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啟功拜師齊白石,遭齊白石三次“捉弄”,憤然離去終成名家

開開玩笑,在社交中是很常見的。但是,這個開玩笑,并不簡單,開玩笑不僅要開得很有“藝術”,還需要有高情商——開玩笑的人要有高情商,而被開玩笑的人也要有高情商,這個玩笑大家才都接得住,如是其中有一個人情商不線上,那這個玩笑就會變成制造沖突的禍首。

啟功拜師齊白石,遭齊白石三次“捉弄”,憤然離去終成名家

齊白石

情商不高的人開玩笑,往往不知道什麼樣的人可以開什麼樣的人不可以開,也不知道這個玩笑什麼時候可以開什麼時候不可以開,那麼情商不高的人也往往開不起玩笑,原本很正常的玩笑在他聽起來就是種侮辱,于是好好的玩笑經常就會變成友情的災難。

在藝術界也經常會出現因為開玩笑而鬧掰的事情,比如說少年啟功和老師齊白石之間,就曾經因為雙方不在同一頻道的“玩笑”誤會了多年,甚至直接導緻了已經拜師齊白石的少年啟功認為自己被“捉弄”了,是以憤然離去,直至晚年時才釋然。

因仰慕齊白石的大名,十七歲的少年啟功托親戚介紹,拜入了齊白石門下學書畫。

啟功拜師齊白石,遭齊白石三次“捉弄”,憤然離去終成名家

少年啟功

書畫之道首先強調的就是書法,把字寫好是第一要義,是以一開始啟功就覺得齊白石應該先教自己學書法。

但每次去到齊家,齊白石雖然很高興地和他拉東扯西,卻沒正經地教過他怎麼寫字。幾次之後,啟功覺得每天都陪他瞎聊不行,于是主動提出來要學書法,還問這個書法應該從哪兒開始學、怎麼練。

齊白石閑聊的興緻正高,卻被啟功打斷了,但學生問自己這個問題總歸是要回答的,沉默一會之後他輕描淡寫地回複啟功:愛咋寫就咋寫。

啟功拜師齊白石,遭齊白石三次“捉弄”,憤然離去終成名家

齊白石書法

這下輪到啟功不高興了,愛咋寫就咋寫,那我還用得着拜你做師傅,我不自己在家瞎寫一通就得了?

其實齊白石不知道,這其實是齊白石在和他開玩笑,把他當小孩,逗着他玩。

沒想到少年啟功求學心切,也不知道這個六十多歲的老頭是說着玩,聽了他的玩笑話心裡很樂意,而且無法了解,又不敢當面頂撞齊白石,卻悄悄把這句玩笑記在了心裡。

後來齊白石又教啟功鑒賞古畫,有一次他教石濤的山水,就感歎說古人的山水唯有石濤最佳。

啟功拜師齊白石,遭齊白石三次“捉弄”,憤然離去終成名家

啟功

啟功好問,便問他石濤的山水好在哪兒。齊白石就笑呵呵地說:他畫的樹最直,連我都畫不出那麼直的來。

啟功天真,歪着腦袋又問:難道他畫的就沒一點彎的地方嗎?齊白石覺得好笑:對,一點彎都沒有。

很明顯,這又是齊白石在和他開玩笑,但啟功卻沒領悟到齊白石的幽默,把“石濤畫樹很直一點彎都沒有”的特點記在了心裡。等到啟功和朋友一起賞畫的時候,就想炫耀一下自己在齊白石那學到的東西,看到石濤的畫就都說是假的,因為那些畫上的樹都有彎的地方。

啟功拜師齊白石,遭齊白石三次“捉弄”,憤然離去終成名家

啟功作品

結果啟功被朋友們奚落了半天,原來那些樹不直的畫其實也是石濤的真畫,齊白石所說的隻是形容線條的運用,并不是真的說石濤的畫特征就是“一點彎沒有”。

齊白石覺得這樣的玩笑應該沒有人會當真,沒想到少年啟功還當真的,這讓啟功很沒面子,覺得這齊白石簡直是故意在“捉弄”自己,才讓自己如此出醜。

又有一次,師徒二人讨論金冬心,金冬心是齊白石很崇拜的對象,經常告訴啟功說金冬心的字好,自己學了不少。

啟功拜師齊白石,遭齊白石三次“捉弄”,憤然離去終成名家

因為齊白石喜歡,是以啟功對金冬心研究了不少,就和齊白石說自己覺得金冬心的詩也挺不錯的,還說:您的詩也學了他的吧?沒想到齊白石把眼睛一瞪:他的詩有什麼好的,他的詞才好呢!

啟功又傻眼了——自己從來沒見過金冬心的詞呀?于是啟功又很虛心地向老師請教:那我在哪兒去讀金冬心的詞呢?齊白石聽了這個問題又開起玩笑來:他是博學鴻詞呀!

博學鴻詞是指一種科舉功名,啟功出身皇室自然明白博學鴻詞是什麼,他一聽齊白石這個回答就不滿意了——你這不是把我當小孩耍嗎,我向你請教金冬心的詞,明明是指詩詞的詞,你卻欺負我不懂忽悠我說他是博學鴻詞,不帶這樣捉弄人的呀!

啟功拜師齊白石,遭齊白石三次“捉弄”,憤然離去終成名家

晚年啟功

齊白石的這三次玩笑,讓年少的啟功有一種被“捉弄”的感受,一氣之下他憤然離去,從此不再去師傅家裡學習了,甚至幾乎把在齊家所學的一切都清零,此後開始潛心轉向于書法的研究,數十年後也終于成為了一代書法名家。

不過,到了晚年時,曆經社會人情世事磨練的啟功,終于也明白了,當年齊白石對自己的三次“捉弄”其實都是善意的玩笑,隻不過是自己少年時未經世事情商不高,接不住齊白石開的玩笑話,才造成了自己對齊白石的誤會,是以,晚年的啟功在自述當中回憶說:齊白石永遠是我的老師!

—版權聲明—

文章來自網絡,版權歸原創者所有

為傳播而發,若侵權請聯系背景删除

文中觀點不代表本号立場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