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我的江漢平原 作者:王永華

江漢平原,是我生命的密碼。這裡,寄養我的膜拜與向往。

——題記

我的江漢平原,是謎語,是童話

是一個神奇的夢,在月光裡蕩漾

涉過凝止的透明

抵達純粹

這裡,蘆葦蒼茫了一片水邊的世界

不同于丘嶺的荒野,不同于盆地的凹凸

不同于山川的起伏

一馬平川,像千年的古道

穿透了歲月的心髒,充滿了張力

當你在它的胸膛裡奔跑,明白了對遼闊

曾經的認知多麼淺薄

一切的坎坷、委屈和無奈

此時,隻是一陣煙、一粒塵埃

這裡雲水相依,道路相連

構成了平原獨有的格局

樹林是鳥的王國

曠野是人的磁場

平原,一個多元的意義空間

總在風雨過後,擁有更多的彩虹與明亮

江漢平原東連武漢、南與洞庭湖相連

西接宜昌枝江、北抵鐘祥

八百裡蒼茫,緊緊抱着我的頭顱

一把泥沼,一步漣漪

一粒谷種,一堆草垛

像夢一樣真實,生動

如石榴張着小嘴贊美成熟

豐收的花朵

盛開在離幸福最近的地方

這塊土地,埋藏了多少過往與傳奇

隻有土地自己知道

沒有幾番滄海桑田

怎能換來今天的馨香如斯

漢水發源陝西甯強縣漢王山

東南流經陝西漢中、安康

後進入湖北與漢江的丹江彙合

然後繼續向東南流

過襄陽、沙洋、天門、潛江

仙桃、孝感等地

最後通過漢口龍王廟

彙入滾滾長江……

以長江命名,以屈原立傳

以禮、以儀、以遠古的風

以一種頂禮膜拜的虔誠,或仰望、或求索

在黃銅編鐘裡,撞擊出生命的風聲

在萬家燈火的地方,所有的星光

閃亮起來

田野的原色,山泉的韻動,炊煙的飛翔

都搖晃出迷離的醉意

是的,江漢平原是宇宙的一個新生胎兒

是銀河遺落的一顆鑽石

天地入懷,是那麼的驚喜

魚米之鄉,豐腴得好似唐代的楊貴妃

她的色彩挂在天邊,晾曬一件彩衣

清風追趕彩雲,夕陽點染炊煙

沒有一片風景,是沉默的

都是暗喻,密碼,是和風細雨的昨天

也是魂牽夢繞的明天

美麗的江漢平原,以一顆星的溫度遙寄蒼穹

秋風過了幾千年,都有古老的來由

像渺茫禅音,落在菩薩的指尖

也落在萬物甯靜的輪回裡

滾滾東流的襄河啊,無論在哪一個季節

都澎湃着一瀉千裡的歌,救贖着遼闊起伏的大地

故鄉的平原,最美的是三月

一片桃花,一片朝霞;一片油菜,一片黃金

一片梨花,一片白銀

如此浪漫的景緻,這一份愛,你無法移情别戀

就像玫瑰花的愛意

在童謠裡蕩開

清風和明月

也像水的漣漪一樣蕩開

蟋蟀和草叢在一起;蚯蚓和泥巴在一起

螞蟻和洞穴在一起;蜻蜓和籬笆在一起

白雲和襄河在一起;牛羊和人群在一起

卑微與高貴在一起,渺小與偉大在一起

無數次輪回與重生,汗水蒸發的熱能

固化成光榮的夢想

我的大平原,無論怎樣改變

還是那泥土的模樣

江漢平原的風,它粗糙、它寂寥

也微涼,也遼闊。輕輕一吹

平原鋪上了一層綠色的氈子

你想抵達的地方,正是風所尋找的執着

風的大小是你心中的起伏

平原的驚蟄,隐隐傳來的春雷

淋漓盡緻地紛揚成别開生面的風景

那些噙滿日月星辰的呐喊

沉默了一個冬天的黃鹂

突然飛上枝頭

清脆、明亮

耕耘的号角吹響了

春耕了,栽樹了,播種了

麥苗開始拔節了

