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高順:曆史筆下漏掉的三國名将

高順--曆史筆下漏掉的三國名将,一個實實在在的忠臣,一個深思遠慮使謀化策的謀臣。

高順:曆史筆下漏掉的三國名将

高順是一個很注重個人修養的人。他很有威儀,治軍也很嚴格。高順不飲酒,這在當時對于一個武将是很難得的。他也不接受别人的饋贈。同為呂布部将的侯成,有一次丢失了戰馬,後來找回。衆将帶了禮品去恭賀他,侯成用自己釀的酒招待衆将。宴飲之前,侯成先給呂布送了些酒肉過去。呂布大怒,因為呂布曾在軍中下過禁酒令。侯成非常害怕,趕緊回去把酒倒掉,并把衆将送的禮物都退了回去。《素書》說:“貶酒阙色,是以無污。避嫌遠疑,是以無誤。”這一點,高順做到了。

高順也有資格做一個名将,他的部屬僅有七百多人,平日的铠甲戰具都修繕得精練整齊。每逢戰事,幾乎是攻無不克,戰無不勝,人們給了他的部隊一個稱号--陷陣營。高順跟随了呂布,在呂布神勇的光環下,高順的光彩便暗淡了許多;在呂布的戰略眼光下,高順的才能便打了一個折扣。

高順:曆史筆下漏掉的三國名将

高順也是一個忠臣。他死心塌地的跟随呂布,雖然他知道呂布不會成就大事。高順經常勸谏呂布說:“凡是破家亡國的君主,并不是手下沒有忠臣和能臣,是因為君主不能用人。将軍每次的言行舉動,都不肯深思熟慮,事後推委于‘失誤’,将軍的這種失誤太多了。”高順這段話,不僅适用用于治兵理國,對現代企業用人也很有現實意義。呂布也知道高順是個忠臣,但是他仍然不重用高順。呂布和郝萌反後,更加疏遠高順。魏續和呂布有親戚關系,呂布便将高順的部屬全部交給魏續帶領,實際上就是奪了高順的兵權。但有戰事的時候,呂布也離不了高順,還讓他指揮他原來的部隊去作戰,而平日,這些部隊歸魏續統領。即便如此,高順從跟随呂布,到為呂布赴義,始終沒有恨意怨言。《三國演義》上說,高順被曹操俘虜後,曹操問他:“汝有何言?”高順默然不語。然後曹操缢殺了高順。這段描寫很光彩照人,高順的人格也在他“默然不語”中得到了升華。他沒有象張任那樣,說出“忠臣不侍二主”流芳萬世的言語;沒有象陳宮那樣,做出激烈的反應,主動慷慨就義;沒有象張遼那樣,順應那個時代的處世理念--良禽擇木而栖。

高順:曆史筆下漏掉的三國名将

如果高順肯歸降曹操,曹操未必不會重用他。如果高順歸順了曹操,也很可能會象張遼一樣,成為一代名将。他選擇了默然不語,成就了對呂布這個主人的忠,成就了跟随呂布多年的義,也成就了自己的清白。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