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家有個掃地機器人,其實“人”也不能加,因為它隻是一個圓形扁平的掃地機器。
掃地機器人因每天都把家裡的地闆打掃得嶄新的一般,被奶奶封為勤勞的“湯圓”。“湯圓”表面呈珍珠貝色,高約7厘米。三分之二的後部下方有一塊藍色的抹布,緊貼地面,為了防止垃圾不翼而飛。抹布的上方有一個半橢圓的半透明暗盒,用于吸收垃圾。“湯圓”’還真有兩把刷子,左一隻,右一隻,毛刷分成三小束,在“湯圓”使用滑輪移動時刷子向内旋轉,把灰塵與垃圾從機子下面通過吸到暗盒内。
“湯圓”雖說特别能幹,但“飯量”也不亞于那些胖子和考拉。充電要充12個小時才能滿血複活,有時還要充24小時才“吃飽”了!
的确,“湯圓”的智能是你始料未及的。我家有個台階,“湯圓”移到邊緣處時刷子若感覺不到地闆就會豎起來一些,鳴叫一聲轉頭去其他地方了。要是讓它來回掃幾遍,“湯圓”的内部結構則會形成記憶。到時候,還沒掃描到空坑就回頭走了。“湯圓”還有一技之長,那就是防撞,前半部分的邊緣有一個半硬半軟的防殼,當防殼碰到牆或其他東西也不會留痕迹。
不過,有時候“湯圓”是個小惡魔。我家的地闆和衛生間地闆有個微型的台階,“湯圓”總是下得來上不去,奶奶卻說“湯圓”太重了。這倒不是,而是因為底部的滑輪被卡住…,隻好用遙控器收服它。
總的來說,“湯圓”為清潔我家做出貢獻是個人見人愛的小天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