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價格貴還全是“水”!這種新車連豐田都很難賣得動!

2022年到了,距離北京冬奧開幕的日子也近了,而除了新年祝福以及對冬奧的期待之外,大家有沒有發現有關“氫燃料汽車”的新聞越來越常見了呢?

先是大批豐田Mirai被進口到國内成為北京冬奧會工作用車。

價格貴還全是“水”!這種新車連豐田都很難賣得動!

再是現代悄然在國内舉辦旗下氫燃料車型Nexo“中國版”試駕活動。

價格貴還全是“水”!這種新車連豐田都很難賣得動!

氫燃料汽車似乎終于要進入國内市場,而各路車迷或路人紛紛為此點贊,表示“氫燃料才是新能源!”“氫燃料才是汽車的未來!”

價格貴還全是“水”!這種新車連豐田都很難賣得動!

但現實真的如大家想象的那樣美好麼???

帶着這個問題,對氫燃料車型略有研究的教授決定跟大家簡單探讨一番。

價格貴還全是“水”!這種新車連豐田都很難賣得動!

什麼?您以為教授要開始大談氫氣的制備方法、成本和規模?

又或是吐槽氫氣存儲難、運輸難、基建壓力大?

價格貴還全是“水”!這種新車連豐田都很難賣得動!

不不不,這些都是老生常談了,今天教授要聊一些不一樣的——氫燃料車型到底好用不好用?它真的能“取代”電動車麼?

要了解氫燃料汽車的使用體驗,還是得先了解氫燃料汽車的工作原理。

價格貴還全是“水”!這種新車連豐田都很難賣得動!

其實目前實作量産的氫燃料汽車都采用同一種技術路線——氫燃料電池。

曾幾何時寶馬、馬自達等廠商曾經試過研發直接以氫氣為燃料的内燃機汽車,但發現其運轉效率實在太低,太費氫氣了,動力還比汽油發動機差一大截,于是最終就放棄了。

價格貴還全是“水”!這種新車連豐田都很難賣得動!

就像以前寶馬弄的氫能7系,好家夥,一台21世紀的V12引擎隻能輸出260匹馬力?還得拉上一個巨大的儲氫罐?關鍵價格還貴,換誰都受不了吧?

價格貴還全是“水”!這種新車連豐田都很難賣得動!

而後來氫燃料電池技術的應用讓車企看到了希望。

這種氫燃料電池早在上世紀50年代就已經誕生了,後來率先在航天飛機等載人航天器上率先搭載為部分電氣裝置供電,而在民用車身上的大規模應用其實也就最近十來年的事情而已。

價格貴還全是“水”!這種新車連豐田都很難賣得動!

而這個氫燃料電池是怎麼工作的呢?

首先,儲氫罐裡的氫氣和空氣中的氧氣一起被輸送到燃料電池組,氫氣與氧氣在這裡實作互相接觸,氫氣先在陽極催化劑作用下發生氧化,完成氧化後再通過質子交換膜後······

價格貴還全是“水”!這種新車連豐田都很難賣得動!

很複雜是不是?說實話教授也看不太懂,這種晦澀難懂的化學原理還是交給研發團隊去研究吧。

反正咱們普通人隻要知道這就是一個通過氫氣和氧氣之間産生的化學反應來發電的發電機就可以了。

價格貴還全是“水”!這種新車連豐田都很難賣得動!

這種化學反應粗看之下感覺發電量不太大,但在一套氫燃料電池發電裝置裡,裝着上百個這樣的小發電裝置。

這就像在一間實驗室裡有上百個小組在同時搞化學實驗,所謂人多力量大,綜合算起來發電功率還是相當可觀的。

價格貴還全是“水”!這種新車連豐田都很難賣得動!

而這些用化學反應發出來的電會被輸送到車裡的動力電池組,然後再由動力電池組供電給驅動電機進而讓車跑起來。

聽起來是不是有點熟悉?

沒錯!這就是增程式電動車的設計理念嘛!隻不過汽油增程器現在換成了用氫氣的燃料電池而已。

價格貴還全是“水”!這種新車連豐田都很難賣得動!

是以燃料電池本身是不會直接參與車的驅動工作的,這些氫燃料車型本質上也還是一台純電動車。

隻不過相比于用充電樁來補電,氫燃料電池車隻需要加氫幾分鐘就可以了,速度确實會快很多,速度跟油車差不多,不過加氫就必須由受過訓練的專人負責操作。

價格貴還全是“水”!這種新車連豐田都很難賣得動!

