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被抛棄中國的日本女兵,戰争結束27年後才回國,看日本獎勵了啥?

今天說的是伊藤郁子的下半生。

上半生從日本護士學校畢業到派駐中國東北野戰醫院,再到日本戰敗軍醫撤退被逼自殺,再到起死回生加入中國軍隊、遇到中國軍人宗序定兩人喜結連理,生出可愛女兒。

這些都在上一篇中說過了。

伊藤堅定地選擇在中國生活、加入中國軍隊和國籍,主要是因為劫後餘生,對軍國日本和戰争有了重新的認識。

被抛棄中國的日本女兵,戰争結束27年後才回國,看日本獎勵了啥?

被遺棄中國的日本女兵,戰争結束27年後才回國,看日本獎勵了啥?

(配圖)

一、丈夫去世

1954年,29歲的伊藤随轉業的丈夫回到老家江蘇如臯生活。

如臯千年古城,生活條件差。

其所在的如臯縣醫院,當時還沒有自來水、也沒有電,手術時人手也不夠。

作為一名外科護士,伊藤把這裡當成了紮根餘生的家。

每天,她起早挑水掃地煮針具,打麻醉,早中晚班一起上。

自己的O型血在這裡又發揮了用途,當年她在牡丹江野戰醫院,為107名受傷的中國軍人輸血。

現在,她在如臯當護士,一如既往地捐血,為醫院病人輸血12次。

被抛棄中國的日本女兵,戰争結束27年後才回國,看日本獎勵了啥?

(二戰日本随軍女護士)

正置國家困難時期,吃不好營養跟不上,她很快瘦到30多公斤。

據說對這個日本籍的女護士,縣長也特别關注,特意送來紅糖、雞蛋和豬油讓她補一補。

知道她總是把營養品給醫院夥食上,這次縣長特意囑咐她:“限一周内吃光,不許轉送他人。”

在醫院的這些付出和聲譽,對一個“外來媳婦”幫助很大,日後的諸多波折中都得以回報。

此時,她肺結核的丈夫病情惡化,醫生告訴他“一個月後準備後事”。

好不容易組建的家庭,幾年之間又面臨崩塌。

丈夫要是走了,她一個日本媳婦在如臯咋生活?

這不啻于10年前醫院逼她跳江自殺,又一個晴天霹靂、人生絕壁。

被抛棄中國的日本女兵,戰争結束27年後才回國,看日本獎勵了啥?

(伊藤郁子和丈夫在1993年的合影)

悲傷哭泣無濟于事,她和上次一樣選擇抗争。

他開始全力搶救丈夫。

丈夫做了胃切除手術,她就是他的全部,買菜做飯洗衣家務活等,自己全部擔起來,忙的時候曾一個月沒有脫鞋上床睡過覺。

期間丈夫共做了4次手術,醫院人争着為她丈夫輸血。

1994年丈夫去世時,鄉鄰都說“多虧伊藤,宗老爹才能活到今天”。

被抛棄中國的日本女兵,戰争結束27年後才回國,看日本獎勵了啥?

(伊藤郁子,1925-2016)

二、日本媳婦成“日本特務”

丈夫的病對她隻是第一層打擊。

更大的打擊在後面。

1957年,因為娶日本女兵當媳婦,宗序定被别有用心的人戴上帽子,送到勞動幹校改造。

這是6年前結婚時他就想過的事,沒想到該來的還是來了。

當時中日沒有建交,與一個“敵國”的軍人結婚會是什麼後果?

立場不清、特務、叛國……一股腦的罪名扣了過來。

這是伊藤人生中的第三次打擊。

她依然要抗争。

被抛棄中國的日本女兵,戰争結束27年後才回國,看日本獎勵了啥?

她想起在中國軍隊當兵時的一位老将軍。

立即動身上北京找他幫忙。

老将軍了解情況後,氣憤不已,安慰她先回去,承諾“這事我來解決”。

一周後,如臯有關方面收到上級發來的通知,宗序定的問題認定不當,“應予以糾正”。

丈夫被放了出來,兩人抱頭痛哭。

幾年後,有人再提“日本特務”時,遭到如臯人民的強烈反對,70多名醫院傷病員擋在她辦公室門口,擋住來找事的。

院長也在場,說:“伊藤是有功之臣,要揪就揪我好了!”

