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穆罕默德·齊尚:全球重要礦藏被中國收入囊中,誰急了?

作者:觀察者網

【文/穆罕默德·齊尚 譯/觀察者網 由冠群】

如果說“石油”是上個世紀地緣政治學的流行語,那麼在一個氣候變化的時代,擷取全球影響力的關鍵将在别處:賦能綠色技術的礦産。

在格拉斯哥聯合國氣候變化大會(COP26)召開前夕,國際能源署指出,随着各國向綠色能源過渡,未來幾十年的需求将從煤炭和化石燃料轉向锂、钴和銅等礦物。

锂、钴和鎳等礦物是制造電池的基礎材料,而钕等稀土元素對制造風力渦輪機和電動汽車至關重要。随着電力取代化石燃料,銅和鋁也将占據中心地位。

是以,如果全世界要實作其在《巴黎協定》中給出的承諾,将全球氣溫上升幅度控制在“2攝氏度以下”,國際能源署估計,對這些礦物的需求将大幅增加:锂的需求量将增加40倍,而石墨、钴和鎳的市場需求将激增20-25倍。

中國已經在為這一範式轉變進行投資,特别是在那些美國不占優勢的國家。美國前總統唐納德·特朗普在其任内試圖振興本國煤炭行業,而中國卻在忙着與控制全球戰略礦産資源的權力掮客拉關系。

2015年,北京推出了《中國制造2025》計劃,其中的目标包括主導全球電動汽車行業。不久之後,中國開始鎖定戰略礦産的全球供應鍊,并在資源豐富的開發中國家壟斷采礦業。

地緣政治隻能起到輔助作用,特别是在政府失能、飽受戰争蹂躏的國家。例如,根據美國的資料,阿富汗擁有價值1萬億美元的礦産寶庫,其中可能包括儲量排在世界前列的锂礦資源。在美國及其盟友灰溜溜地撤出阿富汗後,塔利班目前正控制着這些資源。中國現在已經去阿富汗探查尚未發現的礦藏。

11月初,中國五家礦業公司的代表抵達阿富汗,對可能的锂礦項目進行“現場勘察”。據《環球時報》報道,至少20家中國國有和私營企業也進行了類似的調查。

中國目前這樣做還基本不會碰到任何競争對手。今年早些時候塔利班占領喀布爾後,盡管北京尚未正式承認塔利班政權,但中國仍是少數幾個保持其駐阿富汗大使館開放的國家之一。就塔利班而言,他們意識到與北京展開合作是其獲得國際承認的關鍵,他們一直在竭盡所能地滿足中國要求。

類似地,在非洲(擁有某些最大儲量的礦産資源),中國已滲透進了外交真空地帶,悄悄地與那些對抗西方的政權建立了關系。

以剛果民主共和國為例,全世界多達70%的钴是在該國開采的。據《紐約時報》報道,截至去年,中國公司擁有或資助了該國19個钴礦山中的15個。

在剛果前總統約瑟夫·卡比拉(Joseph Kabila)統治時期,中國與該國建立了富有成果的關系,擴大了自己在該國的影響力。在卡比拉2019年卸任前,其獨裁統治下的剛果曆經暴力内亂和選舉争議。卡比拉在2016年任期屆滿後拒絕下台還導緻該國與西方關系緊張。

穆罕默德·齊尚:全球重要礦藏被中國收入囊中,誰急了?

坦科凡古魯米礦實景

2016年,當華盛頓因政治危機而無暇他顧時,洛陽钼業集團收購了剛果最大的銅钴礦之一坦科凡古魯米礦(Tenke Fungurume)的多數股權。坦科凡古魯米礦此前為總部設在美國亞利桑那州的自由港麥克莫蘭公司(Freeport McMoRan)所有。四年後,洛陽钼業集團又收購了這家美國公司手中的另一個更大規模钴礦。

這樣的政策已經讓中國在下一代燃料的提煉和加工方面擁有了巨大的影響力。根據國際能源署的資料,中國加工了全球50%至70%的锂和钴,以及高達90%的稀土金屬。中國還是全球最大的銅、鎳加工國,其份額分别為40%和35%。

中國的影響力不僅局限于飽受戰争蹂躏、與西方意見相左的脆弱國家。中國還對西方盟國進行了大量投資。例如,世界上一半以上的锂是在澳洲生産的。但國際能源署的資料顯示,其中58%的锂是由中國加工的。

在未來幾年,中國對這些市場的影響力将被證明是一個重要的談判籌碼,尤其是在西方期待于2050年實作淨零碳排放之時。

在特朗普和現任總統喬·拜登執政時期,華盛頓發起全球倡議,分散全球供應鍊以減少世界對中國的依賴。但就綠色能源礦産而言,與石油和天然氣資源的情況不同,現有礦産主要集中在少數幾個國家手裡,這迫使全世界不得不至少在中期時段内依賴中國。

在其外交政策演講中,拜登政府強調要建設美國的能力并與中國展開競争,而未來能源市場就是美國外交界必須加緊關注的一個領域。

(觀察者網由冠群譯自香港《南華早報》)

本文系觀察者網獨家稿件,文章内容純屬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平台觀點,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将追究法律責任。關注觀察者網微信guanchacn,每日閱讀趣味文章。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