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前兩篇文章中我們對影響地圖有了一個認知,本篇文章将繼續為大家帶來技術大咖在應用靈活開發過程中的想法和思考。
1. 影響地圖的作用
影響地圖,它可以很好得把戰略目标(不論是公司級的或産品、項目級的)和工程師的日常工作有機結合起來。并且以可視化的方式呈現在所有人面前。這樣一來,當有新任務湧現出來的時候,我們隻需要對照影響地圖,看看它是否滿足某個角色對于目标的影響。如果不是的話,那麼這個任務就需要以後處理或抛棄掉。

另外,影響地圖也是戰略和釋出、疊代之間的良好潤滑劑。它可以使團隊更清楚地做正确的事情,而不是正确地做事。
還有,影響地圖不适合用于維護項目,比較适合新産品的探索(不确定性較高的項目)。并且影響地圖需要資深的技術人員和業務人員共同參與編制。
2. 如何編制影響地圖
在這次工作坊中,大家在編制影響地圖的時候碰到幾個問題。整理如下:
- 影響地圖中的影響(HOW)怎麼寫?
首先我們要了解影響地圖的結構:目标,角色,影響和功能。那麼影響是什麼?影響就是某個角色對于我們目标所産生的影響(可以是正向或負向的影響)。比如這幾個問題可能會幫助你更好的了解影響。_角色的行為應該如何發生改變?某角色如何幫助我們實作目标?他們如何妨礙或阻止我們實作目标?_這些都是影響。同理,對于功能(WHAT),就是對于某個角色為目标所産生的影響,我們可以通過什麼方法實作。
- 影響地圖中的目标怎麼确定?
對于一個完整的影響地圖,目标是至關重要的。那麼一般情況下,如果目标不明确的話,我一般建議可以為了目标而單獨準備半小時或更長的時間(視目标的複雜度而定)。對于目标的大小,可以是公司的戰略級目标,也可以是某個産品或項目級别的目标。對于目标的規模,如果是網際網路公司,建議可以設定3個月到6個月時間的目标。如果是傳統行業,可以是6個月到12個月的目标。當然,這個隻是一個參考,需要根據具體的情況而定。
3. 最後還要介紹一個非常重要的方法——帕累托法則。
帕累托法則,也是我們常說的二八定理。為什麼介紹這個法則呢?這是因為我們在做事的時候不可能盡善盡美,做到十分完美。那麼我們可能會需要花20%的精力來努力獲得80%的結果,就可以了。最後那20%的結果,往往是不值得付出(投資)的。對應于影響地圖中,也是一樣的道理。我們要記住,影響地圖是動态的,湧現的。這個地圖不是說畫好了,大家照着辦。而是時刻提醒我們這是假設,需要去驗證。一旦驗證失敗了,快速的轉到其他假設。如果驗證成功,那麼基于此我們還需要深度驗證并鞏固我們的結果。
總之,影響地圖是一個非常好的工具。它可以有效地連結目标與任務。推薦大家都看看這本書。
想要了解更多靈活開發中影響地圖的内容,請關注7月30日19:30《興風作浪的哥哥們關于靈活開發的PK》直播,看華為雲大咖們如何通過簡單易用工具一舉打破業務和研發直接的壁壘,
戳這裡→了解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