至于駕駛體驗嘛,教授還是有點切身體會的。

在2018年教授就曾到現代汽車的研發中心走馬觀法式地試駕了一下當時剛剛投入市場不久的Nexo——一款氫燃料電池SUV。

價格貴還全是“水”!這種新車連豐田都很難賣得動!

而在不久之前,教授也獲邀參與Nexo中國版車型的試駕活動。

得出的結論其實也很簡單——這車開着跟普通純電動車沒什麼差別。

價格貴還全是“水”!這種新車連豐田都很難賣得動!

無論是動力的發力特性還是整個動力系統運作時的靜谧性,都和目前市面上一些合資品牌主打日常通勤的舒适取向電動車基本一樣。

價格貴還全是“水”!這種新車連豐田都很難賣得動!

隻不過純電動車需要充電,你需要找地方加氫氣;純電動車害怕續航不足,你就需要注意“裙底排水”而已。

據說通過車底這小孔排出來的水能直接飲用~但說句實話,您敢喝一杯麼?

價格貴還全是“水”!這種新車連豐田都很難賣得動!

但是,在大家開始起立鼓掌,熱烈歡迎氫燃料電池車型進入國内市場銷售之前,請注意這一個問題,也是甚少有人關注到的問題——用車成本。

雖說氫燃料電池技術已經相對成熟,但在今天依然屬于非主流的冷門産品,而制造一台氫燃料電池汽車的成本,如今仍是相當高昂的。

價格貴還全是“水”!這種新車連豐田都很難賣得動!

制造成本和終端售價當然可以通過提高産量、補貼等方式降下來;但到了消費者手上之後,使用過程中帶來的燃料、維修、保養等成本可就隻能讓消費者買單了。

價格貴還全是“水”!這種新車連豐田都很難賣得動!

用最頂級的碳纖維造的儲氫罐使用壽命尚且不用擔心,畢竟這東西用泥頭車撞恐怕都撞不壞;動力電池組也不用太擔心,畢竟現在很多廠商都提供電池終身質保,豐田也有電池無憂計劃了。

價格貴還全是“水”!這種新車連豐田都很難賣得動!

但燃料電池系統本身呢?

畢竟這一套化學發電裝置裡面可是使用了很多平時我們可能根本沒聽過的材料,比如高分子電解質膜、鉑钴催化劑、聚合物電解質等等等等,其中就包含了一些貴金屬材料。

價格貴還全是“水”!這種新車連豐田都很難賣得動!

雖說豐田等廠商已經盡全力控制生産成本,通過優化結構等方式減少貴金屬的用量。

但根據查閱此前豐田公布的技術細節,上一代Mirai的燃料電池系統還是需要用到約30克鉑,而單單是這些鉑就得花去幾千元人民币的成本,而這僅僅是整個燃料電池系統的冰山一角。

價格貴還全是“水”!這種新車連豐田都很難賣得動!

如果再把研發成本攤上去,這一套燃料電池系統的價格也還是挺高的。再加上汽車本身的研發制造成本,你可知道跟亞洲龍差不多尺寸的豐田Mirai賣多少錢?

北美:約合人民币31.6萬元

日本:約合人民币40萬元

歐洲:約合人民币55萬元!

而燃料電池車真的投入市場也不過六七年的時間,而且市場普及率極低,這套系統到底有多耐用還是個未知數。

價格貴還全是“水”!這種新車連豐田都很難賣得動!

而根據日本和美國豐田經銷商給出的保養維護資訊,一台全新的Mirai售出後也才提供頭30個月免費點檢(日本)和3年/36000英裡(57600公裡)的免費保養(美國)。

跟現在國内一些自主品牌車型動不動就三電系統終身質保比起來,還是有點差距。

價格貴還全是“水”!這種新車連豐田都很難賣得動!

是以,且不說國内的氫氣加注站有多麼稀少,國外的氫燃料價格讓一台氫燃料汽車用起來成本堪比一台老式美國肌肉車等短闆,單單是維護保養這一點,其實就有很大的進步空間。

價格貴還全是“水”!這種新車連豐田都很難賣得動!

當然,教授也不是說氫燃料電池車不好,不應該推廣。

畢竟相比于逢年過節還得在服務區排隊充電的純電車型,加氫三分鐘全程無煩惱的氫燃料車型還是很吸引人的。

價格貴還全是“水”!這種新車連豐田都很難賣得動!

當然,前提是要把技術做成熟,尤其是得在補能設施和售後服務保障方面做完善了,才能真正發揮氫燃料的優勢嘛!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