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同樣采用府兵制,為什麼西魏培養出強悍軍隊,唐朝卻遭遇無兵可用

曆史是什麼:是過去傳到将來的回聲,是将來對過去的反映。——雨果

俗話說:“皇帝不差餓兵。”淺顯的語言背後,揭示了軍隊和經濟的莫大關系。按常理來說,經濟越雄厚,軍隊越強悍。同樣一種征兵制度,綜合實力稍遜的西魏,培養出一支頗具戰鬥力的軍隊,而經曆“開元盛世”的唐朝,卻面臨無兵可用的窘境。這一奇怪現象的出現,蘊含着當時尖銳的社會沖突。

同樣采用府兵制,為什麼西魏培養出強悍軍隊,唐朝卻遭遇無兵可用

上圖_ 北魏壁畫 鎮墓武士

順應時代的産物

由鮮卑人建立的北魏,實行鮮卑當兵、漢人務農民族歧視政策。六鎮起義後,北魏分裂成東魏和西魏。雙方對峙初期,西魏在經濟、軍事和人口上處于劣勢。西魏大咖宇文泰亟需鞏固地盤,以此加強自身權力。

相較東魏,宇文泰既要避免鮮卑漢化的風險,又要防止鮮卑胡化的雷區。宇文泰采取胡漢結合的方法,建立了名震一時的府兵制,恰到好處地解決了軍隊和經濟之間的沖突,并且對隋唐曆史産生了深遠影響。

大統八年(公元542年),宇文泰收攏六鎮軍人和鮮卑族人編成六軍,次年,西魏遭遇邙山之敗,宇文泰收編關中豪強的鄉兵部曲,任用豪強為鄉帥。大統十六年(公元550年),宇文泰建立了由八柱國、十二大将軍、二十四開府為主體的府兵體系。不僅如此,宇文泰還推行賜姓制度,将府兵全部改姓各自主帥的姓氏。

經過整合,西魏擁有了一支具有部落兵制色彩的胡漢軍隊。

同樣采用府兵制,為什麼西魏培養出強悍軍隊,唐朝卻遭遇無兵可用

上圖_ 宇文泰(507年—556年),字黑獺(一作黑泰)

加量不加價

太和九年(公元485年),北魏在“計口授田制度”的基礎上,實行“均田制”,其實質是按人口配置設定土地,受益人向國家交租納稅,并且承擔一定的兵役和徭役,以此穩固政權,促進農業生産。宇文泰在均田制的基礎上,适時推出了府兵制。

據《邺侯家傳》介紹:“初置府兵皆于六戶中等以上,家有三丁者,選材力一人,免其身租庸調,郡守農隙教試閱。兵仗衣馱牛驢及糗糧旨蓄,六家共蓄,撫養訓導,有如子弟。”當時,政府根據貧富情況,将農民分為九等,在六等以上的農民中,三丁抽一,免除賦稅,自備馬匹、兵器、糧食和衣服等軍械,由所在地的軍府負責訓練排程。

同樣采用府兵制,為什麼西魏培養出強悍軍隊,唐朝卻遭遇無兵可用

上圖_ 唐朝宿衛部隊的府兵形象

府兵制到了隋朝,有了長足的進步。“軍人悉屬州縣,墾田籍賬一與民同。”這麼做意味着寓軍于民的府兵制基本成形。閑時,府兵務農耕作,與農民無異。戰時,朝廷調撥将帥指揮,征調府兵參戰。戰鬥結束後,将帥解職還朝,府兵各歸其府。這種措施不僅杜絕了将帥獨專軍權的弊端,還可以積極發展農業生産,實作軍農合一,有效解決了經濟掣肘軍事的難題。

唐初是府兵制發展的高峰。貞觀十年(公元636年),唐太宗李世民進一步理順府兵的組織機構,将軍府更名為折沖府,設定折沖都尉、左右果毅都尉、别将等軍職,規定三年一揀點以補充缺額。

折沖府分為三等:上等府一千二百人,中等府一千人,下等府八百人。全國共設634個折沖府,其中關内261個,占總數的三分之一,展現了“居重馭輕,舉關中之衆以臨四方”的政治意圖。

李世民率領府兵建立了赫赫軍功,他豪情滿懷地說:“我徒兵一千,可擊胡騎數萬。”