犁耙水響,一切都拉開了序幕

一些隐忍,不經意地觸痛了大地的脈膊

總有一些渴望

想大聲地喊出來

火紅的五月,紅着臉,披着金黃

在曠紗帷裡唱着情歌

那搖曳着羞澀的相思曲

都從驚蟄的春雷中走來

每個季節都是滿的

春是滿的,夏是滿的,秋是滿的,冬是滿的

連夜晚都是滿滿的

沒有一個夢想是破碎的

每一個日子都有暗香浮動

即便在夢鄉遊動

仰望遠去的星空

隻要有一縷紅霞

就能在内心深處迸出一片春光

江漢的天,總是那麼藍

雲一揉,就更亮了

江漢的地,總是那麼柔

春一搓,就更綠了

這裡沒有恐怖的地震,沒有火山爆發

沒有可怕的沙塵暴,沒有驚駭海嘯

隻有冬眠的蟲草,沉睡的青蛙,過冬的鵲鳥

還有在冬季裡等待拔節的麥苗

那些孕育的,那些存活的,那些尋覓的

都會在生命的另一個切口

打開陽光的核心,聚合成勢不可擋的正能量

一個季節生長着另一個季節

一個輪回沉澱着另一個輪回

在生命中仰望歲月,在歲月裡塑造生命

4.6萬平方公裡的土地,足以讓堅硬的骨骼松動

足以把季節深深地沉澱在詩意的土壤

我愛江漢平原的完美,也愛它的缺失

這裡沒有高山

但它有山的高度

總有一種攀登

讓夢想飛過藍天

這裡沒有大海

卻有無數的弄潮兒

白雲扯帆,掀起滔天巨瀾

心潮更比大海更加澎湃

這就是江漢人,用倔強的脊背

把荒蕪馱走

這就是江漢人,用一生的守望

把收獲扛在肩頭

這就是江漢人

就像石縫裡挺出來的一棵樹

伸展遼闊的曠遠

江漢人把目光貼進泥土

就像垂柳把枝葉吻在水面

不向天空露出風騷

隻向大地傾吐深情

我的大荊楚,孕育了我的大平原

就像地球繞着太陽轉

一刻也不能分離,一刻也不能割舍

早在商代,中原人就以荊楚來稱呼江漢平原

《詩經·商頌》雲:“維女荊楚居南方”

荊觀名牡荊,一種落葉灌木

古代又名楚,用來刑杖,鞭打犯人

源于避秦始皇父親莊襄王赢楚之諱而得名

書楚語,作楚聲,紀楚地,名楚物

楚辭,被譽為中國浪漫主義文學的源頭

每一個漢字,都是倉颉的饋贈

荊楚,詩意的命名

像一卷被收藏的古籍,神秘又珍貴

泥彩釉光,閃爍着創造的光芒

明月之下,田野之上,

除了神,誰能賜予

在這裡,我撞見了一隻九頭鳥

看到了天空張開的懷抱

在這裡,我看見崔颢的詩句

收容了荊楚的一草一木

三國的風雲,随着江水起起落落

劍影和刀光,殺氣騰騰

一道道古城牆,隔不斷歲月的回聲和戰馬的嘶鳴

不經意的承諾,朦胧了漫天的月色

兵家必争的七郡,上演了一場場男人的厮殺與欲望

關羽,黃忠,魏延,霍峻,傅彤

一段段斑斓的曆史,盛滿天空中壯闊的雲朵

在這英雄輩出的地方,我看到一場新的使命正在到來

一個嶄新的荊州,正與新一天的黎明

争奪第一縷絢麗的霞光

荊門,江漢平原的門戶

楚文化的發源地

明顯陵,一座豐碑寫滿滄桑

楚漢古墓群伸開雙臂,托起天空

打開雲彩的心扉

屈家嶺文化遺址,在歲月的背光裡留下剪影

把一溪山水送進了遊子的内心

風雨中站立起來的楚人

血液與靈魂,再次植入曆史的根基

這裡是“陽春白雪”的地方

這裡是“下裡巴人”的土壤

這裡是靈魂的栖息地

塵土和石碑上的斑駁的碎影

依舊那麼凝重

仿佛是一道龍影從雲層剛剛掙脫

天空依然皎潔

江漢平原是“中國麋鹿之鄉”

