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成本55賣398,假機油害車不淺,如何厘清真假?

發動機是汽車的“心髒”,那機油則被譽為發動機的“血液”,可以說是相當的重要。但如今市面上的假油泛濫,造假團夥使的各種花招讓司機挑的那叫一個頭暈眼花。

假機油事件頻繁登上新聞,但為什麼至今屢禁不止?使用假機油又有哪些危害?咱們今天就來聊聊假機油的那點事兒,希望大家都能有效避開假機油的威脅,安心用車。

龐大的産業鍊

假機油一直以來都是一個高熱度話題,豐厚的利潤、管道的漏洞讓機油打假怎麼也停不下來。此前,央視《天網》欄目便報道過這一現象,為觀衆揭開了假機油背後的産業鍊。

成本55賣398,假機油害車不淺,如何厘清真假?

在該案件中,不管是從原油供應、包材供應到最後的生産制作,整個鍊條都相當的完善。并且每天的出貨量也非常大,網絡銷售鍊幾乎遍布全國。

目前市面上的假機油主要來源于低品質的大桶礦物質機油,通過重新分裝來冒充高品質。還有就是利用廢機油進行回收提純,正常情況下,廢機油可以用于提煉建築物脫模劑、防水塗料等用途,但就有這些黑心商家通過沉澱過濾使用各種方法之後進行二次售賣的情況。

此次案件共抓獲了主要犯罪嫌疑人14名,搗毀制假窩點、倉庫18處,假冒5000餘瓶,空瓶27萬餘個,用于制假的原料油27噸,銷售金額達到22億元!

成本55賣398,假機油害車不淺,如何厘清真假?

而單去年被曝光的假油案就多達21例,這僅是其中的一例,可想而知,沒被曝光的該有多少?

高利潤讓假機油造假,從未間斷

據了解,某批查獲的假冒劣質機油産品的 出廠價格僅為55元/瓶, 參考零售價為398元/瓶,價格比市場價 低了近7倍。一瓶假機油直接淨賺100元,有的甚至是350元。

成本55賣398,假機油害車不淺,如何厘清真假?

假機油之是以在國内橫行,是因為它的利潤極高,在金錢的誘惑下就催生出了許多小的加工坊,再佐以各種高技術手段,使執法部門的打假難度提高。

但事實上,假機油這個話題一直保持着極高的熱度,“真瓶假油”、“真假摻着賣”、“假二維碼假400電話”之類的制假手段,早已不是秘密。不過随着作案團夥造假技術的提高,這些在他們看來想要破解簡直輕而易舉。

其次,假機油也屬于機油,使用了假機油不會說立刻讓發動機出現問題,正常情況下這種礦物質機油讓車輛行駛個小幾千公裡是沒什麼問題的。這也就意味着車主不能及時發現假機油問題,無疑給查獲破案時間增加了難度。

而雖然使用假機油不會立即出現問題,但假機油對于發動機的傷害是衆所周知的。

輕則大修,重則報廢

1、積碳增多

機油的一個重要作用就是清理積碳,機油在運轉的發動機中将積碳清理下來,回流到機油箱,等到下次更換機油的時候清理掉。

但假機油的清潔性能差,日積月累積碳還殘留在發動機内就會對發動機造成損害,積碳附着在發動機内部零件表面,影響其正常運轉,産生噪音,油耗增加。甚至積碳還會自燃,産生爆震,削弱發動機動力,對發動機連杆曲軸都會造成損傷。

成本55賣398,假機油害車不淺,如何厘清真假?

2、潤滑力差,易造成機械故障

除了清理積碳,發動機的另一大作用就是潤滑作用,我們之是以會去更換機油就是為了能夠幫助發動機起到潤滑作用嗎。

而假機油的潤滑效果非常差,使發動機潤滑不到位,運轉磨合不流暢,就會造成發動機抖動,甚至加重發動機的磨損。日積月累對發動機也會造成損傷,嚴重的時候還可能造成拉缸。

成本55賣398,假機油害車不淺,如何厘清真假?

3、加重金屬腐蝕

品質好的機油能夠很好的附着在零件表面,有效減少外面的污染對零件造成的不良影響,而假機油是不會完全貼合在表面的,較薄的油膜也不能起到隔離作用,久而久之,金屬零件便會出現氧化的情況,甚至會被腐蝕掉。

老司機表示,要是情況比較輕的話,維修一下就可以了,但如果情況十分嚴重的話,就需要報廢處理了。

說了這麼多,那到底有沒有什麼辨識的方法?

真假機油辨識方法

1、檢視機油包裝

在确定要購買的機油後,首先要觀察的地方就是外包裝,看看是否有一次性油的封口蓋,缺口處是否有錫紙,且高檔機油的錫紙上都有凸起商标。如果油桶磨損多、圖案字碼邊緣不清晰,就更不可能是真的了。

2、聞氣味看顔色

正品機油色淺透明,無雜質、懸浮物或沉澱物,無刺激性氣味。反之,如果出現顔色不均勻,流動也不均勻,打開機油之後有刺激性氣味的話,往往都是假貨或者是變質的機油。

3、皮膚接觸

好的機油在手指肚上面滴一點點,順你指紋慢慢走的機油就是正品,假機油則偏稀偏滑。另外,品質好的機油有明顯的燒手發熱的感覺,而劣質的機油塗少許于手背,有明顯發涼的感覺。

現實中關于機油的真假辨識方法有很多種,這也算是老生常談的話題了,加強學習這方面的相關知識是好事,但假機油也具備油脂的一切特性,即使是廢機油二次提純的假機油也是使用分離提純除味裝置獲得的。

成本55賣398,假機油害車不淺,如何厘清真假?

是以我們要盡量的避免接觸到一切”三無“産品,民間諺語:貪小便宜吃大虧,不要通過網上小店購買,不要去不了解的修理廠購買,更不要相信他們信誓旦旦的說我這個機油保真,實際上他們也無法鑒别。

編後語

如今機油的造假手段越來越高,網絡上提供的方法也很難分辨好壞,而我們能夠避免買到假油的途徑就是選擇正規的4s店或正規的購買管道。出現問題也能追溯源頭,給自己的安全多一份保障。(文/王漫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