這場風波過後,伊藤更覺如臯人可親可靠。

被抛棄中國的日本女兵,戰争結束27年後才回國,看日本獎勵了啥?

(如臯老街)

三、回國

七十年代初,中日建交,伊藤終于迎來了人生曙光。

此時,她已經在如臯生活18年,一口濃重的如臯方言,是一個和鄉鄰市民沒有二樣的中國婦女。

丈夫勸她給日本親人寫信,畢竟骨肉牽挂生死不明已近30年。

不久,家鄉來信,有關部門都積極促成伊藤回國探親。

經曆了人生幾多波折,丈夫告訴她,自己身體也不好,來日不多,你還是回日本定居吧,不要考慮我和孩子。

伊藤很生氣:“這麼多年了還說這話,你非要我把心掏給你看?”

1972年9月,伊藤回國。

橫濱港口,早打出了條幅:“歡迎中國歸來的伊藤郁子!”

政府人員、媒體記者和家人朋友都翹首以盼。

現場十分感人,伊藤和兄妹抱作一團。哥哥說:“一會兒見到媽媽不要哭,她快想出病了……”

但這怎麼可能,30年骨肉分離今團聚,豆蔻成徐娘,青絲變花發,怎麼可能不落淚。

84歲的母親摟着女兒老淚縱橫:“這下好了,家裡條件比中國好,回來就好了……”

确實,戰後日本僅用10年發展就成了經濟強國,到1970年代已經是現代化國家。

伊藤家鄉的小木屋已經變成一棟棟的小洋樓,樓上樓下,電燈電話,冰箱彩電洗衣機……

被抛棄中國的日本女兵,戰争結束27年後才回國,看日本獎勵了啥?

(大平正芳會見伊藤郁子)

東京各界為這個老兵隆重慶祝,首相府内,外交大臣大平正芳握着她的手,高興地說:

“你辛苦了!要好好休息,多看看。”

外相還問她是否願意回日本定居,如果願意,“我代表日本歡迎你!”

伊藤心中主意已定,對外相的話笑而不語。

為留住這個昔日的日本女兵,日本政府承諾給她分住房,安排專人照料其晚年生活,并答應可以攜帶子女回日本。

半年後,伊藤告訴母親,她還是要回中國去。

“媽,我愛你,我愛日本,但我不會離開中國,那裡有我的丈夫,有我的女兒,有我的事業,有數不盡善良的中國人,我不能再制造第二次骨肉分離。”

此時,母親染疾卧榻,總怕再見不得女兒,一味拉着手哭求着她:

“孩子,媽來日不多了,你回來定居,哪裡都不要去,天天陪着我……”

真是艱難的選擇。

骨肉親情,錐心蝕骨。

1972年的最後一天,伊藤邁過人生的第四次挑戰,含淚辭别父母,在除夕之夜回到了中國如臯,回到了丈夫身邊。

這個大風大浪過來的小市民,不簡單。

此後,伊藤與父母不斷書信來往,還帶着孩子常回日本,但每次都是提前傳回,及早地回到丈夫身邊。

被抛棄中國的日本女兵,戰争結束27年後才回國,看日本獎勵了啥?

(前左為伊藤郁子)

丈夫去世後,她和女兒生活在如臯。

她一如既往地忙碌:為學生宣講愛國教育,多次外出演講,還免費教日語,日商來了當翻譯,為鄉鄰請醫拿藥……

她年近八旬,卻耳聰目明,說話輕聲細語,一如日本女子慣有的溫柔,備受尊敬。

和如臯人民一樣,她也喜歡看《道地戰》等中國拍的抗日電影。

一次看《南京大屠殺》時,看到日軍殘忍殺人也忍不住落淚,一會兒用日語說“軍國主義”,一會兒用漢語說:“畜生,這哪能算人!”

2016年12月8日18時05分,這位把心留在中國的老人安靜逝世。享年92歲。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