大禹,孔子,嶽飛等曆史名人

曾在石首留下了美好的傳說

大詩人元稹,杜甫,陸遊,黃庭堅

曾在這裡留下了流芳百世的詩句

這裡有越國上大夫範蠡的墓冢

有俞伯牙鼓琴的調弦亭

有劉備和孫夫人返吳留下的繡林亭

有桃花山鎮的鹿角頭

好一個别樣的石首,鹿印滿地

任一掌泥土的花開,沾滿了遠方的思念

與洞庭湖一衣帶水的公安

與荊州連為一體,一橋飛架

南北天塹變通途

三袁故裡,“雞鳴”古城

留下了一串串鮮活的驚歎号

荊江分洪主體工程,多麼優雅的休止符

時間塗抺了色彩,河水訴說着心聲

章田寺鄉的大米透着芬芳

為大地端出了一場絢爛的盛宴

為水鄉畫上一個最美的弧線

在洞庭湖北面,有一個地方叫監利

因東吳“監收魚鹽之利”而得名

這裡地富魚稻,素有“魚米之鄉”的美稱

這裡是一個翻湧稻花和金浪的地方

大片大片的稻田,拂動暗香盈袖的浪漫

隻要一開鐮,連麻雀都興奮得轉個不停

每一粒稻谷,都是一滴汗水,一滴芬芳

顆粒,在秋天的掌心滾動

江漢平原,是陳友諒的故鄉

他是陳漢的開國皇帝

他熾熱的火焰,比深秋的天空還高

比星星還亮

他舉起紅巾軍的旗幟

抖落飛揚的塵埃,把烏雲推遠,把天空推亮

他是沔陽誕生的農民領袖

刀光劍影,硝煙戰火

鑄就了陳友諒的骨骼和血性

哪怕前方是死亡,也要沖鋒在前

鄱陽湖一戰,他隐沒在滔滔的湖水裡

化作一朵浪花而去

一隻箭簇,猛然回頭

像前世的款款回眸

江漢平原是體操之鄉

是世界冠軍的搖籃

一個創造神話和奇迹的地方

李小雙巴塞羅那“團三周”一鳴驚人

讓國旗升騰民族的尊嚴

讓國歌承當東方的重量

亞特蘭大全能冠軍震驚世界

李大雙、李小雙,鄭李輝,楊威,廖輝

像一隻隻矯健的雄鷹

在自由的世界飛翔

每一次跳躍,都是中國的高度

每一次旋轉,都是世界的絕響

江漢平原,是茶聖陸羽的故鄉

一部《茶經》,記載神的旨意

投射佛的光芒

播撒人間的芬芳

茫茫佛山,誰呼喚南方雨季

蓬勃的茶魂

煌煌競陵,誰沿着曆史的足迹

尋找你最初的身影

是誰沸騰的心事,被一曲曲茶歌嘹亮

江漢茶韻飄香,味越久越醇

越飲越厚

三分閑趣,五分王氣

是詩和愛的水乳交融

是人和大自然的相偎相依

是啊,陸羽種的一棵老茶樹

至今仍枝繁葉盛,郁郁蔥蔥

盤根錯節五千年

每片葉子打麿出自身的光芒

江漢人啊,在澄澈透明的世界裡

盡情地舒展自己的心靈

然後漸漸地沉澱

不為照亮世界

隻為信仰早日回歸

江漢平原是曹禺的故鄉

《雷雨》,敲打了黑暗的天空

随之噴濺出烈火的雄渾

《日出》,驅散那層層烏雲

鋪開了重生的大地

一片《原野》,追索曆史的氣象

如同輕撫溫熱的土地

掬起滋潤的溪水和袅袅的炊煙

——“我是潛江人”

曹禺一往情深的家鄉情結

像春天的約定

從未放棄,從未改變

芸芸衆生,沉沉暮霭

就像一滴晶瑩的淚珠

持久地溫暖着豐腴的沃土

江漢油田,如時光一般浩瀚

在潛江廣華鎮這塊赤黑灼燙的土地上

一座座井架,聳立天空的響晴

一股股源流,像沸騰不息的襄河水

擁有和靈魂一樣深沉的情感

又像是一塊萬年的化石

用一朵昙花一現換你的永遠

幾代人的鑽探,把畢生的追求和信仰都帶到了這裡

把畢生的滄桑和汗水都帶到了這裡

每一次探測,都是一次淬火

每一次攻堅,都是一次燃燒

這使我不禁唱起了《我為祖國獻石油》:

“我當個石油勞工多榮耀,頭戴鋁盔走天涯……”

回頭望一眼,望一眼烏金油亮的大油田

夢,早已化成了今日五彩缤紛的日子

似月光飄落的一根羽翎

去回眸洗過千遍的月色

江漢平原是一塊紅色的土地

周逸群、賀龍、段德昌上司人民鬧革命

一把菜刀,一把土铳,一條漁船

像一根巨大的桅杆

壓住了黑色的巨浪

循着洪湖瞿家灣的方向走去

總能聽到一聲聲呼喚,是多麼的雄渾

一個個不死的傳說和靈魂,點亮了夜空

他們用雪擦亮一盞前世的燈火

《洪湖赤衛隊》的梭标

也依然在我們腦海裡浮現

韓英《鐵窗淚》的歌唱

也仍然令我們沉醉在哀怨的懷想中

抗日民族英雄王勁哉,還有他的“一二八師”

