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隔壁老邢
自從有了藝術的概念,許多繪畫、攝像和雕塑都存在于我們的文化中。随着人類科技文明的進步,制作和體驗藝術的方式也在不斷進步。越來越多的藝術家正在進行數字創作,他們的許多作品純粹是作為各類螢幕上的像素存在。
然而,僅僅因為我們無法将這些藝術作品拿在手中,并不意味着它們的價值降低或者升高。唯一能确定的是,數字藝術正迅速成為我們這個時代最具話題性的藝術形式之一。
随着NFT(非同質化權益證明)逐漸為人所知,藝術世界正在經曆變革。特别是2021年,數字藝術銷售激增,一些本來默默無聞的數字藝術家突然暴富并取得極高知名度,許多本來就高知名度的藝術家和品牌也都在探索通過NFT以及相關區塊鍊技術來銷售作品和市場營銷。
在搞清楚NFT如何開啟數字藝術新浪潮前,先介紹一下數字藝術。

何為數字藝術?
數字藝術本質上就是一種藝術作品或藝術實踐。創作者使用數字技術作為創作或展示過程的一部分。
老邢最近讀了克裡斯蒂娜-保羅撰寫的《數字藝術》這本書,裡面定義數字藝術可以是純粹計算機生成的(如3D圖形模組化和基于算法繪圖等),也可以來自其他源頭,比如用掃描的照片或使用滑鼠(或電子繪圖闆)通過圖形軟體來創作。
書中寫到,數字藝術通常并不是數字化的原始文本資料和原始音頻/視訊資料本身,但當這些原始素材通過計算機技術和資訊藝術被設計進一個更大的數字作品并成為這個大作品組成部分後,我們便可稱其為數字藝術。
我們還能從輸出方式上區分,因為數字藝術往往是通過數字輸出方式所産出的圖像、視訊,或者其他所有形式的藝術。
數字藝術具有多元性和靈活性的特點。比如,NBA球星投籃瞬間組合而成的視訊集就可以是價值不菲的一件藝術品;有人以拍攝的照片為基礎用軟體做成了一個新的設計;有人制作了一些簡單的GIF動圖以及表情包也可以在廣義上被稱為數字藝術;甚至還有人通過EXCEL軟體繪制一些圖形就可以作為某種形式的藝術。
當然這種靈活性和多元性并不代表任何數字内容都是數字藝術,真正有價值的數字藝術還得出自有天賦、肯努力的藝術家之手。其中比較有代表性的要數Beeple了。
Beeple 本名叫Michael Winkelmann,現年41,生于美國。他是一個畢業于軟體工程系的理工男。畢業後卻不走尋常路去做一個程式員,而是對數字藝術産生了濃厚的興趣。他非常擅長利用Cinema 4D等軟體創作。因為在NFT數字藝術史上傑出的先鋒作用,下文還将提到他。
Beeple 作品截圖展示
數字藝術這個相對于傳統藝術的“後起之秀”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關注,每年國内外舉辦的各類數字藝術展覽數量逐年遞增,各知名學術機構(哈佛、麻省理工等)相繼成立了基于數字科學的新藝術以及媒體研究中心。然而,數字藝術還有一些“系統性”不足,使得它總顯得更小衆一些。這些不足表現在以下三點:
1、版權保護不易。由于網絡以及各類終端的便捷性,對于數字制品的版權保護要比普通藝術品艱難地多。這不僅僅展現在盜版者可以簡單的複制/粘貼,拷貝藝術品,還展現在對于創作思路偷竊比較容易,很容易制作基于同一個想法的作品。比如,某個王嘉爾技術粉用Cinema 4D創作了一個3D的王嘉爾可愛小圖檔釋出在小紅書上,受到網友追捧。但另一個王一博的粉絲看到了,有意無意地下載下傳了圖檔,簡單地使用美圖秀秀把王嘉爾的符号抹去換成王一博的。這類盜版就更難預防。
2、展示管道受限。相對傳統藝術品具備傳統展示管道(諸如畫廊、展廳、博物館、甚至街道花園,人行步道),數字藝術品在2020年前隻能通過兩種主流方式展示給大衆,第一種就是通過數字藝術專門展覽;第二種則是通過被廣告公司、電視媒體、網際網路新媒體等采用後進行傳播。這兩種方式的弊端很明顯,前者的數量相對傳統藝術展少得多;後者則是千軍萬馬過獨木橋,數字藝術家的創作很容易受限于“甲方”的“無腦”指揮。
3、流通性不足。傳統藝術品有傳承數百年的交易場所,諸如佳士得、蘇富比,以及上海城隍廟等拍賣行、古董街都能成為合格、可靠的交易地。再加上大大小小的各種展覽以及電商平台作為補充也能為藝術家以及收藏者搭建起順暢的溝通和交易通道。反觀數字藝術品的銷售管道相對就非常的少,很難想象一個數字藝術家用電腦繪圖軟體制作的一個可愛但并不那麼精緻的像素頭像能得到佳士得等拍賣行的允許進行公開拍賣。但基于NFT銷售的CryptoPunks像素頭像卻能異常火爆。
像素頭像示例
在2020年突然開始火熱的NFT很好地幫助數字藝術家們克服了上述這些不足,使得數字藝術真正煥發全新生命力,并開啟了爆發式增長。
那麼,NFT是如何做到的呢?
