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甘為中國油畫的“鋪路石”

甘為中國油畫的“鋪路石”

《畫語求索——全山石口述史》

時代需要德藝雙馨的藝術家。油畫家、美術教育家全山石就樹立了一個典範。

全山石是中國美術學院教授、中國油畫學會副主席,2019年獲得中國文聯“終身成就美術家”榮譽稱号。中國文聯副主席、中國美術學院學術委員會主任許江說:全山石是“中國油畫的引路人”。中央美術學院院長範迪安說:全山石是當今中國油畫界修養境界最高、手頭功夫最好的油畫家之一。

1930年,全山石出生于浙江甯波一個文化世家。1949年,新中國剛成立,酷愛音樂的全山石意外地考上了杭州國立藝術專科學校(中國美術學院前身),從此與油畫結下不解之緣。1954年,經過嚴格選拔,全山石被國家選派到列賓美術學院學習并以全優成績畢業。歸國後,他回到母校任教,曾任油畫系主任、院教務長、教育部藝術教育委員會委員等。2014年,由他負責籌辦的中國第一個民辦公益性油畫藝術研究和展示機構——全山石藝術中心正式對外開放,為中國油畫事業的發展添磚加瓦。

在全山石數以百計的油畫作品中,重大革命曆史題材創作一直占據重要地位。《英勇不屈》是他早期的曆史畫作品,表現的是1927年“四一二反革命政變”後大革命失敗這一曆史事件。為了創作這幅畫,他反複地閱讀毛澤東《論聯合政府》一文,終于找到主題:“中國共産黨和中國人民并沒有被吓倒、被征服、被殺絕。他們從地下爬起來,揩幹淨身上的血迹,掩埋好同伴的屍首,他們又繼續戰鬥了。”全山石以紀念碑風格象征性地描繪這一曆史事件,表現了中國共産黨上司下人民英勇不屈的豪邁氣概,并将勝利的先兆寓于畫中。

為創作《八女投江》,全山石到東北實地考察,體驗生活。在牡丹江支流烏斯渾河突如其來的洪水中,他親身感受到了河水潑面而來的冰冷。他的《八女投江》以“甯為玉碎、不為瓦全”的大無畏革命精神為基調,用象征手法表現了這一曆史故事。

2005年,“國家重大曆史題材美術創作工程”正式啟動,由全山石主創《義勇軍進行曲》。全山石認為,這件作品的關鍵是表現出“把我們的血肉築成我們新的長城!”這件作品用概括性、象征性的藝術語言表現曆史人物,表現曆史真實,進而展現不屈不撓的戰鬥精神。

全山石在遵循西方油畫本體語言的基礎上,創造性地吸收了中華文化元素,将莫高窟北魏時期壁畫風格和中國畫中“寫”的風格大膽運用于個人油畫創作,并在新疆這片廣袤的土地上找到了适合油畫表現的題材,将油畫提升至更高的藝術境界。

1980年,全山石第一次來到新疆就被這裡的土地和人民深深地感染,他的創作熱情被空前地激發出來。在以後的歲月裡,他20多次赴新疆,成為名揚海内外的新疆題材油畫家。

《手藝人》中的老藝人笑容憨厚,體态自然,仿佛就在觀衆面前。在這幅畫的創作中,畫家大膽采用莫高窟壁畫意蘊豐富、一筆書成的線條,在不影響人物形象真實性的前提下達到意蘊、藝術俱佳的效果。

《塔吉克人的婚禮》畫得最久。1981年,全山石第一次來到帕米尓高原上的塔什庫爾幹。一天,他突然聽到遠處傳來歌舞悠揚的旋律,鷹笛、手鼓齊鳴,一片歡歌笑語;一看是浩浩蕩蕩的迎親馬隊到了村頭,人們載歌載舞,一派歡騰。他好像進入了夢境,激動得跟着馬隊奔跑。這一情景令他終生難忘。20多年過去了,直到2008年他才開始創作這幅風俗題材畫,2020年最終完成。在這幅作品中,他将塔吉克族人與人之間樸素、善良、樂觀、團結、友愛的精神,以及對美好生活的追求,通過畫筆和色彩凝固在畫布上。

道德是做人的根本。全山石作為畫家、美術教育家,他嚴于律己,摒棄庸俗,拒絕炒作,同時不遺餘力地傳道授業,毫無保留地傾情奉獻。他說:我不想辦個人美術館,隻想餘生能夠做一點對中國油畫有益的事。

無論是在蘇聯留學還是在中國美術學院任教,全山石始終關注和思考藝術教育規律,讓學生打下堅實的專業基礎。2012年,全山石決心籌辦專門展示、研究和普及油畫的藝術中心。他說:我們應該告訴大家,尤其是青年油畫家和正在學油畫的人,油畫産生在西方,但應該把人類文明結晶引進到中國來,讓中國的年輕人不再走彎路。

沉浸在《畫語求索——全山石口述史》的閱讀享受中,仿佛跟随藝術家的足迹,走過千山萬水,曆經歲月滄桑,縱覽油畫數百年的發展,依稀見到具有民族特色的中國油畫,正如東方地平線上噴薄而出的萬道曙光。

(作者系國家圖書館研究館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