北至安陸,西自荊州

東自漢陽,南自嶽陽

小日寇聽到他的名字

聞風喪膽,丢盔棄甲

将“武士道”變成了熊包

江漢平原,是火中疼出來的美

有撥開曆史風塵的重生與喚醒

戴家場秋收暴動,打響了鄂中地區武裝起義的第一槍

這一槍,擊中了一顆西沉的落日

誕生了一輪紅日從東方噴薄而出

鮮豔的紅旗

親吻着你旭日般的容顔

指引着堅強的身軀向前挺進

所有的道路,都好像在尋找出路

胡幼松揮舞堅硬的翅膀

托起大地的倒影

沔城諸葛亮讀書台,狄仁傑問政處

天門石家河遺址,潛江的章華台

還有荊州古城,鐘祥的明顯陵

一切被掩埋,一切又在複活

連泥巴也是有骨頭的

每一件古董,都是生命的舍利

歲月連接配接着另一層想象

大地闡釋着另一層禅意

一夢,突然醒來

滿月盡是秋窗

——這就是我們紅色的江漢平原

舒展黃鶴的翅膀,澎湃長江的豪情

——這就是我們的江漢平原

一次次在火上涅槃

一回回在水裡還魂

沐李白的詩風

浴屈原的詞雨

向往聖潔,渴望盛開

一張曆史的考卷

早已填滿精彩的答案

江漢平原有自己的習俗

自己的方言和生活習慣

他們拔霧穿雲,從時光的隧道裡走來

懷抱自身的光芒,守望季節

他們捧出的月光

如同捧起祖先的魂魄

江漢人春節貼門神

祭土地神,清明節插柳

還拜上九日,下元節

他們敬畏天,敬畏地

敬畏列祖列宗

仿佛冥冥之中的緣份招撫

退隐的世俗慢慢聚攏,讓血脈挺立

他們将過世的人,口裡放茶葉

燒落氣紙,死者穿青白色衣服

然後守靈,披麻戴孝

“做七”為死人燒紙錢

他們關心死人,比關心自己還重要

他們懂得物換星移,滄海桑田

他們懂得天地悠悠,歲月流轉

他們懂得感恩,活在世代傳襲的冥想中

他們布施一切,有愛有痛,都在熱烈的淡定中

他們重獲一切,有歡有樂,都在秋水的回眸中

他們知道——

因為夢還在夢的遠方安居

因為夢還在夢的咫尺起伏

江漢平原的傳統農具,載滿沉重

留下了被歲月遺忘的熱淚

一件件自制的生産器械,古樸簡易

鋒利而堅硬,就像一個飽經風霜的人

從萬水千山裡走去,又在千山萬水裡回來

原始的木犁,用牛翻土

一根纜繩,一副轭頭,一根鞭子

甩出一聲長長的吆喝

流下一行行深深的腳印

用楊樹做成的耙,平整一片松軟的土地

把播下的種子輕輕覆寫

所有的希望在這裡澹澹生煙

古老的水車,踏出了季節的輪回

命運的齒輪,轉息不休

總想超越時光,讓太陽喘息

還有石磙,連枷,木掀,風扇車和碾子

被祖輩們視為寵物

在禾場上,在稻田旁,在柴門外

以月光之鞭,放牧所有的風聲,水聲和鳥聲

還有舂米的碓臼,篩米的簸箕,蓐草的鋤頭

镢頭、箢箕、曬墊和糞桶……

就像人們珍藏的一張張老相片

除了留念,還是留念

隻要你走近平原人家

你可以找到古代牌匾的身影

彭城世第、楚尹遺風、越國流芳、禮賢名高

還有九龍衍派、百忍傳家、愛蓮世第、三槐世家

懸挂的一塊塊匾額,像一位沉默的證人

守護着一段又一段的家史

那長方形的門匾,配上吉祥的圖案

融書法、繪畫藝術一體

這古老的文化符号,任憑時光塗染月華

像歲月一樣抵達,也像歲月一樣疼痛

總有一種鑲嵌彪炳文光

總有一泓墨汁獻出骨血,留給後人

江漢平原來來去去,去去來來

全都是生存、生活、生命

往往返返,返返往往

全是喜怒哀樂

連婚姻嫁娶都以另一種方式存在着

擡頭嫁女,低頭娶媳

發八接八,開臉,哭嫁

公公背媳婦,鬧洞房

一縷縷鄉風濃了又淡,淡了又濃

以一粒鹽在生命裡遊走

江漢平原有自己的歲時節令

從正月到臘月的節令風俗

一個比一個生動,任萬種風情揮灑在紅塵

輪回着凡俗的甜酸苦辣

江漢的立春叫“打春”,每逢春日扶犁

鞭打春牛

把寒的天氣打跑

讓所有的氣息都在春風中蘇醒

然後,江漢人忙着年什貨

紅紅的春聯,吉祥的年畫

威武的門神

像一朵朵梅花

開在太濃太濃的年味裡

過了初五,叫“破五”

