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溥儀貼身攜帶此物26年,今藏北京博物館,被譽為“國寶中的國寶”

引言

在中國浩瀚無垠的曆史長河中,先人們給後世留下無數珍貴文物,這些在曆史發展程序中,留下的遺物或遺迹,是我們溯源過往最直接有利的方式。每一件文物,都有其獨特的曆史價值,許多極為罕見的文物,甚至被冠以“國寶”的名号,不得随意出國參展。

在我國北京博物館中就有一件十分罕見的“國寶中的國寶”,該文物不像商周時期的青銅器,宏偉碩大,它十分小巧玲珑,在文物展覽室中看起來并不出彩,然而該文物的實際價值卻是難以估量,珍貴非凡。提及該文物,就不得不提到一個有名的人物,他就是清朝末代皇帝——溥儀。

溥儀貼身攜帶此物26年,今藏北京博物館,被譽為“國寶中的國寶”

01

1950年,抗美援朝正義戰争正式打響,為支援國家,社會各界紛紛捐款,許多普通老百姓們捐糧捐衣,為抵禦帝國主義做出自己的一份貢獻。此時,正在改造的末代皇帝溥儀經過一番深思熟慮後,也打算馳援祖國,為國家捐獻了一件寶貝。這件寶貝,從溥儀被趕出紫禁城後,一直陪伴着他,甚至還被他縫在了棉衣裡,26年間從不離身。這究竟是怎樣一件名貴的寶貝呢?

溥儀貼身攜帶此物26年,今藏北京博物館,被譽為“國寶中的國寶”

衆所周知,以孫中山為首的革命黨人将腐敗無能的清王朝拉下了曆史舞台,可由于當時各大勢力紛雜,民國政府就許諾清廷優待條件,是以溥儀一直在紫禁城中過着自己的小朝廷生活,直到他18歲那年。1924年,馮玉祥派将領鹿鐘麟率兵進入紫禁城中,逼迫溥儀等前清皇室搬離皇宮,由于皇室早已沒有護衛的軍隊,溥儀無奈之下隻得立即答應。他知道,以後的生活一定是颠沛流離,想要維持以往的優越生活,那就必須在有限的時間裡帶上足夠的金銀财寶。據說,溥儀等人出宮時,光裝寶物的馬車就多達十餘輛,而他更是将一件意義重大的寶貝縫進衣服中,偷偷地貼身帶走。

溥儀貼身攜帶此物26年,今藏北京博物館,被譽為“國寶中的國寶”

02

往後的歲月裡,民國政府答應給予溥儀等前清皇室的待遇一再縮水,最終到了一個子都不給的地步。自視甚高的溥儀依然端着皇帝做派,從不參加工作,要想維持奢靡的生活,那就隻能變賣從皇宮中帶出的那些寶貝。日子一天天的過,數量衆多的寶物被溥儀漸漸地賣盡,再無所剩,可從始至終,那件被縫進衣服的寶貝,卻從未拿出來過。這件寶物,就是當年乾隆帝的心愛之物——“田黃三連章”,這件寶貝到底有什麼特别之處呢?

溥儀貼身攜帶此物26年,今藏北京博物館,被譽為“國寶中的國寶”

田黃三聯玺是乾隆皇帝禅位之後,當太上皇時命人雕刻而成的,所用材料是溫潤凝膩的田黃石,也是我國所特有的“軟寶石”。不僅如此,雕刻聯玺的工匠全是當時最頂尖,技藝水準最為精湛的。需要指出的是,曆代田黃石質的玺印并不少見,但為何這件田黃三聯玺就如此受溥儀重視?原來,該聯玺是由三條田黃石鍊連接配接成為一個整體,是将一整塊田黃石材镂空而成,沒有任何裂縫黏合的痕迹。該工藝難度極高,要知道田黃石質軟,稍有不慎,就會造成鍊斷石破的結果。乾隆帝一生收藏私人印章無數,但唯獨對這件十分偏愛,從中也能看出這件田黃三聯玺的罕見精美之處。

溥儀貼身攜帶此物26年,今藏北京博物館,被譽為“國寶中的國寶”

乾隆逝世後,田黃三聯玺一直傳于清宮之中,也得到了曆代皇帝的喜愛,溥儀對這件寶貝也是如此,即使面對逼宮的危機之境,他也沒忘記将此等寶物私帶出宮。新中國成立後,溥儀參加勞動改造,對于中國有了全新的了解,不再為虛無的皇帝之位而糾結。是以,在國家百廢待興,新的戰争爆發之際,他以普通公民的身份向祖國捐獻已随身攜帶26年的“田黃三連章”。如今,這枚珍貴的”田黃三連章“被珍藏于北京故宮博物館中,無聲地向人們展示它所經曆過的曆史。

結語

作為末代皇帝,溥儀的一生極具故事性,有太多的國家大事伴随其發生。在新中國成立後,甘于平淡生活的他,上交的不僅是田黃三聯玺,更是多年的複辟之心。這小小的玉玺身上承載着難以比拟的曆史文化價值,能以這樣的方式歸于祖國,實乃皆大歡喜的幸事。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