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閑時翻書君

“小草呀,你的足步雖小,但是你擁有你足下的土地。”
——泰戈爾 《飛鳥集》
對于人類來說,小草常常被選為卑微的代名詞,因為它的不起眼,因為它缺少變化,也因為它的随處可見。
它既渺小又沒有個性。
這不禁讓人想到人生的平凡,并非每個人都能在生命中創造出豐功偉績,我們的生活簡單地說,就是一日三餐和添衣帶傘,别無新意。
平凡,并不意味着平庸,關鍵看我們如何衡量生活。
泰戈爾讓小草擁有了大地,它從土地中擷取能量,遵照着生的使命:與歲枯榮、逢春萌動。
人生恰如這草木生長,本就是緊緊地依靠着土地的供養,于其上編織出五彩的夢想。
隻不過我們走得太快,也太驕傲了不像小草那樣眷戀着“母親”,并用全身心來歌頌生命和生命之源。
歌曲《小草》中唱道:“沒有花鮮,沒有樹高,我是一棵無人知道的小草,從不寂寞,從不煩惱。”
若我們也能将有限的人生,活出自知,活出旁若無人的自信,活得無憂寂寞,無懼煩惱。那麼,做一棵小草又有何不可呢?
對了,《小草》的詞中還有這麼一句,也值得推薦:“大地啊母親把我緊緊擁抱。”
文字之美,穿透字面,直達内心。“閑時翻書君”感謝你來閱讀。
歡迎點選關注,每日與你相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