接賭神,請賭神,迎财神

請文财神範蠡,武财神趙公明,關公

還有偏财神劉海

把一個民族的胎記請回來

把一個信仰的符号請回來

二月龍擡頭,把土地爺從這家搬到那一家

讓土地神的生日過成草根的樣子

三月三,地米菜煮雞蛋

華佗的一把地米菜,三個土雞蛋

成了幾千年治病救人的傳說

四月五,踏青上墳,掃墓祭祖

一個人的回憶,被鳥鳴打亂

一個人的清明,被春雨打濕

五月五,過端午,挂艾葉,吃粽子

六月六,曬紅綠,曬龍衣

七月七,姑娘們一起唱《邀妲歌》

“正月正,麥草青,請七組,問年成

年成問得梭羅轉,去也梭

來也梭,梭得七姐笑哈哈……”

瓜果架下

裸露愛情的芬芳

将傳神的一瞬,播下永恒

一步三回頭,融化在遠天的霞光裡

就像鳳凰找到了永生之火

淡淡的馨香,纏緊了一顆顆相思豆

花悄悄地紅了

草默默地綠了

九月九,重陽節

佩戴茱萸,飲菊花酒

在綴滿陽光的莖葉之間,舒展筋骨

然後,登高望遠

把故鄉望成心鄉

十月十六豬滾泥,大麥,小麥脹破皮

冬至到,腌魚腌肉,臘水泡

翻翻面,太陽曬

曬一把炊煙,煮一把滄桑歲月

一部《荊楚歲時節令》

在南朝梁時就流傳至今

三十年河東,四十年河西

河東河西,變不了一樣的季節,變不了一樣的人性

江漢平原的二十四節氣

就像二十四首農謠

讓所有的音符,都成全了一次完美

江漢平原是古老的,也是嶄新的

一切回到泥土本身

一切又經受了莊稼和世俗的凝視

一路走來,心總是比腳走得更遠

腳印,是江漢人留下的唯一路标

取一根筯骨直插九霄,擊碎閃電和雷鳴

江水,是江漢人發出的铿锵誓言

推開一座岸丘豁然開朗,圓潤了嶙峋和荒草

一首《襄河謠》

唱出了“襄河水呀,黃呀麼黃又黃”的悲怆

也唱出了襄河兩岸四季野鴨和菱藕的豐收景象

一首《洪湖水,浪打浪》

唱出了洪湖人民岸邊撒漁網,晚上回來魚滿艙

心化成了水,在荷塘中,所有的微笑

婆娑成鵝黃色的詩

江漢平原盛産稻谷、麥子、黃豆和棉花

也盛産民歌和民謠

一首《月望郎》帶我們領略了女子的思君情懷

擠滿了青春的音符

弄慌了誰的心跳,弄亂了誰的腳步

一首《小女婿》唱出了

舊社會媳婦的苦澀與無奈

仿佛蒼涼的月亮,挂上了陰暗的天空

這發自心顫的呼喚,像誰敲打着一面大銅鑼

催着新的主角登場了

一首《哪有空閑回娘家》

演繹紅色的浪漫

唱出了人間最唯美的巾帼曲

是的,江漢平原沒有空閑的人

江漢人是民歌喂養出來的

是水做出來的

還有《幸福歌》、《薅黃瓜》

《崔咚崔》、《車水情歌》

像少女吻遍晨曦後微泛的紅暈

江漢平原生長民謠,也生長愛情

當一顆葡萄化為了水

已濃縮了一生的甜味

跟着甘甜行走

所有的美都綻放光明

我的江漢平原,是荊州花鼓戲

天沔花鼓戲流行的地方

一台台《站花牆》、《李天保吊孝》、《秦香蓮》

一台台草台戲,伴着凄婉的悲腔

在田間地頭,在院落小巷回響

那血脈裡騰起的萬千深情

在人們的心靈裡開出飽滿的花

“聽了孫世安的花鼓戲,

做起事來不用休息”

“聽了魯美嬌的喲喂喲,

害病都不用吃藥。”

“聽了李春華的悲腔,

夜晚做夢都喊娘”

