去選擇“對的”事情,做那些“有意義的”事情,至少在社會規範看來,學了土木工程,沒有去搞建築和基建,當地産投資經理,也算是正經工作吧。

社會規範的威力很大,悄無聲息地就把你變成“社會人”了。你縮着脖子,蜷曲在這個“社會人”的外殼裡,時間久了,肌肉僵硬了,你也适應了,連你自己都忘了這樣站着,根本就不舒服。

對于已經迷失自我的人,你告訴他說“你自己選吧,沒有人會幹涉你,做你想做的事情,幹什麼都行”。他不會開心的,因為他早就把“自己”弄丢了,他腦子裡運轉的還是社會規範。

我們從小到大的教育,很少會讓孩子思考自己是誰、有什麼樣的天性的,絕大多數的時候都是在告訴孩子,學校和社會的要求和規範是什麼,你要努力去達到那個标準。

這樣的情境下,如果一個人能在大學時,就發現自己喜歡和熱愛的事,那是真正的幸運兒!我在23歲遇到了即興戲劇,也是我的幸運。

07

什麼是即興戲劇

2012年,我開始接觸即興戲劇。即興戲劇是一種沒有劇本的演出,演員們通過臨場發揮、互相配合創造出來一場表演。

我在《奇葩大會》的舞台上,和趙又廷一起示範了一段即興戲劇。馬東老師給了一個“珠穆朗瑪峰”的地理位置,我倆就開始演被風吹得睜不開眼。

我:登上來了,我們終于到了。

趙:然後呢?

我:你不是要登上珠穆朗瑪峰,許願的嗎?

趙:許願?我忘了要許什麼願了!

我:那讓我們看看你在山下寫的小紙條(我從衣服裡假裝掏出一個小紙條)

趙來接小紙條,沒拿住,被風吹走了

......

阿球:離開高薪職業,選擇即興戲劇人,聽從内心的生活是什麼樣?

就是這樣的,你扔出一個想法,我接住你的想法,然後再加上一些我自己的想法……這就是即興戲劇,也是我們常說的 Yes,and——演員們在舞台上彼此支援,一起推動劇情的發展。

阿球:離開高薪職業,選擇即興戲劇人,聽從内心的生活是什麼樣?

2013年初,我所在的即興團隊,到北京電影學院給一些知名老師,做了一場即興演出,還需要唱歌,這些歌都沒有經過排練,是根據現場的情況即興唱出來的。

當場我和隊友還唱了一些即興的和聲,他唱高聲部,我唱低聲部,結果就合上了。我們在平時練習的時候,都很少能合上。這種事情在即興演出裡經常發生,演着演着就驚豔到自己了。

那場演出,電影學院的老師們覺得很新鮮,以前沒見過這樣的東西。得到這樣的回報,我很震撼,原來我在參與中國即興喜劇的起步,我們在開創一個新的方向。

阿球:離開高薪職業,選擇即興戲劇人,聽從内心的生活是什麼樣?

08

籌備一年,理智轉行

從北京回來後,我就想把即興戲劇當作一份工作去做。我先辭掉了原來的工作,換了一份比較清閑的相關工作,這樣我就有時間去學習即興戲劇。

2014年,當我有能力帶班去教即興戲劇時,我就辭職,全職當了即興戲劇老師,月薪7000元。對于一個在上海需要租房生活的人來說,生活挺拮據的,但我就是喜歡幹這一行。

我清楚地知道,自己做即興戲劇,不論多累,熬夜熬到多晚,“做到死”,我都樂意,我就是發自内心的喜歡。

從地産行業到即興戲劇,收入大減,很多人覺得我太瘋狂了。但我知道我的決定是很理性的。我做了很多前期工作,準備工作就用了一年。

2017年,我開始向大師學習,先是從美國請來洛杉矶iO劇場著名的Jason老師,

再之後,洛杉矶UCB劇場的Mike、Will、Drew……;

洛杉矶The Groundlings劇場的Brian;

芝加哥The Second City劇場的Joe、Sam、Jay、Paul和Teresa;

芝加哥iO劇場的David;

舊金山BATS劇場的Tim和Regina;

紐約PIT劇場的Rachel;

紐約UCB劇場的Alex;

杜克大學的Jaybird……

2019年,我創辦了自己的即興戲劇品牌“鬧即興”。

阿球:離開高薪職業,選擇即興戲劇人,聽從内心的生活是什麼樣?

09

即興戲劇在做什麼?

即興戲劇,能讓人更接近一種理想狀态。需要做“社會人”的時候,就鑽進社會人的“外殼”裡,其他時間就充分地舒展自己的天性,兩種模式切換自如。

成年人想做“自己”,享受當下的每一秒,非常難,但這是可以訓練出來的。學習即興戲劇,我們不是一上來就演戲,而是通過練習,鍛煉自己不要思考。你不思考了,就不會用“标準”來束縛自己。

很多人生中的“意外”,比如聯考落榜、公司倒閉、航班晚點......這都是世俗意義上“不好”的事。但如果你可以不思考,不評判,你就接受當下,你以一種積極的心态去應對,你就會比别人活得開心,活得更有彈性。

即興戲劇并不改變人,也不是幫你成為“更好的自己”。即興表演是在喚醒大家本來的樣子,那個童真的、直率的、自由的、不被“标準”限制的自己,那個就是“你自己”,是你有可能存在的最好的樣子。

我們也給孩子上即興戲劇課,希望從孩子的童年就開始,多留住一些他們身上的真實天性。

每個孩子的“課題”不一樣,比如讓家長“頭疼”的孩子,他們并不是要跟人對抗,隻是他覺得環境是不安全的。我們會用自己的方式,讓他們逐漸恢複平靜,他反而會進入合作的狀态;而那些“很乖”的孩子,我們就給他們松松綁,讓他們活得更有彈性。

人在沒有充分認識“我是誰”之前,人生的路常常會越走越窄,常常覺得自己是不得已的,是沒有選擇的。

生活裡總會出現很多意想不到的事,即興戲劇能給人勇氣去接受,沒關系啊,這樣也挺好的呀,Yes,and…——這就是即興戲劇教會我的最重要的事。

阿球:離開高薪職業,選擇即興戲劇人,聽從内心的生活是什麼樣?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