數字藝術的NFT時代
要說這股浪潮之劇烈就不能不提Beeple的那幅《Everydays: The first 5000 Days》。2021年佳士得拍賣行以100美元起價,經過多輪激烈加價最終成交價竟然達到近7000萬美元。
《Everydays: The first 5000 Days》截圖展示
沒有拍到的買家這次估計虧大了,因為這幅作品不但濃縮了作者十幾年驚人的努力,更具有NFT藝術裡程碑意義。它是由Beeple 5000個作品合成的。前文提到Beeple非常善于利用電腦軟體創作,他同時也異常的勤勉和有韌勁,不管有沒有其他工作,至今仍每天堅持用Cinema 4D完成一個作品。
該作品就是提取了他前5000天的5000幅作品制成了一個集合,是以名字也叫做“第一個5000天” 。這還沒完,2021年底他的另一個動态NFT“視訊柱”作品“Human One”又在佳士得被拍出近2900萬美元天價。
2021年NFT數字藝術革命的瘋狂可以從這些價格上鮮明地展現出來。在接受外媒一次采訪時候,Beeple曾說過,在使用NFT賺到大錢之前,他的作品并不如此受到關注。出差從來沒有坐過頭等艙,有很長一段時間他個人的總存款都是600美元以下。而如今,他是乘坐着自己的私人飛機去各地參展,數千萬美元現金躺在賬上。
這幅作品的另一個裡程碑意義在于它是佳士得拍賣行曆史上第一件拍出的NFT數字藝術品。标志傳統藝術品市場正式接納了NFT數字藝術登堂入室。
對于NFT數字藝術的未來,傳統藝術領域的傑出代表也不乏看好者,在2021年一次采訪中,前巴黎城市當代藝術博物館館長歐比裡斯(Hans Ulrich Obrist)曾說過,不管NFT藝術的激增是否能繼續,它已經深刻改變了整個藝術世界。
據金融時報報道,截止2021年12月15日,全世界近一年的NFT交易總額約為400億美元(NFT數字藝術是其中最主要一項),作為對比,據UBS研報,2020年世界藝術品市場總額約為500億美元。2021年2月到11月間,共有約36萬人擁有約270萬件NFT物品。
那麼如何來定義NFT數字藝術呢?