花鼓戲是安放鄉愁的居所

仿佛是親近一個人

并沾染它迷人的氣息

這個用大筒,唢呐,管弦和堂鼓彙成的交響樂

郁郁蒼音,穿過星光的路徑

回到人間,把一朵朵奇葩委托給春天

止不住的是湖邊的一段花鼓腔

止不住的是月柔的一抹兒女情長

我觸摸着你,擁抱着你,感恩着你

請到仙桃夢裡水鄉走一走吧

詩意被你的腳步踩得錯落有緻

一滴水,照大千

一顆樹,蔭萬世

林中漫步,一縷原始的氣息撲面而來

靜看流水,已看淡世間的喧嚣

在這裡徜徉,什麼都可以忘記

什麼都可以放下

采一葉小舟,載有遠古的歌謠

載有流水的神韻,一瞬,就是一生

夢裡水鄉,讓你沉浸在夢中

飄飄渺渺,虛虛幻幻

讓你将生命的真相一一還原

身邊的河流依舊哼着搖籃曲

母愛般拍打着故鄉

走進沙湖濕地,回到歲月深處

雙手合什,忘我的喃喃自語

這裡土質潮濕,飽含生命的水分

這裡澤國芳香

是你熱淚的積累

不然,為何雨水總是聚集,又悄悄離散

這裡蘆葦搖曳,蘆花如瑩白的花朵

缤紛,是天空落下的詩意

走近江漢平原,百裡排湖

像銀河落下來的一顆星

在這混濁的塵世裡

這麼一塊濕漉漉的淨土,多麼的珍貴

一蓑煙雨,把酒東籬

星光浣溪,流雲疏軟

拈指間,一穗蘆花在湖邊揮灑快意

熱忱的陽光願意永駐

清高的月亮也有不舍的心事

江漢平原,有碧野《靜靜的排湖》

天是靜的,地是靜的,人心也是靜的

靜得就像荷溏的月色

這裡湖光潋滟,風清荷香

嘗一嘗清水裡的甜

内心柔軟得可以容下整個季節

若蕩舟湖中,采蓮摘菱

你抽出一朵荷花

一抽,就是一朵微笑

一抽,就是一座故鄉

到洪湖泡個溫泉,那可是另一種的享受

一滴水的魂靈,就像一朵蓮或一尊佛卧着

一滴水的境界,總能讓天空流出一片碧藍

看雲卷雲舒,看人間過往

是的,世間的塵埃太多

正是來清洗内心的時候

讓我們在時間裡浸泡,泡出一顆柔軟的心

泡開雲水的禅音,泡出四季的溫馨

如果你有幸從天門南站經過

漢川的田水灣值得你流連忘返

鳥在跳躍,花也在跳躍

你的心也在跳躍

連每一塊石頭都和你一樣也在跳躍

一種湧動的美,盛放在清風裡

所有的笑聲,都洩漏了自己的幸福

神仙布施的美,流向人間

所有的美,都舉起來

就是一個新地球

你可曾知道,江漢平原有自己的味道

當你吃盡山珍海味的時候

你才感覺到它不一樣的獨美

“沔陽三蒸”,又名沔陽粉蒸

據說是陳友諒夫人張鳳道在戰時發明的

那原汁原味的蒸肉、蒸魚、蒸菜

是沔陽地方風味的名菜

滋養了一代又一代人的命脈

生命的味道,被馥郁包裹

舌尖的享樂,一樣的滋潤

潛江的油焖大蝦,天門的競陵蔥香餅,洪湖的蓮子

還有沔城蓮藕,紅廟蘿蔔

毛咀鹵雞,應有盡有

舌尖似蓮,怒放甘甜的纏綿

你走到哪裡,哪裡都是餐飲

泡出鄉愁的酒,映出了江漢的倩影

無法言說的快感,借助一縷香霧,夢回故裡

江漢味道,在人們舌尖上詩意的舞動

滿口生香的愛,怎能不叫你内心柔軟、澄明

因為我們的平原,是祖先刀耕火種出來的

是父輩鐵揪挖出來的,用鋤頭刨出來的

用扁擔挑出來的

隻要種子播下,就會生根發芽

田野是熟的,放誰在上面,誰都會飽滿

随意抓一把黃土,就會變成黃金

啊,皇天厚土的江漢平原

閃爍着曆史的光亮

天地之間,竟然如此浩瀚遼闊

這裡生長糧食,也生長思想

這裡生長綠色,也生長信念

重生的意義布滿鄉村田野,風吹不散

在水一方,成為絕美的自然

“千裡送鵝毛,禮輕仁義重”

