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我與文學丨鄭京鵬:為有暗香來

我與文學丨鄭京鵬:為有暗香來

為有暗香來

鄭京鵬

我是一位業餘作者,文學寫作始終在我的主業之餘。是以每到年末歲尾臘梅吐蕊總結工作的時節,我大都沒有把它納入内容之列。是以,在整個的文學寫作活動中,其他作者在機關裡受到的“不務正業”的指責,說實在話,我幾乎沒有碰到過。

記得上國小的時候,我看連環畫《朝陽溝》,讀到城市姑娘銀環下農村參加除草勞動的感悟,便模仿着她日記裡的口吻,在田字格的習本上歪歪斜斜地寫下了四行稚嫩的小詩:“我京鵬,也能行。/前腿弓,後腿蹬。/腳步放穩勁使勻,/草死苗好土發松。”并用飯粒将它粘貼到了家裡的大門上。家長和鄰居們見了,都紛紛稱贊道,這孩子寫得不錯,将來肯定有出息。那是我第一次在完成學校學習任務和家務勞動之後,進行的業餘文學寫作活動。在我幼小的心靈裡,初次嘗到了被認可的無以言表的喜悅。

後來上國中,學習了七言律詩,我便結合當時的國際性形勢,模仿着律詩的樣式,寫了一首斥責國際上反華勢力的氣勢滿滿的七律。毫無疑問,在那時,那首所謂的七律在平仄、對仗等方面要求都沒有完全做到,但老師看到之後,為了鼓勵我,卻把它寫到了學校的黑闆報上,向全校師生展示。在師範學校就讀期間,學校食堂一度出現了亂丢亂扔剩菜剩飯的現象,我又寫了一首愛惜糧食的詩。在班裡讨論會上我用它發言之後,老師便叫人用白紙抄寫了,赫然醒目地貼到食堂的牆壁上,産生了很大影響,對制止亂丢亂扔剩菜剩飯的現象起到了較好的作用。那兩次業餘文學寫作活動,都是在完成了課業之後進行的,不僅沒有受到“不務正業”和“偏科思想”的指責,反而得到了肯定,我的心裡再次增添了幾分寫有所獲的自豪感。

走上工作崗位之後,我也沒有放棄,持之以恒地從事着業餘文學寫作活動。先後有詩歌、小說、散文、随筆等上千件作品見諸國家級、省市級、區縣級的報刊,還有長篇小說《紅幹人傳奇》《走出荒原》《天降大任》《大唐賢刺史》、中短篇小說集《怪盜》、長篇紀實文學《祝您生日快樂——獻給重慶直轄十周年》、詩集《最美的生活》《小城詩情》《鄉村戀歌》等數部作品走進了出版社出版的新書櫥窗。我的文學評論文章《疊加的厚重之美——評滕肖瀾的中篇小說》,還獲得《人民文學》雜志“近作短評”金獎。回首過往,雖然數量不少,但并沒有影響到本職工作,不但沒有受到非議,有時甚至得到有關組織和上司的鼓勵與支援,個人的成長進步也是以受益良多。究其根本原因,就是在工作之餘,犧牲了不少的節假日、午間和晚間的休息時間,用中國現代文學創始者魯迅的話來說,那是因為“把别人喝咖啡的工夫”用在了文學寫作上。

至今,我仍然堅持着業餘的文學寫作活動。在剛剛過去的2021年牛年,我在各級各類媒體上留下的文字蹤迹也達二十餘件次,它們主要有《重慶晚報》“夜雨”欄目的散文《情系書城》、“上遊·互動|慶祝建黨百年專題”欄目的詞《慶祝中國共産黨成立100周年》5首,《當代黨員》雜志社主辦的“七一網”,以及“紅岩青松”公衆号、《老同志生活》雜志上的随筆《初心、恒心、信心》,還有《老同志生活》雜志“怡心文苑”欄目的詩詞《參觀忠縣新立橘園》《漁家傲·新中國開國大典》《國慶江北嘴江灘公園開園》,重慶作家網“美麗重慶”欄目的詞《沁園春·銅梁》、詩《忠州巴營山》,《重慶曆史名人》雜志“名人在渝”欄目的文化紀實散文《宋慶齡結緣重慶》,《重慶雜文》報的詩歌《吃泡湯肉》《寫給閱覽室》,忠縣網絡廣播電視台“詩語戰疫”欄目的詞《浪淘沙·再戰新冠》《浣溪沙·戰疫奇功》,《忠州日報》文藝副刊的詩詞《想起那些種田的父親———緬懷院士袁隆平》《憶秦娥·延安寶塔山》等。

牛年我另有散文《難忘白公祠》《榮昌海棠朵朵香》、報告文學《讓列車插上會飛的翅膀》分别入選川渝長江嘉陵江流域文藝聯盟主編的《兩江文脈,紅色巴蜀》一書、四川民族出版社出版發行的《我的榮昌情緣》一書和重慶工電段主編的《見證鄭萬》一書。散文《春風得意車輪疾》《一品魅力》,還分别獲得重慶高速公路集團有限公司、重慶市作家協會聯合主辦的“沿着高速看中國·重慶”征文大賽優秀獎,中共忠縣縣委組織部、老幹部局、老幹部活動中心舉辦的“千秋偉業正風華”主題征文活動一等獎。

走筆到這裡,我想,雖然我的文學寫作是業餘的,所取得的些許成績也并不想為他人所知,但畢竟靜靜地發揮了一些作用,有的還赢得了讀者的厚愛。這是為啥呢?此刻,窗外梅花的陣陣馨香再次飄進書房、沁入了我的肺腑。我忽然想起宋代大詩人王安石的《梅花》詩來了,用那句寓情于景的“為有暗香來”的詩,來形容我們業餘作者的作品所發揮的作用,豈不是非常恰當的嗎!盡管王安石當年的心境與今天的我不一樣,但對梅花“暗香”的欣賞我們是一樣的。

跨進虎年的門檻,我們業餘作者在新的一年裡,要一如既往地不忘初心,趁着北京剛剛開過的文代會、作代會兩會的東風,盡可能多地寫出一些散發着“暗香”的作品來。

(作者系忠縣人大常委會原副主任)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