在數字藝術層面,NFT簡而言之是指唯一的、不可互換的資料機關,存儲在安全的數字分類賬(區塊鍊)上。從本質上講,由于每個NFT都有自己的加密代碼,不能被黑客入侵,是以其又是真實性的證書。NFT跟蹤數字藝術品的創造者以及其所有權,這就保證了NFT數字藝術品的版權認證,講白話就是自動幫助收藏家實時認證藏品真僞。
本質上,NFT給了數字藝術以下三方面生命力。
1、版權性。簡而言之,每個人都可以下載下傳、分享NFT藝術品,但擁有者不用擔心被盜取。因為每個NFT作品在區塊鍊上是可以追溯的,且都隻有唯一的區塊鍊代号可以被所有人查詢到,杜絕了僞造和盜版。
2、創作性。NFT可以由幾乎所有形式的數字藝術鑄就,也可以由老的作品轉換。藝術家不用擔心是否需要用新的創作工具。創作上講,NFT可以由任何作品中的一個部分鑄就進而成為一個新作品,比如在《蒙娜麗莎》中,藝術家可以截取蒙娜麗莎的頭發再加以數字編輯成為一個新的NFT藝術品。相同的道理,藝術家也可以友善地拼接以及組合素材而獲得新的NFT作品。
3、交易性。NFT藝術作品是通過區塊鍊合約交易的,交易上不會出現詐騙情形。這使得數字藝術品的交易流通空前友善和可靠。NFT作品的産權還能被碎片化拍賣,進而使得購入每個“碎片”就像投資一個資産證券化産品那樣。
有了上述這些優點,數字藝術領域的熱度空前。這可以從兩個方面展現。
首先,廣告、媒體、影視、遊戲等産業的視覺内容提供者有了一個轉型NFT數字藝術家的通道。衆多的内容輸出者們受到那些高價拍賣新聞的激勵,開始從甲方客戶們無盡的糾結中脫身,把設計的天賦和所積累的技術能力用在NFT數字藝術領域。
如果你是一個廣告行業的資深視覺創意,熟練掌握了PS和其他設計軟體,你會覺得制作一份NFT視覺藝術作品有難度嗎?如有機會有沒有勇氣離職做一個NFT藝術家?
其次,消費領域的傳統大廠正在積極跟進NFT數字藝術的應用,并從産品端以及營銷端等角度開啟布局。
可口可樂公司和耐克都與遊戲公司合作,在遊戲中植入制作精良的NFT道具或者遊戲裝備,讓玩家可以在遊戲中體驗兩家公司的産品。
耐克去年11月還出手收購了專注創作NFT球鞋的初創企業Rtfkt。
據媒體報道,周傑倫名下潮牌發售NFT産品(幻象熊),40分鐘售罄10000個,收獲6200萬。
更具藝術性的案例還有紀梵希美妝聯合藝術家推出NFT數字畫作;日産汽車推出極具藝術氣息的NFT GT-R超跑畫作。
NFT數字藝術就真的是完美的嗎?
如果讓NFT藝術收藏網紅Pranksy來回答肯定是完美的,他2017年600美元開啟NFT藝術品投資到今天的價值已近2千萬美元。
但市場上也有不少持保留看法的聲音。
首先,NFT藝術品市場呈現出“少數寡頭”持有絕大多數真正有價值NFT藝術品的特征。
據Chainalysis這家NFT研究機構的報告顯示,整個2021年,75%的NFT藝術品交易的總額是低于1萬美元的,持有NFT藝術品市場80%價值的人隻占所有持有者的9%。換句話說,隻有像Pranksy這樣的少數人才持有真正值錢的NFT藝術品,大部分人持有的NFT藝術品并不值錢,絕大部分交易都是“小打小鬧”,我們不要被幾則NFT藝術市場的高價拍品新聞遮蔽了這一現實。
其次,持有NFT藝術品的期限與是否虧錢非常相關。NFT藝術品和其他所有藝術品一樣都有貶值的風險。
據區塊鍊研究機構Nansen最近的一份研報指出,截止2021年11月,一年内新進持有NFT藝術品的買家在虧錢,一年期以上的買家在賺錢,且持有期越高,增值越多。而持有一年以上的大部分就是上述那些“少數寡頭”。
最後,一些傳統藝術家也表達了他們擔憂。最主要的問題集中在對NFT藝術品的價值鑒定上。去中心化技術模式說到底是伴随着去中心化交易的,那麼誰來鑒定藝術品的價值呢?以什麼标準來認證一個NFT産品到底有多少藝術價值呢?
結語
人們的精神需求往往可以通過藝術品來滿足,數字藝術相對傳統藝術品更具科學性和創新感,可能離年輕人的生活也更近。但也不能忽視風險,我國法律禁止虛拟貨币,且目前對相關衍生品也沒有明确法律規定。
面對數字藝術新浪潮襲來,我們是站在時代浪尖試比高還是蜷在大潮退去後的沙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