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學國學,練書法,從手抄《論語》開始

近年來,無論是黨和國家上司人,還是研究中國傳統文學的學者,都呼籲、提倡,學習中國傳統文化,從中尋找中國的文化之根和文化之脈,建立起文化自信。

我們每個人都能感受到國學熱的影響,各地紛紛開始祭祀伏羲、黃帝、孔子等大型活動,電視裡《百家講壇》《中國詩詞大會》《經典詠流傳》等傳統文化類綜藝節目紛紛爆紅,中國小課本中文言文、古詩詞的比例也大幅提升,就連我們寫文章,如果不引用點古文都感覺格調不高。

學國學,練書法,從手抄《論語》開始

一直以來,我都想好好學習國學。如果您持續關注我的話,會發現我學過書法史,讀過繪畫史,研究過古錢币,涉獵過陶瓷,撰寫過唐詩……多年下來,唯一的好處就是在和兒子交流的過程中,什麼都可以給他普及一點,但終究有點多處打洞未見水的感覺,也想找一個方面深挖下去。

終于,在2022年的元旦期間,和兒子達到了一緻,就從《論語》開始。一是《論語》在他們的考試(包括國文和道法)中經常會出現,多學一點可以保證考得好;二是可以通過《論語》這個跳闆,學好古文,進而走進國學的大門。

學國學,練書法,從手抄《論語》開始

我在學習書法史時,老師就對我說:“不僅要了解書法的流變,看懂書法美,最好自己也要勤于練習,掌握好一到兩種書體。”我也練過一段時間的吳昌碩的《石鼓文》和褚遂良的《大字陰符經》。兒子上國小時,每周有一節書法課,老師教授的是顔真卿的《勤禮碑》。

那時候,我們每天晚飯後,收拾到餐桌,鋪上氈子,一起練半個小時到一個小時。每周他到學校交作業,我到老師處交作業。可惜,他上國中後就中斷了。

學國學,練書法,從手抄《論語》開始
學國學,練書法,從手抄《論語》開始

這次,我們計劃讀背《論語》的同時,增加一項手抄。為此,我們還購買了《鄭闆橋書畫論語》(珍藏版)和《手書經典名篇賞析:論語》,讓自己的書寫更規範,進步更紮實。

我和兒子約定,等他考試結束了,我們再一起邊讀背邊手抄,寒假裡把《論語》手書一遍。并養成習慣,每天晚飯後讀書練字半小時,互相監督,共同進步。今天,自己手抄了幾章,發現自己的字真的需要好好練習了。發出來,算是對自己的督促,也請方家給予指導。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