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中國現有的4座故宮,一座已經隻剩遺址,一座是不折不扣的假故宮

我是旅圖君,筆耕不辍,隻為講述旅途中更精彩的故事!

快要過年了,一般來說,故宮是中國人節假日最愛去的景區之一了。尤其是到了冬天一下雪,故宮的美景簡直讓人不能自拔。去年故宮推出夜遊故宮後,也是極為吸引大家的眼球,受到了大家歡迎。可以說,節假日的故宮是非常受關注的。隻是今年有所不同,還沒到春節,故宮已經屢上熱搜了,至于為啥上,大家都懂得。

中國現有的4座故宮,一座已經隻剩遺址,一座是不折不扣的假故宮

閑話不多說,說說今天要和大家分享的内容,依然是和故宮有關。大家都知道,一說起故宮,大家第一反應就是故宮博物院,也就是紫禁城,在首都北京。根本不會想到其他地方,可你知道嗎,在中國一度有4座故宮,其中一座已經不在了,但其他3座還都在。今天就和大家一起認識一下這4座故宮。

南京故宮 命運多舛現在僅存遺址

說故宮,不得不提南京故宮。它才是中國曆史上第一座故宮,就連現在的北京故宮都是參照它修建的。南京故宮的别稱叫明故宮,因為朱元璋建立明朝後,定都的是應天府,也就是今天的南京,是以故宮就修在了南京。南京故宮剛開始修建的時候,朱元璋并沒有稱帝,還隻是吳王,是以這座故宮也被稱為是“吳王新宮”,它當時的規模比較小,是按照王府的規格修的。

中國現有的4座故宮,一座已經隻剩遺址,一座是不折不扣的假故宮

朱元璋也真能折騰,他在當上皇帝後,修了這兩個皇宮,一個在南京另一個在鳳陽。但說實話,朱元璋真是不重視南京,他當皇帝的第二年,他把人、物全調去老家鳳陽修皇宮了。到了1375年,可能覺得還是南京不錯,又重新在王府的基礎上擴建了南京故宮,直到至1392年,才算是完成南京故宮的修建。

南京故宮後來的命運就非常糟糕,随着明朝後來遷都北京,這座故宮也開始修建破敗,後來很多建築都開始坍塌,到明朝滅亡的時候,這座故宮基本上已經上非常破落了,當然主體還是在的。但是明朝滅亡後,這座故宮的命運極為凄慘,先是被當做八旗軍的大營,大肆遭到破壞。後來康熙還從這裡一次拆走了十幾萬片琉璃瓦,就為了修一座寺廟。更慘的還在後面,太平天國定都南京後,洪秀全在修建天王府的時候,拆取了南京故宮大量的石頭和木材,這時候的南京故宮已經被拆的差不多。

中國現有的4座故宮,一座已經隻剩遺址,一座是不折不扣的假故宮

然而,曆史到此并未結束,後來湘軍攻破南京後,太平放火燒城,而湘軍也是大肆放火,在曆經戰争的摧殘後,這座故宮宏偉的南京故宮基本蕩然無存,隻留下了殘垣斷瓦,退出了曆史舞台。今天我們在南京,還能看到這座故宮的遺址,隻可惜它隻留下了一片廢墟。

北京故宮,明清兩代帝王宮苑

北京故宮的故事,想必大家都比較清楚,它也就是大家熟知的紫禁城。紫禁城曾是明清兩代宮苑,其于永樂四年開始設計籌建,它的設計的藍本便是南京故宮,想想如果南京故宮還在,那是何方宏偉。北京故宮占地面積非常大,有72萬平方米之多,建築面積約15萬平方米,有大小宮殿七十多座,房屋九千餘間。是世界上現存規模最大、儲存最為完整的木質結構古建築之一。

中國現有的4座故宮,一座已經隻剩遺址,一座是不折不扣的假故宮

北京故宮的修建其實和朱元璋修建鳳陽皇宮如出一轍,但是時間更為長久,前期的籌備近十一年,直到永樂十五年才正式開工修建。永樂十八年,北京故宮修建成功,這座宏偉的宮殿修建不久後,朱棣便正式遷都北京。而以前的首都南京改為陪都。随着北京故宮成為大明王朝的皇宮,南京故宮就開始落沒了。

中國現有的4座故宮,一座已經隻剩遺址,一座是不折不扣的假故宮

其實北京故宮的命運在曆史上也是比較慘的,但遠比南京故宮好。它在大明時期就多次遭遇火災,好在每一次都能及時被修繕。一直到了明朝末年,李闖王李自成攻入北京,成為紫禁城新的主人。但他也沒在這裡呆多久,後清軍入關,李自成被迫西撤,在撤退前,他給故宮裡點了一把火,想把故宮燒了,最終這場大火燒毀了故宮的很多建築,隻有部分建築幸免于難。清朝建立後,就定都北京,故宮重新成為清朝皇帝的宮苑,他們又先後修繕并擴建了北京故宮,這也就是我們今天看到的故宮。

