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話題】從亞馬遜、阿裡到網易,為什麼電商們都想開家線下店?

洞察并滿足使用者需求,原本就是一家成功網際網路公司的本能,對于線下商鋪強大的治愈效果,網易、阿裡巴巴、京東沒有理由不去響應,這也許才是線上公司紛紛布局線下的終極動力。

【話題】從亞馬遜、阿裡到網易,為什麼電商們都想開家線下店?

繼小米、阿裡、京東開設實體店之後,中國最大跨境電商網易考拉也摩拳擦掌,四月春末時節,首家線下店終于在杭州市中心開門迎客,這家電商新勢力的雄心壯志,在店門口的廣告牌上展露無遺:「家在杭州,随時遇見歐洲。」

杭州的魅力本不需歐洲加持。在古代中國,杭州有着獨一無二的「天堂」地位,秀美的西湖、荟萃的人文,都讓杭州成為一座活在詩歌中的城市。在數字時代,作為阿裡、網易等一幹網際網路巨頭的大學營,杭州又多了一頂「電商之都」的桂冠。

同樣是從事零售業,拜賜于深厚的文化底蘊,相比數百公裡之外的義烏,杭州多了可以說道的品味和網際網路的氣息。網易考拉開設的首家線下店便是典型一例。

作為新消費的樣闆間,它少不了一台強大的大資料發動機。

大資料堅硬科技核心之外,還藏着丁老闆一顆溫柔的「品味」之心。

從亞馬遜在西雅圖開設第一家線下書店,到阿裡巴巴在北京打造的「盒區房」概念,再到網易考拉開設的「海淘爆品店」,電商巨頭們紛紛下凡線下,并非一時興起。

首先,這是從資訊網際網路到價值網際網路過渡的大環境使然。

其次,具體到電商行業,走向線下是商業模式發展的必然。

在一個接近定型的電商市場裡,要想打破市場格局,必須另辟蹊徑。

拼多多關注低線市場、對成本效益高度敏感人群,通過進一步下沉線上管道,擷取了大量新使用者,進而創造了一個新的線上奇迹;而阿裡巴巴則通過盒馬生鮮試圖去激活本地消費;京東的線下拓展選擇了無人超市的方式;網易考拉則進一步聚焦中産人群,關注消費需求從「買得到」到「買得好」的更新。

但毫無疑問,零售業的下一個大戰場,勢必還是發生線上下,阿裡巴巴、網易、京東、永輝,已經把戰壕掘進到了街頭巷尾。

最後,「回歸線下」也是目前網民、特别是網際網路重度使用使用者的心理共識。

購物是全球公認的緩解壓力的有效途徑之一。

但網絡購物的便捷,也常常也讓這種快樂轉瞬即逝。

相對網購時的無痛感消費,人們線上下消費時不僅會更為謹慎,而且帶來的獲得感可能還會更強。

最近在網上流行了一股逛商超的治愈風。

微網誌使用者@桃子說吃完這頓就減肥說:「我特别喜歡看碗,碟子,酒杯,茶杯還有那種煲湯的鍋,連筷子的花色都要挑很久,然後想象自己跟喜歡的人剛搬進新家,然後去超市推着小推車買生活用品,雖然我還是個單身狗。」

歌手大寬甚至還寫了一首歌《我像喜歡逛超市一樣喜歡你》,網友@懶會傳染在網易雲音樂下留言「不知道幹嘛就去超市,挑飲料的時候就夠我特别開心的浪費時間了,超市真是個好地方,有煙火氣讓人心安。」

那麼:

1、為什麼電商們都想開家線下店?說說你的看法。

2、購物是全球公認的緩解壓力的有效途徑之一,你認同嗎?

3、作為程式員的你如何緩解壓力?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