同樣采用府兵制,為什麼西魏培養出強悍軍隊,唐朝卻遭遇無兵可用

上圖_ 唐太宗李世民(598年1月28日-649年7月10日),隴西成紀(今甘肅省秦安縣)人

土地兼并 害人害已

唐朝中期,土地兼并加劇,對均田制為基礎的府兵制産生巨大沖擊。均田制是貧富兩大集團妥協的産物。在實際授田中,有的農民沒有或足額得到土地。得到土地的農戶抗災防變能力弱,這為土地兼并埋下了伏筆。

自古以來,土地兼并不是個案,唐朝也不例外。唐朝法律規定土地在一定條件下是可以買賣的,貴族豪強就這樣鑽了法律的空子。除“豪富之室,皆籍外占田”外,貴族利用政治特權,以“借荒”、“置牧”、“包佃”的名義,肆意侵占,巧取豪奪。據記載,當時“丁口轉死,非舊名矣;田畝移換,非舊額矣;貧富升降,非舊第矣。”農民失地、人口逃匿、貧富懸殊,唐朝的社會沖突不斷激化。“府兵之法浸壞”,制度存廢到了關鍵時刻。

同樣采用府兵制,為什麼西魏培養出強悍軍隊,唐朝卻遭遇無兵可用

上圖_ 唐朝用于征發府兵的憑證——魚符

開元九年(公元721年),唐玄宗意識到土地兼并的嚴重性,下令檢田括戶。至開元二十二年(公元734年),累計查出逃亡農戶80多萬戶,違法土地兼并80多萬畝。次年,朝廷明确規定農民的口分田、永業田不得買賣典貼。此後,朝廷再次強調口分田、永業田不得轉讓,同時限制“借荒”、“置牧”、“包佃”等兼并行為。

唐玄宗出台的政策,是挽救均田制的最後機會。不過,在遏制土地兼并的措施上,朝廷力度不足,收效甚微。貴族豪強我行我素,瘋狂擴張,沖突凸現。以均田制為立身之本的府兵制,失去賴以生存的基礎,終成食之無味、棄之可惜的“雞肋”。

同樣采用府兵制,為什麼西魏培養出強悍軍隊,唐朝卻遭遇無兵可用

上圖_ 唐玄宗李隆基(685年—762年)

自身缺陷 行将就木

府兵制本身存在着一些不足之處。由于戰事不斷,府兵由輪番服役變成強行戍守,經年累月,造成軍府當地勞動力不足,影響農業生産,導緻該地區經濟下滑,府兵不堪重負。而唐軍以火為基本機關,十人一火,除了要自籌日常軍備外,還要照料負責運輸的“六馱馬”,使得農民負擔更加沉重。

此外,唐軍與契丹、回鹘、突厥、吐蕃等勢力長期作戰,府兵“番役更代,多不以時”,而且傷亡明顯增加,府兵補充難以為繼。貴族官僚任意私使府兵,使其地位降低,社會上形成了當府兵為恥的觀念。富戶又與官僚勾結,想方設法逃避兵役。諸多原因,緻使“衛士稍稍亡匿”,折沖府兵員不足,補充困難,府兵制名存實亡。

同樣采用府兵制,為什麼西魏培養出強悍軍隊,唐朝卻遭遇無兵可用

上圖_ 武則天(624年-705年12月16日)

多管齊下 回天乏術

唐朝也采取了對應措施,緩解征兵壓力。萬歲通天元年(公元696年),武則天宣布征召以富戶強丁為目标的團結兵,這些士兵享受免除征賦的待遇,可自習弓箭,每年定期考核。唐玄宗即位之初,由于折沖府缺額嚴重,難以完成征防軍務,邊疆軍鎮開始招募自願參軍的成年男子,由此,影響深遠的募兵制開始萌芽。

開元二十五年(公元737年),玄宗下令各鎮節度使根據防務需要制定征兵名額,征召自願戍邊的士卒。第二年,朝廷決定不再從内地征調府兵守邊,原有非長征士卒一律放還,這一決定從根本上宣告府兵制功能的終結。天寶八年(公元749年),鑒于“折沖諸府無兵可交”,唐玄宗下令以募兵制取代府兵制。

經過了曆史拐點的府兵制,大膽創新,意義非凡,它的光輝之弧很長,卻始終彎向前進的弓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