中國現有的4座故宮,一座已經隻剩遺址,一座是不折不扣的假故宮

1924年,馮玉祥發動北京政變将溥儀趕出了紫禁城。1925年10月10故宮博物院正式成立,對外開放。是以,故宮是1925年以後的稱呼,以前叫紫禁城。随着清王朝的沒落,故宮日益破敗,垃圾成山,還有有多處宮殿群倒塌。後來,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後,對故宮建築進行了大規模的修繕,同時整理出大量的文物。1987年故宮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為“世界文化遺産”,依然叫“故宮博物院”,成為中國最有名的旅遊景區之一,來這裡旅遊的人數卻是非常之多。

中國現有的4座故宮,一座已經隻剩遺址,一座是不折不扣的假故宮

沈陽故宮 極富滿族情調的皇宮

沈陽故宮,是滿清統治者入關前的皇宮,又稱盛京皇宮,始建于後金天命十年,建成于大清崇德元年。曆時十一年左右。已有400年曆史,占地面積六萬多平方米,古建築114座,500多間。沈陽故宮和北京故宮稱為中國兩大宮殿建築群,因為目前四座故宮中名副其實且現存的,就隻有這兩座。相比起北京故宮,沈陽故宮的知名度顯然要差很遠,但這并不代表沈陽故宮沒價值,其實相比北京故宮,它更顯得别具一格,而且沈陽故宮的一些文物的曆史、藝術等價值遠超北京故宮。

中國現有的4座故宮,一座已經隻剩遺址,一座是不折不扣的假故宮

不過,不得不承認,沈陽故宮在年齡規模上還是遠不及北京故宮,在年齡上,沈陽故宮比北京故宮“小”219歲,在規模上,沈陽故宮占地面積僅為北京故宮的1/12 ,但是沈陽故宮是清王朝的第一座大氣莊嚴的帝王宮殿建築群,濃郁多姿的滿族風格和代表了中國東北地方特色。

中國現有的4座故宮,一座已經隻剩遺址,一座是不折不扣的假故宮

滿清入關遷都北京後,其政治中心逐漸南移,盛京成為陪都,沈陽故宮也就成為了“陪都宮殿”。沈陽故宮在乾隆年間又得到了多次改建和擴建。1924年,沈陽故宮為奉天省政府接管,後又于1926年,籌建為博物館。新中國成立後,它先是被确認為全國第一批重點文物保護機關,後更名為沈陽故宮博物院,2004年成為了世界遺産。

中國現有的4座故宮,一座已經隻剩遺址,一座是不折不扣的假故宮

台北故宮:不折不扣的冒牌貨

在中國的4座故宮中,隻有台北故宮稱得上是一個假的,那麼為何這麼說呢?因為修建台北故宮時,中國曆史上的最後一個封建王朝——大清王朝早已經滅亡了50年,它也從來沒有供曆史哪位皇帝居住或成為權力中心而存在過,它的作用僅僅就是博物館的作用。

中國現有的4座故宮,一座已經隻剩遺址,一座是不折不扣的假故宮

台北故宮修建于1962年,其實它真實的名字叫做台北故宮博物院,但人們習慣稱其為台北故宮,之是以要修建這座故宮,是因為當年國民黨離開大陸的時候,帶走了很多珍貴文物,為了儲存這些珍貴的文物,是以在台北修建了這座故宮。但是,我們不得不承認,雖然其開始建設至今不過隻有短短的50多年,但因為台北故宮博物院記憶體放着大量的珍貴文物,反而成了這幾座故宮中極具影響力的一座。

中國現有的4座故宮,一座已經隻剩遺址,一座是不折不扣的假故宮

那麼台北故宮裡到底藏了多少珍品呢?台灣故宮博物院藏品包括清代北京故宮、沈陽故宮和原熱河行宮等處舊藏之精華,以及海内外各界人士捐贈的文物精品,共約70萬件,分為書法、古畫、碑帖、銅器、玉器、陶瓷等14類。相比較知名的清代玉雕“翠玉白菜”、“避邪雕刻”、“三鑲玉如意”等王羲之《快雪時晴帖》,黃公望的《富春山居圖》後部長卷, 顔真卿的《劉中使帖》,蘇東坡的《寒食帖》中國僅有四部的《四庫全書》較完整的一部等等,是以說,台北故宮因珍藏的文物極為有價值,名氣也是非常大的。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