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資料中心業界的新興趨勢:從DevOps到DataOps

如今,很多企業專注于混合雲存儲架構,這是因為人們相信其能夠應對當今IT存儲的挑戰:不斷擴充的資料、多個站點、靈活性和規模需求,同時滿足特定的性能需求。随着混合雲存儲架構不斷擴充,人們了解如何達到這一點非常重要,因為這将指明雲計算行業的發展方向。

NAS的發展早期

最早的商業存儲系統是為最初的需求和情況而設計的,當時預計企業可能會管理數千個檔案。即使是規模最大的企業也隻采用一個存儲系統來支援數百個并發使用者。這些傳統系統需要安排定期的維護時間,但由于很多原因而導緻無法通路的情況并不罕見。

在這種情況下,人們采用的是簡單的硬碟驅動器和直接連接配接存儲(DAS),例如SCSI硬碟驅動器,它實際上隻是伺服器的擴充。衆所周知,這是一個相對脆弱的系統,硬碟驅動器容易出現故障。然而,即使對于大多數企業來說,這本質上也是網際網路興起之前的技術,而且必須保護和管理的資料量也是最小的。

NAS的崛起

直到20世紀90年代初,NetApp和EMC等公司提供專門的檔案伺服器和早期的專有NAS裝置才能滿足日益增長的可擴充、可靠的資料通路需求。實際上,由一些工程師成立的Auspex系統公司也是首先為UNIX市場建立檔案伺服器的公司之一。這些解決方案是對管理資料需求的直接反應,幫助創造了資料成為“新石油”的途徑。

當然,這些NAS解決方案中的大多數僅為大規模的企業設計。直到2000年代中期,中小企業和消費者市場的可行解決方案才開始上市。例如ReadyNAS和Synology。這些解決方案具有與企業NAS類似的功能,盡管容量較小,但更加注重易用性和可支付性。這些解決方案開始整合災難恢複的線上備份解決方案。

雲存儲的引入

同時中小企業和消費類NAS也在發展中,面向消費者和企業的雲存儲服務也在掀起波瀾。至少在最初推出時,Dropbox和其他公司的這些服務隻是針對消費者,但最終像Box公司提供的服務也是為了滿足企業雲存儲需求而建立的。

與IT的許多領域一樣,雲計算的應用也是一個颠覆性事件,為傳統市場帶來了可擴充性、靈活性和管理水準。然而,這個服務市場仍然有顯著的缺點,在某些方面不盡人意,并且還帶來了影子IT問題,這讓IT經理沒有良好的資料可視性和可追溯性,這是越來越重要的考慮因素,因為更加強調隐私和資料洩露。此外,每使用者定價的變化也可能導緻成本增加。

面向企業的混合雲NAS

規模較大的企業能夠通過繼續依賴内部部署的存儲解決方案或兩種方法的結合(雲計算規模和内部部署)的最佳模式來緩解性能問題。這種混合雲模式在很多企業中繼續獲得應用。

混合雲NAS支援使用内部部署的緩存來保持檔案伺服器的性能,同時将資料安全地存儲在雲中。而且它們還與标準的企業安全設定(如Active Directory)保持相容,是以管理人員的工作流程不會更改。此外,還有一個雲分布式檔案系統,可以跨多個站點同步檔案,将NAS架構擴充到雲端和全局。Panzura和Nasuni就是企業級混合雲存儲解決方案的兩個例子。

中小型企業/托管服務供應商的混合雲NAS

盡管這種混合模式取得了成功,但由于其價格高昂,許多這樣的解決方案仍然無法滿足中小企業和其他企業的需求。但是,即使是中小企業也感受到通過更好地管理和保護資料來實作現代化的巨大壓力。這讓很多公司正在将企業級存儲功能與雲計算的靈活性和可靠性,以及内部部署解決方案的性能相結合。

支援隐式備份,多站點檔案同步、大型檔案協作和集中管理的混合雲模型極大地簡化了IT,使IT管理人員和服務提供商可以将時間和資源專注于業務價值創造。

接下來會發生什麼?

在确定可能出現的問題時,人們可以确定一些市場壓力正在影響存儲的發展。首先,資料正在以指數速度增長,并将在可預見的未來繼續這樣做。物聯網、大資料和越來越多的應用程式将增加這一增長。其次,雲計算模型将進一步擴大并影響企業的架構決策和通路布局。這意味着各種規模的企業需要評估和管理它們的存儲體系結構。

最大的問題仍然是性能。雲計算網絡是否可以提高性能,以避免不必要的内部部署?即使即将進行的5G技術等新通路模式的改進,檔案數量和檔案大小似乎表明這種情況不會很快發生。

原文釋出時間為:2018-06-4

本文作者:Paul Tien 

本文來自雲栖社群合作夥伴“

企業網D1Net

”,了解相關資訊可以關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