它道出漢江平原這一美麗的傳說

以光的速度布道,傳遞一種至死不渝的承諾

江漢人講誠信、重禮義、好施舍

像佛留下點點的煙火

讓慈愛久住人間

隻要你給我一滴水,我還你一條河

隻要你給我一滴恩,我還你萬丈情

在長生天面前,可以撕開自己的胸膛

裸露一腔赤誠

孝雅,是江漢平原的一塊磁石

從民間中來,回民間中去

一顆愛的種子,就能生長出一棵愛的大樹

相信伸出去的手,必将被幸福握住

江漢人懷揣深切的善良

一個眼神,飽含親和的味道

一擡頭,就可以捉摸到良心的地方

鹿乳奉親,哭竹生筍,齧指痛心,扼虎救父

埋兒奉母,卧冰求鯉,聞雷泣墓,乳姑不怠

——中國古代的二十四孝

江漢人熟記于心,滌蕩鄉風

轉化成了一種無與倫比的和諧與安詳

江漢平原最接地氣的地方

連柳樹都是親近大地

仿佛欠泥水一次蕩漾,要把頭顱獻給大地

坡溝地面,你随處可見馬齒苋

絆根草,油菜花,毛草龍

隻要風一吹,都能喚醒一個思念成瘾的人

這些普通的植物,帶着真實的體溫

把細膩的時光,織成生命的另一面

江漢平原是魚米之鄉

是幸福和自由的天堂

良田萬頃,稻谷畈香

風每起一陣,稻浪就多卷一分

有多少土地,就有多少糧食

沒有誰願意詛咒命運的不公

隻要你勤勞,就有來路和歸處

這裡到處是魚塘

一尾尾魚在水裡擺渡

拉魚網的人,把黎明拉亮

把月光拉圓

把日子拉的火火旺旺

總是忘不了這裡的高梁酒,荞麥酒

還有母親捂的伏汁酒

需要經過怎樣的提煉,才能釀就這樣的濃度

香醇、濃郁,從一縷芬芳裡

再一次碰撞了祖傳的筋骨和魂魄

故鄉的酒,是火形中的水

水形中的火

生活在魚米之鄉,要用多少福份

才能換來這樣的富足

江漢人對每一粒糧食的珍惜

來自于對每一寸土地的報答

江漢人的生活,就像自己種的芝麻

高了一節,還要勝一節

就像自己種的甘蔗,從頭甜到尾

甜的連空氣都粘滿了蜜

這裡到處是花海,林萌,樹影

草木清甜,無邊無際的綠

牽絆你輕盈的腳步

濕潤的大地,桃花,杏花,西蘭花,白蘭花

就像一個大花園,百萬花海,也把你變成了花的樣子

你即使閉上眼睛,也能看見東西

有些風景,隻需一刻,卻要你用一生去仰望

擡頭望天,群鳥從你頭頂飛過

拉遠了你的目光

像一個夢升起了無數的影子

江漢平原地勢平坦,是一個好搭舞台的地方

你想把舞台搭多大,就有多大

你想表演什麼,隻要平眼望去

都可以看得入木三分

江漢平原的土壤中,富含腐殖被

一些堿性植物在黑土地上

像韭菜割了又長,長了又割

一茬茬,一節節,生生不息

帶黑色的番茄,西葫蘆

茄子,黑木耳,芋頭

讓你吃了遠離疾病

江漢平原是富硒之鄉,除了富硒米,富硒豆豉

還有富硒瓜果,富硒桃

湖北“硒萊福”食品,鮮味充盈

散發出一絲絲季節深處純淨的甜意

“硒望”之光,就像從一條湖裡鈎出的月光

牽扯風情萬種

沙湖沔陽州,十年九不收……

沔陽漁鼓沿門叫化,唱出了舊社會洪水泛濫的情景

唱出了老百姓凄涼的生活

藝人們懷抱漁鼓,手執筒闆

擊奏演唱

那土裡土氣的方言,那滑稽可笑的俗語

還有那拖着長調的歇後語

給聽衆留下了深刻的印像

一聲漁鼓,一聲道情

聲聲唱不盡人間的苦

一把碟子,一把筷子

撞擊出天穹的渾圓

也留下了江漢平原古老的胎記

不知沉寂多久,沔陽漁鼓重制江湖

總想聽漁鼓,流淌内心的血液

唱出生活的瑣碎

流行了二百多年的漁鼓

如同江漢平原上空的一道虹翼

照出了歲月的更疊

以及更疊歲月裡的喜與悲

一場綿綿和風細雨

把幸福織進了美好的桃園裡

沔陽有水鄉

不必下江南

走進沔城,一面古城牆,一座古拱橋

一灣石闆路

讓你領略煙雨樓的煙雨,玄妙觀的玄妙

康王驅馬追神鵲,緬伯高千裡送鵝毛

動人傳說,傳了一年又一年

幾千年過了,複州樓立在夕陽裡

還有青銅的回聲

司馬橋架在歲月中,一幕幕雲煙消散了

印蹄依然那麼地深刻

那裡——

小溪潺潺,流水還在等待

喜鵲翩翩欲飛,還在等待

