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年,馮小剛過生日,好友馬未都精挑細選了一件價值300w的綠寶石手杖作為禮物,沒想到馮小剛當時臉色就變了。

馮小剛和馬未都通過作家王朔牽線搭橋後相識,幾人都“混”京圈,關系十分要好。
馬未都是名震一時的收藏大家,馮小剛也是人盡皆知的大導演;兩人在娛樂圈的地位相當,共同愛好也很多。
馬未都寫得一手好字,馮小剛畫了一手好畫,他的畫作曾經拍出過1800w的高價,連書畫名家都自愧不如。
有一次,馮小剛過生日,特意邀請馬未都前來捧場,馬未都欣然同意。
1991年,馬未都、王朔、馮小剛等人,一起創作了一部《編輯部的故事》,馮小剛首次執筆擔任編劇,展現出了他在語言、文學方面的天賦。
這部電視劇播出後很受歡迎,馮小剛與王朔、馬未都,自此就結下了深厚的友誼,他也搖身一變,晉升為“合夥人”了。
進入九十年代中後期,馮小剛開始擔任導演,王朔成為了他的編劇,兩人合作的《甲方乙方》大獲成功,票房高達3600w,從此開始了“馮氏喜劇”的賀歲片時代。
而馬未都則漸漸退出了演藝圈,專心搞收藏,建立了“觀複博物館”,他的足迹踏遍了世界各地,多年來收集了無數珍品,把“觀複博物館”搞得有聲有色。
多年後,馮小剛功成名就,有一次他過生日,就邀請了許多好朋友,準備一起熱鬧熱鬧。
馮導第一時間就給馬未都打電話:“馬哥,過幾天是我的生日,你可一定得來啊!”
老馬笑着說:“剛子,放心吧,就咱倆這交情,我指定得去啊!”
馬未都在自己的私人博物館中轉了一圈,突然一個頭部鑲嵌綠寶石的三截手杖映入眼簾。
這是馬未都從國外花了300w淘回來的,迄今為止已經收藏了十多年,市價早已不可估量。
特别是頂部那顆熠熠生輝的綠寶石,有着“長壽、健康”之意,給人賀壽再合适不過。
馬未都差人将這根組裝好的手杖拆開,并打上了一個精美的包裝,随後就去赴馮小剛的生日宴了。
他決定把他在土耳其花300w買到的綠松石拐杖,作為生日禮物送給馮小剛。
這件拐杖很特别,共分為三截,組合起來就是一根拐杖,頂端鑲嵌着一顆翠綠的寶石,拐杖全身散發着綠油油的光芒,特别迷人。
件拐杖,馬未都收藏了10年之久,當初花300w買到,現在的價格搞不好已經翻了幾番了。
但是,馮導是影壇赫赫有名的大導演,他過生日那自然是群星雲集,必須得把面子撐起來,不能掉鍊子。
于是,老馬就咬緊牙關,狠下心來,帶着綠松石寶杖前去赴宴了。
當晚果然星光熠熠,喝得特别痛快,晚宴的最後一個環節,就是馮導親自拆禮物。
老馬作為收藏界的名人,他送的禮物自然留到了最後,作為“壓軸大禮”來拆。
馮導興緻高漲地拆開了包裝盒,然而,當他看到這根渾身泛着綠光的拐杖時,臉色一下子都變綠了。
随着禮品盒的打開,三根綠色的小棍子映入眼簾,有人詢問:“這是什麼?”
馬未都神秘一笑,将三截玉石小棍拼接成一根,最後在頂部安上了手杖的拐彎處。
還沒等馬未都娓娓道來它的來曆,衆人就倒吸了一口涼氣:“這是……拐杖?”
過生日送拐杖?馬未都突然意識到自己不小心犯了大忌。
“送杖”的諧音基本等同于“送鐘”,難怪連一向交好的馮小剛看後都變了臉色。
馬未都趕緊解釋:“綠寶石有健康、長壽之意,我的本意是……”
馮小剛見慣了馬未都侃侃而談,卻鮮少見他如此語無倫次,心知馬未都也不是故意的,便開了個玩笑替他解圍:
“老馬不愧是我的好朋友啊,連十幾年後我要用的東西都給我準備好了!”
見衆人都附和着笑,馬未都這才松了一口氣。
不過這次确實是馬未都考慮不周,幸虧遇到了智商和情商雙高的馮小剛,不然恐怕搭了件價值300w的禮物,還鬧得個友盡的下場。
相信這件事,也給了馬未都不小的教訓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