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清朝奮三世之餘烈,将這個種族徹底滅絕,教科書隻記了寥寥幾筆!

一直以來,我國古代中原王朝最大的敵人,都來自于北方。中國封建王朝有一半的時間在和北方的遊牧民族作戰。從秦漢時期的匈奴,到唐時期的突厥,再到宋時期的遼金,明朝時期的瓦剌。他們統屬于遊牧文明,一直和中原的農耕文明摩擦不斷。

清朝奮三世之餘烈,将這個種族徹底滅絕,教科書隻記了寥寥幾筆!

而清朝人作為遊牧民族入住中原之後,北方的蒙古諸部臣服了,要面對的是北方的俄國人,中原王朝和遊牧民族的沖突表面上消除了,道實際上,中原王朝和遊牧民族的沖突依舊沒有消除,比起之前中原王朝和遊牧民族的沖突,有過之而無不及,甚至已經到了深仇大恨的地步。

一些知識面比較寬廣的朋友,應該已經猜到清朝的敵人是誰了,那邊是生活在西北的衛拉特蒙古。很多人可能一臉茫然,衛拉特蒙古是個啥?它是個啥不重要,各位隻要記住這個蒙古分支有一個名人叫葛爾丹就行。

清朝奮三世之餘烈,将這個種族徹底滅絕,教科書隻記了寥寥幾筆!

當時的衛拉特蒙古有五大部落,後來準噶爾部的葛爾丹突然帶領部落崛起,将整個衛拉特蒙古統一,将它由一個松散的聯盟,變成一個類似于中原王朝一樣的集權國家。當時它所占有的土地廣大,而且對中原王朝懷有虎狼之心。

俄國人當時也對中原王朝懷有虎狼之心,于是拉攏葛爾丹,讓他率部進攻清朝,俄國則伺機策應。葛爾丹利欲熏心,馬上就率領3萬騎兵,越過杭愛山進攻喀爾喀蒙古。喀爾喀蒙古對戰不過,倉皇南逃,急向康熙求援。

清朝奮三世之餘烈,将這個種族徹底滅絕,教科書隻記了寥寥幾筆!

康熙禦駕親征,率領20萬大軍北上迎擊葛爾丹,在烏蘭布通之戰中擊潰葛爾丹。但是賊心不死的葛爾丹馬上就卷土重來,重新召集舊部南下,康熙再次禦駕親征,率軍9萬再次擊潰葛爾丹,并且追擊他。葛爾丹的老巢被他的侄子占領,他無路可去,在清軍的逼迫下無奈自殺。

之後,經過策妄阿拉布坦,葛爾丹策零等人的經營,準噶爾部達到勢力巅峰。當時的他們占據了中亞大部,新疆全境,西藏,蒙古,甚至四川的一部分,是一個完完全全的大帝國。在此期間,雍正皇帝和準噶爾部也有交手,互有勝負,雙方誰也沒有把對方完全擊潰。

清朝奮三世之餘烈,将這個種族徹底滅絕,教科書隻記了寥寥幾筆!

一直到葛爾丹策零死後,準噶爾内部為了争奪權力發生内亂,準噶爾貴族有一部分投降了清朝。乾隆皇帝看準了機會,馬上出兵準噶爾。由于連年征戰,準噶爾牧民非常希望停止戰争,看到清軍前來,紛紛獻上食物犒勞大軍。

清軍幾乎不費吹灰之力就平定了整個準噶爾部,仁慈的乾隆并沒有責難準噶爾的貴族,而是将他們封為親王,安置在原有的土地上。沒想到投降的準噶爾貴族會再次叛亂,乾隆一怒之下,再次發兵征讨,将叛亂鎮壓,将牧民全部遷移到喀爾喀蒙古部。此時,準噶爾部因為戰争,瘟疫,已經死的不剩一成人,他們全部融入到其他蒙古部落,從此再無準噶爾這一部落,準噶爾永遠成為一個地名。而對于這場曠日持久的戰争,教科書隻是用寥寥幾筆概括而已。

清朝奮三世之餘烈,将這個種族徹底滅絕,教科書隻記了寥寥幾筆!

總得來說,準噶爾部企圖分裂中國的做法是錯誤的,他們的狼子野心最後也都付出了代價。當然,這場曆時漫長的戰争,也讓牧民吃盡了苦頭,很多人死于非命,實在令人惋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