雲朵悠悠飄遊,還在等待

沔城,一塊驕傲的土地

沔水帶走的歲月,足夠寫成傳奇

時間裡長出來的古柏,标記曆史的高度

陳友諒,一代英雄在這裡橫空出世

童承叙才高八鬥,一代帝師

南京戶部尚書傅頤

清政為民,口碑有嘉

清道光兩江總督陸建瀛,克己奉公,心系百姓

抗戰英雄王勁哉,新聞巨子楊潮

金箭女神楊剛,法學博士王利民

一個個棱角分明的名字,橫卧在時間的刀刃上

熠熠生輝

“沔”為水名,發源于陝西

漢水的上流,源遠流長

沔彼流水,朝宗于海

流沔沉佚,遂往不返

“沔沔”是水滿蕩漾的樣子

史記中的記載真真切切

老祖宗叫了幾千年

“沔”字早已滲透在人們的骨髓

足夠一個人用一生的時光去懷念

滔滔江漢,悠悠沔水,文化一脈傳承

沔水,沔風,沔韻,沔味,沔趣,沔傑

古柏森森諸葛栽,遺風千載尚書台

像白雲一樣飄浮的沔水

從秦巴山地一路瀉來

像滌天蕩地的一支酒曲

醉透了水鄉

江漢平原,還有誰如你四季如此分明

正如你的愛恨

沒有一個節氣會逆轉,沒有一個季節會遲到

沒有一段愛恨可以遺忘

水與水組成的時光,花與花交織的歲月

一切都是那麼自然,就像一個絕色的女子

遺傳了母親的美,沒有絲毫獨造的痕迹

正因為如此,江漢平原才有無比的神奇

無比的妖娆

每個地方都有鄉愁,江漢人的鄉愁

是用泥巴捏攏的

鄉愁是母親手裡的針線

是父親在兒子回歸的時候

那一個很痛的擁抱

是一棵楝樹落下的果子

堆滿的苦澀

江漢人的鄉愁,被雙腳踩痛

被歲月收藏

就像母親走的那天

任憑我像兒時一樣

拼命呼喊,她什麼也沒聽不見了

江漢的鄉愁,其實隻有兩個字

——感恩

喊一聲我的大平原

叫一聲我的父老鄉親

需要多少的艱辛才能把果實烘幹

需要多少的汗水,才能将一穗穗金黃攬進懷裡

需要多少的修行,才能求得今生的相遇

江漢平原啊,隻有你知道,隻有你知道

默默相守,與你共度長夜

心心相印,與你共守光陰

江漢平原啊,能不能讓我為愛再喊一聲

再為你哭一聲

隻因為注定的緣份

才有了今天的你我

你是我的母親

我綻放的每一朵笑容

都帶着你分娩時的淚水

江漢平原,生生不息

雄鷹在歲月的枝頭獨立

飛過天空,哨音悠揚

勞動的号子,像時光的鐘

敲打生命的磁場

隻要熬過苦寒,春天必将溫暖

隻要炊煙升起,奇迹一定誕生

空氣中湧動着令人清醒的力量

樹隐于雲,雲馱起鳥

這平原有你的蒼涼,也有你的熱望

這遼闊的地平線上

有飛翔的日月,生命的火焰,春天的澎湃

在江漢平原,每一個生命都是一盞燈

在江漢平原,每一片風景都是一個神

這裡,鳥鳴鳴聲聲,繁星點點

這裡炊煙袅袅,村落安詳

這裡牛羊吃草,百姓收割

夢中的村莊啊,一片片月光

與心花并蒂綻放

泥土之下,祖先的靈魂

閃爍神秘的磷火

一種來自天地之靈氣,納宇宙之精華的能量

在每個人的體内燃燒,迸發

歲月打開的春色,到處浸潤

盎然的生機與活力

在江漢平原品一種意境,品一份禅機

讓我隐隐的心疼,溫柔地遠去

還有多少征程,需要我們一步步拓寬,延長

還有多少通紅的篝火,等待我們去撥亮

還有多少雷聲演奏,為一縷蔚藍吞下血色熾焰

還有多少神秘的降臨,等待我們去接納

我的江漢平原,我把你揣在心裡

我請求聖靈加持你,庇佑你

這地球太沉重了,災難太多了

請聖靈給我們平原多一點偏愛,多一點悲憫

讓降生的降生,讓複活的複活

讓孩子不再迷失,讓老人不再孤單

讓祖傳的秘方不再失傳

讓天邊的雲朵,吐露出江漢氣息

讓青春的純真,依舊含而不露

讓流水引領我們,讓月光回到人間

每一次優雅的轉身,是一次使命的完成

下一次使命,有深不可測的晶瑩與藍

那從外太空傳來的一個神秘的符節

若遇見,請相守

——萬年等一回

像一顆星星愛上了另一顆星星

像一個夢追趕另一個夢

我的江漢平原 作者:王永華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