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那個曾經被爸媽提着耳朵走出網吧的人,現在怎麼樣了?

最近騰訊電競官宣郎平和馬龍正式成為騰訊電競競技運動交流官,乍一聽,很多人都會覺得這個組合很奇妙。

一方代表着純粹的傳統體育,另一方則代表着冉冉升起的競技新面貌。

那個曾經被爸媽提着耳朵走出網吧的人,現在怎麼樣了?

從表面上看,這是傳統體育與電子競技一次重量級的跨界合作,但實際上,郎平和馬龍這兩位傳統體育的絕對大咖,提出了一個重要命題——今天的競技運動,有着怎樣的新面貌?

又或者說,中國當今電子競技的現狀是什麼?

01

“你不該被喜愛,你會被替代”

放在老一輩的認知裡,傳統體育與電子競技是八竿子都打不着的關系,甚至很多人仍然不了解電子競技代表着什麼。

是防止青少年沉迷的日常?還是不學無術的标志?

電子競技的本身無疑是遊戲,但“遊戲有許多問題”、“遊戲會讓人上瘾”。

這就是普遍家長對其的評價,人們在很長時間内都無法擺脫“電子競技”=“網瘾少年”的刻闆印象。

螢幕前的你是否也曾經被家長提着耳朵走出網吧,留下隊友孤軍奮戰呢?

那個曾經被爸媽提着耳朵走出網吧的人,現在怎麼樣了?

究其根本是許多人沒時間、沒精力去嘗試遊戲這項活動,間接導緻了不認可、不了解。

他們覺得打遊戲的人隻要動動滑鼠鍵盤,不需付出專注力也不需輔以情緒,更不知道在玩電子遊戲過程中會飽含獲勝的渴望。

很多年齡較大的人甚至覺得電子遊戲和電視節目一樣沒有差別,就像你在家玩遊戲玩到一半,你爸媽總會叫你去吃飯,吃完了再玩。

在他們眼中的遊戲,是能夠随時暫停的。

那個曾經被爸媽提着耳朵走出網吧的人,現在怎麼樣了?

據資料顯示,電子競技産業的參與者,40歲以上的人隻占1%至3.3%,而年輕人超過97%以上。

換一句話說,要想改變人們對電子競技的刻闆印象,似乎隻能等新一代的遊戲玩家,成長至能夠掌握話語權。

02

“總有少年肩并肩,用雙手改變未來"

電子競技就像這個時代讨論裡的沖突體,不斷有人質疑,也不斷有人在奔赴。

那麼中國的電子競技究竟是如何開拓新局面,獲得新征程的呢?

如此就不得不提——Sky李曉峰,當仁不讓的中國電競第一人。

那個曾經被爸媽提着耳朵走出網吧的人,現在怎麼樣了?

該如何評價李曉峰呢?或許很多年輕玩家不會知道他曾經做了什麼,拿過多少獎和榮譽。

但隻要提到李曉峰、Sky和人皇這三個詞時,都會油然生出尊敬,更何況他還是2005、2006兩屆WCG《魔獸争霸》的冠軍。

在那個電子競技概念如此貧瘠的年代,他憑借一己之力讓中國人知道到原來玩遊戲也能為國家取得榮譽。

就像他的粉絲為他寫下的評價一樣:

同樣是2005年,CS2戰隊wNv奪冠,wNv戰隊成功翻盤締造中國CS的傳奇時刻,獲得了中國cs第一個世界冠軍,中國電競開始崛起。

2007年還是WCG的比賽,Dota戰隊GL戰勝馬來西亞戰隊CT奪冠,這是中國dota第一次走過國門,為國争光。

2012年IPL5總決賽中,WE以3:1的大比分戰勝了Fnatic戰隊,問鼎IPL5總冠軍,這是中國LOL戰隊第一次獲得世界重量級的LOL比賽的冠軍,也是中國電子競技發展新的裡程碑。

2014年NEWBEE問鼎TI4Dota2冠軍,這代表着中國軍團強勢回歸,再次站在世界的巅峰。

那個曾經被爸媽提着耳朵走出網吧的人,現在怎麼樣了?

2018年亞運會英雄聯盟表演賽,中國隊拿下首金,标志着中國電競正式擺脫“不務正業”的标簽。

之後的2018至2021的四年時間中,中國LPL戰隊拿下三屆英雄聯盟S賽的冠軍,證明了中國的實力。

那些從昏暗網吧裡走出的人,如今也成為了為國奪下金牌的競技運動員。

03

“當我捱過黑暗與寒風,幫我拭去眼淚和傷痛"

回首再看體育與電競這兩個項目,看起來似乎并沒有什麼關聯,但在本質上它們是相通的。

如在觀看2021年英雄聯盟S賽EDG對戰DK時的窒息感和壓迫感,與觀看2016年裡約奧運會中國女排3-2逆轉戰勝巴西的感覺驚人地一緻。

那個曾經被爸媽提着耳朵走出網吧的人,現在怎麼樣了?

在即将要舉辦的杭州2022年第19屆亞運會中,杭州亞組委競賽部部長朱啟南公布了電子競技小項設定。

英雄聯盟、王者榮耀(亞運版)、和平精英(亞運版)、爐石傳說、刀塔2、夢三國2、街霸5和FIFA Online 4等8個項目入選。

從誕生的不被看好,到入選成為正式的競技項目,總有群追夢人堅定地朝着目标前進。

誰還沒在網吧被提過耳朵呢?你說是吧

···

那個曾經被爸媽提着耳朵走出網吧的人,現在怎麼樣了?
那個曾經被爸媽提着耳朵走出網吧的人,現在怎麼樣了?
那個曾經被爸媽提着耳朵走出網吧的人,現在怎麼樣了?

繼續閱讀