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是一個人的靈魂,才是一個人的體魄。約旦說:一個人的德可以彌補智慧的缺陷,但一個人的智慧永遠彌補不了道德上的缺陷。一個人的道德之中尤以容納萬物的器量最能彰顯才識氣度。
器量是助人成事的利器。王之鐵說:“必能忍人所不能忍,方能為人之所不能為;凡人具大受之才者,必有大有其量。”戰國時期的趙國蔺相如面對廉頗的步步緊逼,以國家大計為重,處處忍讓退避,不與其發生正面沖突;廉頗獲知事情的真相後,放下架子,上門負荊請罪。與有器量的人共事是獲得雙赢的前提。林肯總統對政敵以寬容著稱,後來終于引起一議員的不滿,議員說:“你不應該試圖和那些人交朋友,而應該消滅他們。”林肯微笑着說:“當他們變成我的朋友時,難道我不正是在消滅我的敵人嗎?”一語中的,簡單的寬容磨砺着你的意志,磨亮了你生命的鋒芒。
器量可以為你赢得尊嚴。人生少有坦途,在人際交往中會遇到各種各樣的人,有人虛懷若谷,有人小肚雞腸,總避不了沖突,少不了摩擦。是以我們不乏在新聞裡看到在某個公交或地鐵上兩人為搶同一個座位而大打出手;更有因為小摩擦而危害他人生命,最終導緻家破人亡的慘劇。他們不僅失去了尊嚴,更失去了世界的善意相待。選擇了寬容就選擇了了解、溫情和福祈。
擁有器量不代表處處忍讓,畏手畏腳。寬容要以退為進,一個寬容大度但敢于在必要的時候捍衛自身權益的人才是真正有智慧的人。有些事情我們忍讓一次是展現我們自身的修養與品格,但一旦觸犯了原則,威脅到了自身甚至國家的利益,這時候勇敢地站出來伸張正義與公平更能展現我們的氣魄與膽量。
退一步則會看到海闊天空,會擁有深陷俗世的人所不能擁有的格局,會用新的眼光看世界,會發現生活中的小确幸,不會焦躁,會更加心平氣和,屆時你會發現,在海闊天空後有更為廣闊的天地。
活着是一份沉甸甸的責任,我們不僅要活出個性,更要活出品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